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研究生考試將會在今年的12月24日舉行,據統計,今年考研報考人數為177萬人,創下了考研人數的歷史新高,其中往屆生報名人數超過一半。
誠然,考研非常辛苦,而比考研更苦的是二戰甚至多戰考研。部分同學為了從二三本院校逆襲到985、211名校,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抱著受盡嘲笑的涅槃夢,在這條路上死磕到底。面對考研,他們為何如此執著?考研成功是否就意味著成為人生贏家?下面,校園司令將帶你一探究竟。
屢敗屢戰,不成功便成仁
今年9月,市場營銷專業的駱詩琪終于跨入了廣西大學的校門,成為一名研究生,這對她來說是何其幸運;但不幸的是,從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到廣西大學這所211學校,她整整考了3年。
“前兩年,我報考的學校都是中山大學,可惜兩次都沒能進入面試。決定三戰的時候,我不斷地問自己,是應該堅持夢想呢,還是退而求其次?”直到后來看到一個研友,堅持三年考北師大的研究生,始終沒有被錄取,駱詩琪終于領悟了,人生中有多少個這樣大好三年能夠被浪費?
而之所以能堅持三年,駱詩琪認為是源于沒有退路的無奈,“像我這樣的學校出身,專業又學得不好,如果考不上研究生,就走入絕境了。”在形容自己所面臨的狀況時,她反復提到“絕境”這個詞。
說起考研路上的艱辛,她現在回憶起來都歷歷在目。二戰和三戰遠比一戰更煎熬,因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駱詩琪二戰背的專業課真題是一年前整理的,“當時翻開筆記本,痕跡還是一年前劃的,讀著讀著就掉淚了,內心深處開始翻江倒海般的難受。”
那個時候,駱詩琪的本科同學們或已在工作崗位上做得風生水起,或者在讀研的新學校曬著吃喝玩樂的照片,而她卻只能每天起早貪黑地復習,那幾本專業書都快被她翻爛了,政治習題也不知道重復做了多少遍。有時,就連家里的親戚也開始對駱詩琪冷言冷語:“三本學校畢業的,還想考211學校啊?!”而她心里只能冷笑一聲,“考研成功或者失敗都是自己的事,跟任何人都無關。這說法聽起來殘忍,但很有道理。”
在二戰苦海掙扎,患上輕度抑郁癥
第一次考研失敗后,廣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何思暫時放棄了繼續學術深造這條路,找了一家名氣不大的互聯網公司做起了HR的工作。隨著工作的深入和人際圈的擴大,何思越來越意識到了自己讀的書是多么淺薄,“上學的時候不懂得珍惜,工作了,反而知道知識的重要性,也意識到學歷的重要性了。”
2016年6月,何思毅然決然地辭職了,在廣州大學城一個城中村和朋友租了間10平米左右的房子,又開始了廢寢忘食的考研生活。“當時一門心思就想成功,但從不敢多想。”為了緩解壓力,何思還加了幾個二戰交流群,群里都是二戰的,大家能夠互相鼓勵和交流學習經驗。“二戰對我來說打擊挺大的,平時總有種畏畏縮縮,抬不起頭的感覺,但在二戰群里,大家都是過來人,能夠感同身受、抱團取暖。”
之后的七八月,何思度過了20多年來最難熬的一個暑假。因為感情的打擊,再加上復習毫無進展,何思總是會陷入一個自我否定的怪圈,漸漸地喪失了學習的熱情。連續20多天足不出戶,和室友幾乎零交流,精神渙散的她在做了心理測試后,被診斷為輕度抑郁癥。好在后來在家人和朋友的幫助下及時調整了過來,復習恢復到了正常水平,最終成功考入了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現在回憶起那段暗黑歲月,何思總結道:“對于二戰考生來說,心理疏導是成敗的一大關鍵。二戰考生特別敏感,周圍人的一些表現很可能會被解讀成“蔑視”“嘲笑”,根本原因是從心底對自己的不自信。要相信,二戰考生不可恥,不丟人!”
考生被逼打零工來補貼生活開銷
除了考試帶來的壓力,考研釘子戶們還背負著經濟重壓。二戰、三戰考生大多20來歲,當同學們都已經開始工作、賺錢,而你依然在考試,守著一個未知的結果,現實情況和父母意見就不得不考慮。有了父母的支持,這就保證了資金來源,不用有任何后顧之憂。
2010屆蘇州大學鳳凰傳媒學院本科生吳丹丹報考的學校是南京大學,當一戰失敗決定二戰后,她最直接面臨的問題就是要告別學校的廉價宿舍。在父母微薄的金錢資助下,她在南大附近租了一間1500元的小房間,加上吃飯、買復習資料和日常生活開銷,哪怕不買漂亮的衣服、不和朋友們聚餐,她一個月至少也得花上3500元生活費。為了節省開支,她白天都選擇去南大圖書館復習,在學校食堂吃個簡單的快餐草草了事。
可惜,吳丹丹沒有成為那個過得了獨木橋的幸運兒,二戰依然以失敗告終,為此花費的數萬人民幣都打了水漂,她連個影兒都沒看到。
重慶師范大學畢業的李蕓家住江西農村,她的家庭條件并不優越,父母一度勸她放棄考研的念頭,直接賺錢養家,但李蕓并未聽從,轉身開始了二戰的計劃。為了緩解家里的經濟壓力,李蕓白天全身心投入復習,晚上則出門做家教賺錢,每天10點多才能到家,然后繼續挑燈夜讀。家教的工資勉強能支付每月的房租,李蕓偶爾還會兼職寫作以貼補生活費。“那段時間,又想賺錢又要復習,恨不得把一天掰成兩半花。”李蕓感慨道。
在李蕓看來,考研就像是一場賭博,一招險棋,成功便代表著大學4年的價值,失敗則時間和金錢兩空。幸運的是李蕓絕處逢生,考研結束放榜,她是她的4個二戰隊友里唯一考上的,落榜的好友則只能天天在網絡上編輯小廣告。
在就業壓力之下,考研儼然成為大學生們繼“高考”之后的第二戰場。隨著本科教育的日漸普及,本科生,作為昔日的天之驕子已經不再受到追捧,精英教育使得研究生學歷越來越重要,這也使得不少學生削尖了腦袋也要成為名校的研究生。
選擇考研固然無可厚非,但要做二戰、三戰的考研釘子戶則需要更多的準備,包括充足的資金,家人的支持和奮斗到底的決心。最后,校園司令送給所有即將步入12月24日考場的同學們一句話:踏實一些,不要著急,你想要的,歲月都會給你。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