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在考研政治中所占比例不是最高,但其基本概念和范疇的內涵小、外延大,考試側重于考查學生的綜合理解能力,無形中增加了考試難度。如何突破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以下稱本學科)的門檻,提高成績,是擺在每個考生面前的問題。
本學科資本主義部分選擇題的突出特點是:不僅要求考生判斷出選項本身表述正確與否,還要求判斷選項與題干的邏輯關系相符的可選選項,這就要求考生在掌握知識點的前提下,還要注意認真審題。另外,在第三、四章資本主義運行中,集中了本學科最難的問題。其實,資本主義經濟運行的原理,如果它不能為社會主義經濟運行所用,一般不會放在分析題中來考查,而是作為選擇題中的知識點,如相對剩余價值、超額剩余價值、絕對剩余價值的區別等知識點一般只出現在選擇題中。
1.商品經濟原理部分
(1)結合《物權法》的頒布,認識“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馬克思語)的內涵。
(2)注意商品的使用價值、價值和交換價值的辯證關系。
(3)區分貨幣的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
(4)紙幣及其流通規律。
(5)公式:貨幣流通規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待實現的商品價格總額/貨幣流通速度(同一單位貨幣的平均周轉次數)
(6)生產資料,新商品和生產者的勞動二重性的關系。
2.資本部分
(1)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區分及其意義。
(2)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生產要素與勞動創造價值的關系。
(3)工資的本質。
(4)影響資本積累的因素。
(5)資本有機構成的內涵。
(6)商品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或壟斷價格形成后,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
(7)銀行資本的雙重特點。
(8)股票價格的實質及其計算方式。
(9)級差地租產生的原因及其分類。
(10)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對經濟生活干預和調節的必要性及其內容。
3.資本運行部分
(1)產業資本與剩余價值(生產和占有剩余價值)。
(2)固定資本、流動資本和不變資本、可變資本的關系。
(3)固定資本的折舊、預付資本周轉的速度。
(4)資本周轉對剩余價值生產的影響。
(5)研究社會資本再生產的兩個基本理論前提。
(6)社會總資本簡單再生產實現的基本條件。
(7)社會總資本擴大再生產的意義。
(8)壟斷階段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活動干預的目標、內容、形式和實質。
4.社會主義部分
本學科社會主義部分的命題側重于對知識點的識記及思考,同時結合重大時政來命題,具體而言:
(1)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實質及其基本經濟制度部分:
①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實質。
②股份制、股份合作制。
③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原則。
④公平和效率的辯證關系。
(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及其經濟運行部分:
①農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醫療保險制度。
②規范市場體系秩序的措施。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