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閱讀舉例說明,對于閱讀理解,從一開始準備考研到現在,一直是大家關注而且反復練習的題型,相信各位考生對于這個題型已經達到了瓶頸期,很多學生會有這樣的疑問:“現在做一篇閱讀就是錯兩三個,總是提不上去分數,做的時候讀懂了,一看選錯了。”類似這樣的疑問肯定是很多人的矛盾之處。為什么,讀懂了,還做不對呢?考生們有沒有懷疑過自己,其實你真的沒有讀懂文章,你只是按照你的思維邏輯覺得讀懂了,比如說有這樣一個句子:“out of eighty European television networks no less than 50% took a loss in 1989.”很多人理解為:“歐洲電視網在1989年虧損了50%。”這個句子單詞沒有難度,句子結構簡單,為什么有大量的學生完全曲解了這個句子的意思,是因為做閱讀的時候很多學生想當然了,覺得認識幾個單詞,就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隨意搭配構成符合自己邏輯的含義,反而適得其反,這個句子的主干特別簡單:“no less than 50% took a loss in 1989”意思是:“多達一半的在1989年虧損。”前面的介詞短語作狀語,表示:“在80個歐洲電視網中”,因此這個簡單的句子,正確的理解是:“在80個歐洲電視網中,多達一半的電視網在1989年虧損”。這里的50%指的是電視網的數量,而不是虧損的數值。因此對于現階段的閱讀理解,問題不再刷題,而是查漏補缺,知道問題所在,其實歸根結底還是看句子,理解句子。而翻譯正好是我們練習長難句,正確理解長難句的最佳練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