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不但是給學子提供高等教育的地方,還因為其優美的校園、獨有的歷史文化氛圍而成為旅游景點之一。對于名牌大學來說,都有那么一兩處聞名遐邇的景觀或者標志建筑成為校園的代表符號,也是學子們心中永遠的記憶。
北京大學:未名湖
未名湖,是北京大學校園內最大的人工湖,位于校園中北部。形狀呈U形。湖南部有翻尾石魚雕塑,中央有湖心島,由橋與北岸相通。湖心島的南端有一個石舫。湖南岸上有鐘亭、臨湖軒、花神廟和埃德加·斯諾墓,東岸有博雅塔。是北京大學的標志景觀之一。
清華大學:水木清華
“水木清華”是清華園內最引人入勝的一處勝景,位于工字廳北側,常被與頤和園中的諧趣園相比,被稱為清華園的“園中之園”。“水木清華”一帶的景色設計別具匠心,四時變幻的林山,環攏著一泓秀水,山林之間掩映著兩座玲瓏典雅的古亭。水木清華的荷花池是清華園水系兩湖一河之一(水木清華荷花池、近春園荷塘和萬泉河)。荷塘南側之畔垂楊掩映著的秀雅古建筑本為工字廳的后廈,為“水木清華”正廊,正額“水木清華”四字,莊美挺秀,有記載說是康熙皇帝的御筆。“水木清華”四字,出自晉人謝混詩:“惠風蕩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
湖南大學:岳麓書院
岳麓書院是古代漢族書院建筑,是國家5A級風景名勝岳麓山風景區重要觀光點。岳麓書院位于湖南省長沙市湘江西岸秀麗的岳麓山下,湖南大學校園之中,為我國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它自北宋創始,歷宋、元、明、清各代,興學不變。隨著清末改革學制,廢書院,辦學堂,辛亥革命后改高等學校等,直至湖南大學,均因舊址擴建,千余年來都是湖南高等學府所在,反映了祖國文教事業的悠久歷史,是十分可貴的文物史跡,被外界譽為“千年學府”。
廈門大學:群賢樓群
群賢樓群五幢一字排列,建在廈門市五老峰下、南普陀寺前的演武場上。該樓群以居中建筑,裝飾最考究,面積也最大,作為學校辦公樓使用,以群賢為名。東邊為集美樓、映雪樓,西邊為同安樓、囊螢樓,建于1921-1922年,樓群建筑面積9576平方米,為陳嘉庚獨資興建廈大的主樓群。
中山大學:北門廣場
你歷史上,由于有中大碼頭至天字碼頭的水上交通,校園內的主要建筑均為座南朝北,北門是主校門。中大的標志物孫中山銅像也面向北方,寓“北伐”之意;逸仙主軸線就像一支筆從珠江伸出,筆尖在南筆膽在北,寓意從珠江源源不斷吸水,即四海精英匯聚中大。
西南政法大學:羅馬廣場
矗立于西南政法大學渝北校區的羅馬廣場,呈現古羅馬建筑風格,是西政標志性符號之一。廣場呈開放圓形,莊重肅穆中透著包容的力度,象征西政開放兼容的進取態度。黑白相間的大理石臺階,告訴人們只有拾級而上,才可能望見遠處的風景。多利亞式的柱子線形排開,不失流動之美,又具頂天立地之雄偉氣魄。廣場四周綠意盎然,漫步其中,古羅馬廣場凝重的歷史感和新校園的人文氣息相結合,不禁讓人產生融會古典與現代的絕妙暢想。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位于楊凌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博覽園建設占地200畝,總建筑面積16000多平方米,包括逸夫科技館動物博物館和昆蟲博物館,土壤博物館、植物博物館、中國農業歷史博物館5個專業博物館和蝴蝶園、植物分類園、樹木園及多種種質資源圃等,是集教學、科研、科普于一體的重要學科基地。博覽園是學校在整合科教資源的基礎上建立起的博物館群,全面、系統地宣傳農業科技知識和展示了我國農業科技成就,這在我國尚屬首例。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