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溫馨提示
同學們,你們好:
2017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如約而至,為了確保考試的正常進行,使同學們在良好的考試秩序中考出佳績,特作如下提示:
一、請考生必須要認真閱讀《山西省二○一七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名須知》(現場確認時已發放)、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考場規則,了解考試的有關要求。
二、請考生自行登陸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簡稱研招網)下載并正反兩面打印《準考證》,認真閱讀《準考證》上的有關說明和考試須知,《準考證》在使用期間不得涂改。
三、請考生自行登陸山西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網查詢自己的考場信息,考場信息不再張貼公布。
四、考生參加考試必須攜帶《準考證》、本人“二代居民身份證”及“學生證”。
五、請考生按照規定時間和地點準時入場參加考試。考試時間以北京時間為準:上午8:30—11:30,下午2:00—5:00。考生入場時間為考前30分鐘。考生在開考15分鐘后不得入場參加當科考試,考試結束前30分鐘后才準交卷出場。
六、請考生攜帶黑色簽字筆及鉛筆、橡皮、裁紙刀、繪圖工具等必備文具,或者根據招生單位在準考證上注明的所需攜帶的用具,嚴禁攜帶手機等違規物品進入考場。
七、請參加設計類專業科目考試的考生注意,設計類科目考試在原考場進行,我校不做該科目考試的考場調整。
八、考場統一配備計時鐘表(為考生掌握考試時間參考,具體時間以打鈴為準),考生不得攜帶手表等計時用具。
九、考生領到答題卡、答題紙、試卷后,必須認真核對試卷、答題卡與本場考試科目、數量是否相符,是否有錯裝、漏裝、錯印、字跡不清、破損等情況;粘貼在試卷上的“試卷條形碼”是否有漏貼、不完整、破損等情況。
十、2017年全國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考試“思想政治理論”(科目代碼101)、“英語(一)”(科目代碼201)、“英語(二)”(科目代碼204)、“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科目代碼199)共4個科目實行“一題多卷”,考生作答試卷依靠試卷上的“試卷條形碼(形狀為橢圓形)”區分(非客觀題頁答題卡不需要粘貼條形碼)。考試先發放答題卡和“考生信息條形碼(形狀為長方形)”,考生領取到答題卡后,務必在答題卡指定位置填寫(涂)個人信息,將考場發放的“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客觀題頁)“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位置”;待發放試卷考生檢查無誤后,將試卷上粘貼的“試卷條形碼”取下,粘貼在答題卡(客觀題頁)“試卷條形碼粘貼位置”。
兩個條形碼和粘貼位置請認真查看,不要粘貼錯誤。凡因不正確填寫(涂)個人信息、不按規定粘貼條形碼而影響評卷結果的,責任由考生自負。
十一、統考科目全部實行網上閱卷,考生必須在試卷、答題卡規定的區域內答題,并使用同一類型和顏色的筆在答題卡(紙)作答,因在規定以外區域答題或者筆的顏色不同而影響評卷結果的,責任由考生自負。草稿紙上答題無效。
十二、每科考試結束信號發出后,考生應當立即停止答題。屬于全國統考科目的,考生應將試卷和答題卡以及草稿紙整理好放在桌上,由監考教師逐一收取。屬于自命題科目,考生應將試卷、答題卡、答題紙(或者答卷)裝入原試卷袋內并密封簽名,經監考員逐個核查無誤后,方可逐一離開考場。
十三、國家強化誠信檔案制度。根據《教育法》和《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教育部33號令),國家對考生的考試違紀和作弊行為加大了懲處力度,可以視情節輕重,其報名參加考試的各科、各階段成績無效,同時給予暫停參加該項考試1至3年的處理;情節特別嚴重的,可以同時給予暫停參加各種國家教育考試1至3年的處理。
《刑法修正案(九)》已于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舞弊的,為他人實施作弊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幫助的,為實施考試作弊行為向其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規定的考試試題答案的,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規定的考試的,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已經在司法解釋中確定了以上行為對應的三項罪名,組織考試作弊罪、非法出售提供試題答案罪以及代替考試罪。請廣大考生要樹立誠信考試觀念,遵守承諾,不要輕信不法分子的蠱惑,將通訊工具帶入考場,也不要心存僥幸,因小失大。考試誠信狀況是考生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內容和錄取的重要依據,違規記錄將記入教育部誠信檔案,不僅影響錄取還將影響考生的一生。
十四、考試期間我校將在考區及時張貼有關考試違紀作弊的曝光告示并在校園廣播進行公告。
十五、我校研究生招生考試設有紀檢監察組,負責接受考試期間的舉報,舉報電話為6288213(紀檢委)、6289110(保衛處)、6286896(招生辦),舉報信箱設在五號教學樓值班室外面的墻上。
預祝各位考生誠信應考,取得佳績!
2017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山西農業大學考點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