好多同學在復習西醫綜合的時候不知道該從哪兒復習,該怎么復習,下面大家來看一下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普通外科復習框架!
1.頸部疾病
(1)甲狀腺功能亢進的外科治療: 術前準備:心理準備,術前檢查,藥物降低基礎代謝率;手術要點:宜用局麻,充分暴露甲狀腺腺體,切除腺體的量,嚴格止血;術后并發癥的預防:呼吸困難,喉返神經損傷,喉上神經損傷,甲狀旁腺機能低下,甲狀腺危象;及處理。 (2)各型甲狀腺癌的臨床特點及治療原則。 ①乳頭狀腺癌:好發于女性,惡性程度低,預后好,未發生頸部淋巴結轉移者只切除患側、峽部及對側大部分,不必頸淋巴結清除。如發生淋巴結轉移,則應同時清除患側淋巴結; ②濾泡狀腺癌:好發生于中年,惡性程度較低,預后較好,易發生血行轉移,轉移后應全甲狀腺切除后放射性碘治療; ③未分化癌:好發生于老年人,惡性程度高,易發生淋巴結、血行轉移,切除癌腫反而易癌腫擴散,通常采用放射治療; ④髓樣癌:惡性程度處于分化于未分化之間,手術切除仍能取得較好的療效。 (3)甲狀腺結節的診斷和處理原則。 (4)常見頸部腫塊的診斷要點及處理原則。
2.乳房疾病
(1)乳房的方法及乳房腫塊的鑒別診斷要點:急性乳腺炎,乳房囊性增生病,乳房纖維腺瘤,乳管內乳頭狀瘤,乳癌。 (2)急性乳腺炎的病因: 內因:產婦抵抗力下降,乳汁淤積,乳腺導管發育差;外因:以金葡為主;臨床表現:局部為紅腫熱痛,有硬結,膿腫破潰喉可形成乳房后膿腫,全身表現發熱寒戰,血WBC及分類升高;防治原則:暫停哺乳,局部熱敷,促進排乳,前期可全身應用抗生素,局部理療,后期需切開引流。切開時的注意事項。 (3)乳腺囊性增生病的臨床特點:乳房漲痛,乳腺腫塊,病程長變化慢,可有乳頭溢液。及其診斷和處理。 (4)乳房常見的良性腫瘤和乳腺癌的臨床表現(早晚期)、診斷方法及治療原則: ①手術:對于Ⅰ、Ⅱ期乳癌采用根治或改良根治法,必須確診之后進行; ②放療:有淋巴結轉移者,對二、三期配合術后治療; ③化療:為全身輔助療法,有淋巴轉移或血行轉移時采用; ④激素治療:對絕經前病人使卵巢去除,接合手術或放療。乳腺癌的病理、轉移途徑(直接浸潤,淋巴轉移,血運轉移,)和分期方法(第一期:腫塊直徑<3cm,無粘連,無淋巴結轉移;第二期>3cm,<5cm,與皮膚粘連,同側腋窩淋巴結轉移;第三期腫塊>5cm,與皮膚肌肉粘連,同側鎖骨下淋巴結轉移;第四期腫瘤廣泛轉移。
3.腹外疝
(1)疝的基本概念及臨床類型(易復性疝,難復性疝,嵌頓性疝,絞窄性疝)。 (2)腹股溝區解剖。腹股溝管:①外環;②內環(腹環);③前壁;④后壁。直疝三角:外側邊:腹壁下動脈;內側邊:腹直肌外緣;底邊:腹股溝韌帶。直疝在此由后向前突出。 (3)腹股溝疝的臨床表現:直疝和斜疝,斜疝與直疝的鑒別要點:直疝絕不進入,極少嵌頓。 (4)腹股溝疝手術修補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加強前壁,加強后壁,Mcvay法,Halsted法。 (5)嵌頓性疝的處理原則:緊急手術。 (6)絞窄性疝的處理原則:緊急手術,手術關鍵在于正確判斷疝內容物的生命。
4.腹部外傷
腹部閉合性損傷的診斷:了解受傷過程和取得體征;腹內臟器損傷指征:①早期出血休克征象者(尤其是出血性休克);②有持續性或者是進行性腹部劇痛伴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者;③有明顯腹膜刺激征者;④有氣腹表現者;⑤腹部出現轉移性濁音者;⑥有便血,嘔血或血尿者;⑦直腸指檢發現前壁有壓痛或波動感,或指套染血。救治原則:內臟損傷治療原則和手術治療基本原則。
5.急性化膿性腹膜炎
(1)急性彌漫性腹膜炎的病因:繼發性腹膜炎,原發性腹膜炎;病理生理:胃腸內容物和致病菌進入腹腔機體產生反應;診斷:臨床表現疼痛、壓痛和腹腔穿刺,及鑒別診斷內科疾病,急性腸梗阻,急性胰腺炎;手術(適用于腹膜炎較重,局部或全身癥狀較重,繼發性腹膜炎)與非手術治療(原發腹膜炎或盆腔器官感染引起者,急性腹膜炎初期,病情較輕,有好轉趨勢、或病因不明)的選擇。 (2)各種腹腔膿腫的病因(膈下膿腫、盆腔膿腫、腸間膿腫),發病學、臨床表現、診斷方法和治療原則
6.胃十二指腸疾病
(1)胃十二指腸潰瘍的外科治療適應證(內科治療無效的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及惡變,急性穿孔,大出血,并發瘢痕性幽門梗阻,應激性潰瘍,胰源性潰瘍),各種手術方式及其治療潰瘍病的理論基礎(了解即可)。術后并發癥的診斷與防治。 (2)胃十二指腸潰瘍合并急性穿孔的臨床表現:腹痛,體征(表情痛苦,反跳痛,肌緊張,腸鳴音消失,肝濁音界消失或縮小,立位X線可見膈下游離氣體)、診斷(既往病史,臨床表現和體征)和治療原則(非手術治療:年輕患者,癥狀輕,單純性,空腹穿孔,一般情況良好者;手術治療:胃大部切除術,或高選擇迷走神經術),手術指征:①多年頻繁發作并且嚴重經一次或以上內科治療仍影響正常生活者;②X線鋇餐證實有跡象已穿透十二指腸或球后部潰瘍;③既往有穿孔史或反復多次大出血,而潰瘍仍呈活動者。 (3)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的臨床表現:急性大嘔血或黑便,診斷和治療原則首選內科治療,出血不止且有下列時手術:出血甚劇且短期內出現休克,近期才那個發生過類似大出血,內科治療期間發生大出血,病人60歲以上或伴有動脈硬化癥者,同時伴有瘢痕性幽門梗阻或并發急性穿孔,短期大量輸血無明顯好轉者且停止輸血即惡化,或24小時內輸血>1000ml才能維持血壓者。 (4)胃十二指腸潰瘍幽門梗阻的臨床表現主要是嘔吐,嘔吐物多為宿食,不含膽汁,吐后自覺胃部舒適。診斷(根據長期潰瘍病史和典型的胃渚留嘔吐癥狀)和治療原則(絕對外科治療,作胃腸吻合術或迷走神經切斷加胃大部分切除)。 (5)胃癌的病理、轉移規律與分期、診斷和治療原則:早期應行根治手術,根治手術應切除胃的全部和大部,大小網膜和局部淋巴結,重建消化道,手術切除范圍舉例腫瘤6cm~8cm才可。 7.腸疾病 (1)腸梗阻的分類、病因(機械性腸梗阻、動力性腸梗阻,血運性腸梗阻)、病理和病理生理:①梗阻一旦發生,腸腔內可因氣體和液體的積聚而膨脹,腸梗阻的部位越低,時間越長,則膨脹越明顯;②全身性病理生理改變。 (2)各類腸梗阻的診斷:判斷有無梗阻,梗阻類型,單純性或絞窄性,低位或高位梗阻,原因或病因,梗阻是否完全;和治療(非手術治療,用于單純性粘連性腸梗阻、麻痹性或痙攣性腸梗阻,炎癥引起的不完全性腸梗阻、腸套疊早期;手術治療用于各類絞窄性腸梗阻,先天畸形,保守治療無效,腫瘤引起的腸梗阻)。 (3)腸炎性疾病的診斷要點和治療原則。 (4)左、右側結腸癌的臨床特點(左側以腸梗阻、便秘、腹瀉、便血等癥狀為著,右側以全身癥狀、貧血、腹部腫塊為著)、診斷方法(近期持續腹部不適,排便習慣改變,膿血、粘液便,進行性體重下降、貧血乏力,腹部腫塊)和處理原則:以手術切除為主的綜合療法,切除。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