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領導氣場不和?辭職!工作不開心?辭職!外賣吃膩了?辭職!現在的辭職理由可謂是五花八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辭職信也曾一度爆紅,“一言不合”就辭職的人也不在少數。據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有40%的2015屆大學畢業生,在工作半年內離職,近九成離職者是主動辭職。2011屆本科生畢業3年內平均雇主數為兩個,8%的本科生畢業后有4個及以上雇主,38%的人畢業3年內僅為1個雇主工作過,不到40%的人能在一個工作崗位上待上兩年依舊“癡心不改”。其實離職率這么高總結起來無非也就是以下幾個原因:
1.期望與現實不相配
剛邁出校園步入社會的大學生很多都并沒有工作經驗,對職場期望比較高,可是真正走近職場生涯后才會發現自己的想象與現實是大相徑庭:公司并不是氣派完善人性化的,領導并不是全都學識淵博干練精致的,同事并不是全都樂于助人侃侃而談的,上班時間并不是朝九晚五加班自愿的……我們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這種落差和環境,而在這個適應階段,再有點工作上的委屈不開心,或者不順意,很容易就會放大負面情緒,產生抵觸心理,從而選擇辭職。
2.個人興趣為前提
現在畢業的大學生大多都是90后,一般家庭條件說不上多好但也不會特別差,身上暫時沒有特別重的負擔,所以目前找的工作主要還是以興趣為主。在工作過程中固定的上下班時間,枯燥重復的工作內容,與期望相去甚遠的工作實質都讓我們覺得提不起興趣,在很多人的主觀意識里,都認為工作就是要以興趣為前提,不然哪兒來的動力和勁頭,所以這也任性地成為了離職率較高的一個原因。
3.上班不開心
同樣都是上班,同樣都是八九個小時,同樣占去了我們生活的絕大部分,那么為什么不找一份讓自己可以干得開心的工作呢?與其在自己并不感興趣的領域行業里消磨時間和精力讓自己心情不好,還不如重新找一份發自內心喜歡的工作,然后全身心地投入,這樣也會覺得工作輕松而愜意,也才能真正學到技能。
4.勞動與所得不匹配
當然也不會少了勞動與薪酬不匹配的原因。有些人在公司要干所有屬于不屬于自己的雜事,但是工資卻勉強只夠養活自己,再加上強制性的無報酬的加班,忙到心煩意亂還要挨批,這樣的不公平待遇自然是無法忍受的了,直接辭職走人的概率也就更高了。
對此網上評論也是褒貶不一,有人認為工作就是要自己做的舒心才好,所以在找到自己喜歡的之前哪怕多次離職也沒有關系;有人則認為頻繁的離職體現了求職者的職場意識并不強烈,不利于個人長遠發展。無論怎么說,小伙伴們在求職離職之前還是要慎重考慮,切勿一時意氣用事,學會在工作中尋找樂趣,才能讓自己對工作充滿激情。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