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金融碩士也不例外。金融作為一門帶有文科性質的學科,所有的知識點都來之于課本,讀書是必修課。只有做到深入書本,然后跳出書本,才能為專業課奪取高分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書籍的選擇
對金融碩士考研復習來說,知道讀什么書是十分重要的。推薦的書籍有:
1.貨幣銀行學部分
《現代貨幣銀行學教程》,胡慶康,復旦大學出版社
《現代貨幣銀行學教程習題指南》,胡慶康,復旦大學出版社
貨幣銀行學最基本的配置是“胡慶康先生的教材+習題指南”,此外還有些書可供參閱,如《貨幣銀行學》,易綱、昊有昌,上海人民出版社;《貨幣金融學》,黃憲,武漢大學出版社;《金融學》,曹龍騏,高等教育出版社;《貨幣銀行學》,戴國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貨幣銀行學》夏德仁主編,中國金融出版社;《金融學》,黃達,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國際金融學部分
《國際金融學》新版,姜波克,高等教育出版社
(或者《國際金融新編》,姜波克著,復旦大學出版社)
《國際金融新編習題指南》(第二版)姜波克編復旦大學出版社
《國際金融》馬君潞、陳平等主編,南開大學出版社
此外,推薦較多的參考書還有《國際金融》,錢榮編,南開大學出版社;《國際金融》,易綱、張磊,上海人民出版社。
3.投資學部分
《金融市場學》,張亦春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投資學》,劉紅忠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其中一部分大綱沒有要求)
另外《證券投資學》(第二版)吳曉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證券投資學》(第二版)霍文文,高等教育出版社,可供參考。實際上投資學內容零散,沒有一本能夠完全吻合大綱內容的教材。
此外,專業期刊《金融研究》和《金融參考》,對考取高分有一定的幫助。
總體來講,金融碩士的參考書比較多,對于時間緊迫,知識基礎不牢固(例如跨專業),目標院校競爭不是特別激烈,以過國家線為目標的考生而言,擇書在精而不在多,所以2012年的考生應一本一本爭取讀透,狠抓基礎。具備一定實力、有抱負的考生,首先也要讀透包含核心知識點的重點教材,在此基礎上再擴大視野。
二、書籍的精讀
這個階段一般又分成兩個小階段,不同的考生可以靈活把握:
1.對知識點各個擊破。一般情況是,學習一章,然后完成一章的習題,達到靈活運用、舉一反三的效果。重點原理的突破可以通過請教老師和同學、自己鉆研的方式來解決,但不能輕易放棄某些難點。每個理論的推導過程也需要理解和熟練。投資學和金融市場學中有很復雜的數學公式,實在看不懂可以忽視,但是切記考前要背下來。看書時一定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考試的側重點上,一些雖然有趣但很少考到的知識點應該一帶而過,把好鋼用在刀刃上。
另外,金融碩士考研涉及的知識大體分兩類,一些是陳述性知識,主要是反復溫習記憶的;一部分是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識,主要關注思路性問題,應注意解題中的應用。
2.整理知識點,把零散的內容分類串聯起來,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比如“通貨膨脹”這個知識點,可以總結為:
(1)通貨膨脹的定義
(2)通貨膨脹的類型
(3)通貨膨脹的成因
(4)通貨膨脹的后果(效應)
(5)通貨膨脹的解決辦法
(6)適當結合實際分析
其它知識點可以參考這個模式,最后畫成樹狀框架結構圖,看著書目就能回憶起每部分大體包含的內容。有些邏輯性比較強的章節,可以從微觀層面、宏觀層面、現實層面進行歸納分析,在對每一章節都比較熟的基礎之上,按照專題進行跨章節的知識點整理。除了這種類型的歸納,還有一種是題型的歸納。比如有些學校特別喜歡考名詞解釋,這就需要把這些重要的名詞整理出來。
在精讀過程中,我們一直都在不斷地理解知識。在這個理解的過程中有意識地記憶(不是背誦),特別重要,效果也非常好。
在考前最后一兩個月,如果書上還有一些非常重要的東西沒有記下來,就需要背誦了。事實上,背誦也是一種學習的方式,完全不應被鄙視,而且在這類選拔性考試中也比較有效。
到了這個階段,考生完全可以采取“自押題”的方式,站在一個命題者的角度,重新審視教材,看看那些內容可能考查,對所有內容進行最后的熟悉,做到萬無一失,就可以胸有成竹地走進考場了。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