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2012年考研的中文專業的同學,無論你的專業基礎如何,早進入專業課復習狀態絕無弊處。中文專業和其他專業有著很明顯的區別,那就是復習范圍較廣,涵蓋的內容多,需要記憶的東西也很多。因此為了幫助廣大2012年的中文專業考生復習順利,特別為考研的同學們提供以下復習建議。
一、復習時間
建議大家按照四個階段進行復習,將復習時間、復習內容與重點劃隔開來,把握復習進度,調節復習節奏。這樣做可以通過幾輪復習對知識點的把握有一個逐漸系統、深入的過程,避免造成復習厭倦感。
第一階段:3月—6月
該階段的復習應該鎖定在院校指定的專業教材,在這一階段起碼應該達到將教材看完一至兩遍。另外,建議考生在第一遍看書前,首先要瀏覽一下歷年真題,了解一下以前考過什么題,這樣在看書時就會目標明確,把握住重點。
第一階段復習需要達到的效果:對各門課程有個系統性的了解,弄清每本書的章節分布情況,內在邏輯結構,重點章節所在等。但不要求記住,每天花在專業課上的時間應不少于4個小時。如果是跨專業考生,或者自己的專業基礎并不扎實,你可以選擇去擬報院校聽聽課,或者通過輔導班補習一下。
第二階段:9月—10月
7月、8月,由于公共課已經提前進入到了復習的強化階段,所以這兩個月可以加強主攻公共課,但是考生不要徹底放棄專業課的復習,每天至少保證一個小時的復習時間,到了9、10兩個月,可以再次把注意力放回專業課上。
第二階段復習,首要任務是細化知識。建議考生可以再讀書本,根據歷年真題的出題重點把章節中的重點知識提煉出來,那些通過本科學習的本專業考生,甚至可以把這些知識點歸納成不同的題型加以記憶,例如名詞解釋、選擇、簡答或論述等。這樣做的目的絕對不是投機取巧,而是使知識的掌握更加具有條例,是系統記憶專業知識的一種捷徑。這個階段還有一個更為重要工作,就是把歷年真題的答案整理出來,準備后階段背記。
第三階段:11月—12月
這一階段要重點看老師的文章,并去嘗試了解本學科最新的研究成果,最新的理念,因為這些也經常拿來考。此外,也需要閱讀相關書籍來補充,把課外書上有的東西而指定書上沒有的重點看看,并整理在筆記本上。
除了以上的復習內容外,還需要認真研究真題。這個時候,曾經下功夫整理的真題答案就有了價值,需要你下工夫背記,知識之間融會貫通,理解也會更加深刻。
第四階段:1月—考前
這個階段的復習屬于最后沖刺及查漏補缺,看看哪些章節還沒掌握好,然后自己在針對薄弱的環節加以鞏固和強化。
二、復習建議
1、重視文學作品
建議中文考生要重視文學作品,從作品中總結作家的寫作特點,感受作家的寫作特色,如果時間不允許,也可以參看一下一些文學期刊。例如《人大復印資料》、《現代文學研究叢刊》、《文學評論》、《文藝爭鳴》、《當代作家評論》、《新文學史料》等都是很不錯的。在閱讀和學習文學作品的過程中,大家還要注意記錄文學筆記。但是要注意切忌大段大段地抄別人的東西,建議2012年的考生找關鍵句與關鍵詞,通過這些能夠很清楚地看到作者的思路,論述問題的角度等。
2、綜合課的復習
綜合課看起來很多很龐雜,其實沒有那么難,如果說專業課題目傾向于深,那么綜合課則側重于廣,所以它會更側重基礎與重點。此外,作品分析可以做一做準備的,平時多看看《名作欣賞》上的文章,可以學一學他們的分析方法,結構,語言都有一些值得借鑒的地方,自己也可以做一做作品分析的訓練,訓練的時候要注意控制時間。作品分析還要有切入點有中心點,這與平時的論文一樣。適當留心一下結構,一篇短小的文章結構上很有特色也會讓老師眼睛為之一亮的。語言要盡量流暢些,最好能有幾處很精彩很能顯示個人語言風格的句子,當寫作進入狀態的時候大家都能做到這一點。
3、關于答題
最后再說一下考生在答題的時候要注意條理性,哪些該放在前面哪些該放在后面應該有一個整體的安排,論述題應該以寫論文的態度來對待它,該做梳理的地方一定要認真做梳理,體現整體意識。另外,思維要盡量開闊,多選取一些角度,但絕對要突出重點。回答問題要全面,盡量把我們的想法論述清楚,論述時候史料的引用也很重要,雖然考試不像寫論文我們不可能記得那么準確,但是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據。
總之,建議中文專業考研的同學要早作準備,平時多積累,本來文科特別是文學的東西就是要靠平時培養自己的語感、寫作能力的。其實,作為從小學就開始學習的科目,又是自己喜歡的領域,那就說明你已經具備相當的文學素養了,所以,相信大家只要努力想實現自己的目標是不成問題的!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