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研過程中,有這樣一群人:小劉考了三年終于考取了汕頭大學的教育學專業,小李兩次參加考研以失敗告終,最后放棄。小王連考兩年終于考上了心儀已久的研究生院。在這些考了又考的考研族背后,有一個問題值得我們思考:考研,我們應該繼續考還是回頭是岸?
北京市某就業指導中心的馮老師認為,“考了又考”的學生是繼續考還是“回頭是岸”,關鍵得看自身的情況。“社會對學歷要求越來越高,所以嘗試考研無可非議。不過如果一考再考,屢考不中,那就要反省一下了。自己為什么要讀研?適合讀研嗎?堅持考研的人有專職的,有邊工作邊考研的,這兩種做法都有很大的風險。”他認為,考生與其一年接一年地埋頭于書本考研,還不如先工作,在工作實踐中鍛煉自己。當在工作中發現自己某一方面需要充電了,再去讀研。相比起來,那種“先讀了研究生再說”的想法是一種“盲目投資”的心理。
根據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的理論分析,考研往往是考生的一種自我實現行為。尤其是考了多次的考生,他們自我實現的需要往往比其他的考生更為強烈。在上海從事了多年人生規劃咨詢的楊老師認為,重考生必須要學會“反省自身”。那些“考了又考”的考生,雖然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勇氣著實可嘉,但他們必須要停下來仔細考慮自身的條件,如果缺乏深思熟慮,沒有全面了解這個專業、了解這個專業畢業后的實際工作情況,就很容易一廂情愿,做無用功。
楊老師表示,盲目重考的學生往往對自己的人生規劃缺少理性的分析和定位,“他們過于主觀臆斷,或者故意逃避,自己想自我實現,這樣的無規劃考研往往可能有很無奈的結局。”上海地區某就業指導專家也認為,對于規劃不足的考生而言,關鍵的問題是要解決好心理落差,不要把考研當成一種逃避就業的“避風港”。人在逃避問題的時候往往會給自己找各種借口,而對于學生來說,考研無疑是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