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2017年招收港澳臺地區博士、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陜西師范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國家教師教育“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是國家培養高等院校、中等學校師資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譽為西北地區“教師的搖籃”。
學校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陜西省立師范?茖W校,1954年更名為西安師范學院,1960年與陜西師范學院合并,定名為陜西師范大學,1978年劃歸教育部直屬。建校70多年來,學校秉承“厚德、積學、勵志、敦行”的優良傳統,立足西部,面向全國,已發展成為一所有重要影響的綜合性一流師范大學,為國家培養各類畢業生30萬余人,形成了“抱道不曲、擁書自雄”的學風和“淳厚博雅、知行合一”的校風。現任黨委書記甘暉研究員,校長程光旭教授。
學校位于世界四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古都西安,占地面積2800畝,建有長安、雁塔兩個校區。長安校區從2000年開始建設,目前已成為學校的主校區,主要承擔本科三、四年級和研究生的教育培養任務;雁塔校區已有六十多年的歷史,目前主要承擔本科一、二年級基礎課和通識課教學以及教師教育、繼續教育、遠程教育、培訓以及留學生教育等任務。雁塔校區古樸典雅、鐘靈毓秀,長安校區現代開放、氣勢恢宏。學校先后被教育部、陜西省授予“文明校園”稱號。
學校設有研究生院和21個學院、有63個本科專業,18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12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4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97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教育博士),2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含工程碩士9個領域)。有國家重點學科4個,4篇博士論文入選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7篇博士論文入選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論文;有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2個,教育部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2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3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個,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4個,陜西省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8個,陜西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5個,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陜西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2個,各類研究中心(所)60個。學校設有遠程教育學院、教師干部教育學院等辦學機構,此外,還設有教育部西北高師師資培訓中心、教育部西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訓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陜西省基礎教育資源研發中心、陜西省教師教育指導中心和陜西省干部教育培訓基地,以及中國唐史學會、中國古都學會等幾十個學術團體和學術機構。
學,F有專任教師1550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88%,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67%。專任教師中有教授近400人,副教授600余人。雙聘院士5人,國家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4人,國家“****”特聘教授1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講座教授10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7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全國、全省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入選者3人,“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40人,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1人,國家“****”青年人才2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陜西省“百人計劃”特聘教授20人,陜西省“三秦學者”2人,陜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陜西省“三五”人才、省重點領域頂尖人才、省級教學名師等人才計劃入選者45人,陜西省科技新星、陜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青年英才支持計劃、陜西省百名青年文學藝術家扶持計劃等人才計劃入選者30人;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省級重點科技創新團隊4個。
學校現有全日制本科生17600余人,研究生17400余人(其中免費師范生在職攻讀教育碩士9000余人),繼續教育和網絡教育學生41500余人,外國留學生900余人。長期以來,學校以質量為生命線,狠抓教學管理和改革,取得顯著成效。近年來,共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8項,省級教學成果獎78項;9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47門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8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程,8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級教師教育精品資源共享課程;5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42門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3門課程被評為國家雙語示范課程,5門課程被評為省級雙語示范課程;11個專業被評為國家特色專業,22個專業被評為省級特色專業;11個專業被確立為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8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項目(包含10個專業)獲批教育部“卓越教師人才培養計劃項目”。
學校大力實施科研強校戰略,科研實力持續提升。近5年來,人文社會科學共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913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類項目221項,教育部項目154項;特別是2015年,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類項目61項(含單列學科),居全國第5位,其中,后期資助項目14項和教育學單列項目10項,均位居全國首位;出版學術著作564部,發表學術論文6544篇;有166項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獎勵。自然科學共爭取縱向科研項目943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點項目2項、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1項、科學儀器基礎研究?铐椖1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項和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金項目1項;科技部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項;教育部中央財政技術成果轉化重大專項1項。出版及參編學術著作118部,其中專著39部,發表學術論文7005篇,46項成果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授權專利518項,其中發明專利436項。
學校是“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級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學校”“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和“陜西省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學校高度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大力弘揚“厚德敦行”文化精神,建設高品位校園文化。1999年被中央文明委首批授予“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連續十八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授予“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集體”。
學校兩校區圖書館面積達5.9萬平方米,藏有紙質圖書380.81萬冊,電子圖書26000GB。學校還設有博物館,由婦女文化博物館、歷史文化博物館、書畫藝術博物館三部分組成。學校編輯出版《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自然科學版)、《當代教師教育》《中國歷史地理論叢》《中國藝術教育》等學術刊物,其中《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首批入選教育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名刊工程,是國家重點支持建設的11種高校社科學報之一。學校出版總社有限公司出版社是全國年銷售額過億元的10家高校出版社之一;雜志社是由教育部主管的擁有系列教育類刊物的大型期刊社,共發行9種為基礎教育服務的專業期刊,其中4種刊物為國家核心期刊。
學校積極開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設有“國務院僑辦華文教育基地”,先后與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韓國、越南、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70多所學校建立了校際友好與合作交流關系,培養留學生4000余人。作為中方合作院校建有2所孔子學院。
當前,陜西師范大學以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為契機,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科研水平和社會服務能力,正朝著以教師教育為主要特色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目標努力奮斗。
一、報名
(一)報名資格
1、考生所持身份證件符合以下條件之一:
(1)港澳地區考生,持香港或澳門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和《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
(2)臺灣地區考生,持《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
2、報考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以下簡稱碩士生)須具有與內地(祖國大陸)學士學位相當的學位或同等學歷。報考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以下簡稱博士生)須具有與內地(祖國大陸)碩士學位相當的學位或同等學歷。
3、品德良好,身體健康。
4、有兩名與報考專業相關的副教授以上或相當職稱的學者書面推薦。
(二)招生類別
自費全日制研究生、自費兼讀制(在職)研究生
自費全日制研究生、自費兼讀制(在職)研究生在學期間學費執行我校錄取的同一專業內地學生相同的收費標準。
(三)報名
面向港澳臺地區研究生招生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兩個階段。所有參加港澳臺研究生招生考試的考生均須進行網上報名,并現場確認網報信息和繳費。
網上報名的技術服務工作由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負責,聯系電話:010-82199588,F場確認工作由報考點負責組織進行
網上報名要求:
1.網上報名時間:2016年12月1日至12月15日,全天24小時接受網上報名。
2.考生應在規定報名時間登錄“面向港澳臺招生信息網(網址為http://www.gatzs.com.cn/)”瀏覽報考須知,并按教育部、報考點以及報考招生單位的網上公告要求報名并上傳電子照片。報名期間,考生可自行修改網報信息。逾期不再補報。
3.考生報名時只填報一個招生單位的一個專業。
4.考生應按要求準確填寫個人網上報名信息并提供真實材料。考生因網報信息填寫錯誤、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四)現場確認要求
1.所有考生均應按報考點要求對報名信息進行現場確認,現場確認須在2017年1月10日前完成,具體時間由各報考點自行確認和公布,逾期不再補辦。
2.考生現場確認時應按規定提交本人網上報名編號、有效身份證件、學士學位證書或碩士學位證書(應屆畢業生可于錄取前補交,但須提交應屆在讀證明原件)或同等學歷文憑,由報考點工作人員進行核對。
3.考生應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和電子照片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報名信息經考生確認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4.考生應按報考點要求繳納報考費。
5.報考點打印《考生報名信息確認表》,考生簽字確認后交報考點留存。
6.考生應按報考點要求提交相關報名材料副本。
考慮到藝術類等專業招生的特殊性,凡報考藝術類等專業的考生,須到報考的招生單位進行現場確認(或函報確認)并參加考試。具體要求可咨詢招生單位
(五)招生報考點
1、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院)聯系人:秦彥超
地址:北京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5號,郵政編碼:100081
電話:(010)68945819,圖文傳真:(010)68945112
2、廣東省教育考試院聯系人:曹剛
地址:廣州市中山大道69號,郵政編碼:510631
電話:(020)38627813,圖文傳真:(020)38627826
3、京港學術交流中心聯系人:鐘惠娟
地址:香港北角英皇道83號聯合出版大廈14樓1404室
電話:(00852)28936355,圖文傳真:(00852)28345519
4、澳門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聯系人:盧麗萍
地址:澳門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14A-640號龍成大廈5-7樓
電話:(00853)28345403,圖文傳真:(00853)28701076
上述四個報名點負責港澳臺研究生招生宣傳、報名和初試的組織工作。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可任選一地報名,并在該報名點安排的考場參加初試。
二、考試
1、初試地點
北京市:由北京理工大學安排
廣州市:由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安排
香港:由京港學術交流中心安排
澳 門:由澳門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安排
2、初試時間
初試時間:2017年4月8日至9日。時間以北京時間為準,上午9:00-12:00,下午14:30-17:30?荚嚂r間超過3小時的考試科目安排在4月10日9:00-15:00進行。
三、復試
地點:陜西師范大學。
時間:2017年5月15日之前。
四、錄取
我校根據考生的報名資料、考試成績、導師意見及體檢結果綜合評核后,確定錄取名單,錄取通知書一般于2017年6月下旬函寄考生本人。
五、入學
新生于2017年9月中旬前報到入學。具體時間由我校在“錄取通知書”中注明。新生報到時,由學校進行身體復查,不符合入學條件者,取消入學資格。
新生應按時報到,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時報到者,須書面向學校請假,無故逾期兩周不報到者,取消入學資格。
六、學習年限
根據就讀專業的不同,全日制碩士生的學習年限為二年至三年;全日制博士生的學習年限一般為三年。自費兼讀碩士或自費兼讀博士的學習年限不超過五年。
七、學位
課程學習合格、學位論文答辯通過,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規定者,可獲得相應的學位證書。
八、待遇
錄取的自費全日制研究生、自費兼讀制(在職)研究生按照我校的規定交納學費,其它費用自理。同等條件下,住宿費標準與內地學生一致。
九、聯系方式
聯系人:王博聯系電話:029-85310346傳真:029-85310349
通信地址: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西長安街620號
陜西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
郵編:710119
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網址:http://yz.snnu.edu.cn
十、其他
1、我校博士生和碩士生招生各專業無參考書目。
2、陜西師范大學有多年招收和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的經驗和辦學實力,歡迎廣大的港澳臺同胞踴躍報考陜西師范大學2017年博士、碩士研究生,我們將竭誠為您提供服務!
附件: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