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畢業生們永恒的話題。拍畢業照是高興的,投簡歷是為難的,拿畢業證是開心的,去面試是悻悻而歸的。其中不乏一路過關斬將順利拿到大公司offer的佼佼者,但更多的人卻是在簡歷這一關就被刷了下去。究其原因,有確實不符合職位要求的,也有那么一部分人是遭到了變相的就業歧視。其實,《勞動法》《廣告法》《就業促進法》等法律法規,都明確規定不允許任何形式的就業歧視。但是不得不說,問題依然存在。
性別歧視
2015年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在北京等多所高校進行了調查,調查顯示,86.6%的女大學生認為受到了招聘時的性別歧視。工科女大學生的比例則高達80%。女性受到就業歧視主要有二:一、大多數女大學畢業生在工作后不久就會面臨著結婚生子、休帶薪婚假產假等問題。而且女性一般比較顧家,婚后可能放在工作上的精力不多。二、女員工的體力精力確實不如男員工,很多出差加班等事情不好安排。綜合各種理由,老板自然愿意雇傭勞動比更高的男性。
院校歧視
這是一種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就業歧視,平常到甚至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許多公司在招人時明文規定:只要985或者211院校的學生。這實際上也是一種歧視。我們不能否認名牌大學的學生確實比三流大學畢業的更有競爭力,但那不能成為決定是否被錄用的標準。按道理,招聘者不應用與工作能力和崗位本身要求無關的因素來取人。用院校是否為985、211來決定應聘者的去留顯然不合理。
地域歧視
多發生在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主要原因是:一、很多人認為擁有本地戶口的人會比較穩定。他們不用承受巨大的生存壓力,不用去想高昂的生存成本。在人口流動相當快的大城市,這正是很多雇主看中的。二、很多畢業生在進入公司時都會問能否解決本地戶口,而本地人則完全不用擔心,為公司省去很多麻煩。三、一些純粹的地域歧視,比如不招河南福建的等。當然,這種情況現在已經很少了。如果哪個公司敢把這一條寫在簡章里,估計離挨打也不遠了。
現在的用人單位都學聰明了,誰也不會把這些暴露自己歧視的文字明文寫出來,更多的則是隱形的。很多人不明所以地就被刷下來,明知道是歧視,然而問起原因時,面試官竟也能說得頭頭是道,讓你啞口無言,想投訴都無從下手。我們的投訴機制也有待完善。就業促進法規定,在遭遇就業歧視時,勞動者可提起訴訟。然而,這種現象太過平常,再加上訴訟程序、懲罰措施都不完善,就業歧視仍然屢禁不止。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