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英語知識運用題目增加分值不變,不容易得分,所以不用復習
糾正:通過對歷年考研真題的回顧,我們發現:英語知識運用(即通常所說的完形填空)雖然分值依然保持為10分,但其所設題目的數量已經從10個增加到20個,考點增加而單題的分值卻減少,導致很多考生覺得不值得在基礎階段就對這部分展開復習。相對其他題型,這一部分更容易得高分。原因如下:
第一:在一篇240-280詞的文章中留出20個空白,要求考生從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選出最佳答案,使補全后的文章意思通順、前后連貫、結構完整。文章長度比4篇(總長度約為1 600詞)的基礎閱讀文章內容更加緊湊,篇幅更加簡短,更方便考生領會選材的主旨、大意,中心主線明確。
第二:句式結構更清晰,長難句較少,用詞更基礎,便于閱讀、作答。
第三:主題鮮明、態度明確、文章總分結構,上下文銜接密切,更容易得出答案。
建議:詞匯、語法結構及上下文邏輯是該部分的主要考點:
詞匯
考查要點:
第一。近義、近形詞辨析。
第二。生詞考查:選項較長且通常包含大部分考生不熟悉的詞匯。
第三。固定搭配。
應對策略:熟悉大綱詞匯,對于形近、義近的詞進行辨析、歸類;擴展詞匯記憶范圍:詞義+常用結構+固定搭配。
語法結構:
側重對從句引導詞和常用句型的考查。
從句常用引導詞:
主語從句:that, whether, wh-, how, -ever
賓語從句:that, whether, if,wh-, how, -ever
介詞后的賓從:that, whether, wh-, how, -ever
形容詞后賓從:that, whether, if,wh-, how
表語從句:that, whether, wh-, how
同位語從句:that, whether, wh-, how, -ever
定語從句:that, which, who, whom, whose, where, when, why
時間狀語從句:when, whenever, as, while, before, after, until, till, since, once, as soon as
地點狀語從句:where, wherever, anywhere, everywhere
原因狀語從句:because, since, as, for
目的狀語從句: so that, in order that, in case
結果狀語從句:so...that, such...that
條件狀語從句:if, unless, if only, so long as, in case
讓步狀語從句:though, even though, while, whereas -ever ,n./v/ adj/ adv + as.。.
比較狀語從句:as...as, than, the+比較級...the+比較級.。.
應對策略:在語法復習過程中留心從句的用法,尤其是引導詞的用法及使用情況;一些固定的、常用的句型也務必要掌握,如強調句、倒裝等。
上下文邏輯:
主要考查理解和把控文章的能力。不僅要求讀懂選項所在句的句意,還強調對前句、后句的聯系,甚至是對上段、下段、全文的理解。
例如2003年完型第23題:
Growing bodies need movement and __23__.,but not just in ways that emphasize competition。
[A]care [B]nutrition [C]exercise [D]leisure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老師應該注意學生的情感智力和身體的變化,而且還應關注學生對這些變化的適應能力,應該在學生有限的注意力時間之內幫助學生形成各種角色必須承擔的義務。此句是第一段的第三句,第23空前出現了表并列的“and”一詞,正確選項必須和“movement”保持一致。只有exercise與競賽有關。有很多同學誤選nutrition,看似“正在成長的身體需要運動和營養”,就單個句子而言邏輯并沒有錯誤但聯系上下文一看并非是正確選項。
應對策略:“瞻前顧后”要謹記,依照連詞、短語、詞義褒貶、句子間的關系(轉折、因果等)上下文相關線索,進行作答。
綜上所述:英語知識運用實際上是對考生綜合能力的考查,為了更得法的復習此類題型,建議同學們在熟悉并掌握了一定的考研詞匯和語法知識之后,即考研復習基礎階段的后期展開復習。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