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4日,思想政治理論考試千呼萬喚始出來,文都政治老師將為大家帶來2017考研政治真題毛中特部分的參考答案及解析,希望能加強大家對考研政治真題——毛中特部分的啟發。
5.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國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這一時期,個體經濟向社會主義集體經濟過渡的形式是()
A.國家資本主義經濟B.私人資本主義經濟C.合作社經濟D.國營經濟
答案:C
解析:新民主主義社會的五種經濟成分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合作社經濟、農民和手工業者的個體經濟、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和國家資本主義經濟。三種主要的經濟成分是社會主義經濟、個體經濟和資本主義經濟。其中兩種過渡性質的經濟成分是合作社經濟和國家資本主義經濟。國家資本主義經濟是私人資本主義向國營經濟的過渡形式的經濟;合作社經濟是個體經濟向集體經濟過渡的形式。所以,選項C正確。
6.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改革,其根本目的是()
A.推進“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B.提高供給質量滿足需要
C.深化價格、財稅、金融、社保等領域基礎性改革D.加快政府職能轉變
答案:B
解析: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中有周期性、總量性問題,但是結構性問題最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要準確把握基本要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供給質量滿足需要,使供給能力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主攻方向是減少無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結構的適應性,當前重點是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本質屬性是深化改革,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深化價格、財稅、金融、社保等領域基礎性改革。所以,選項B正確。
35.(1)如何理解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突出的短板”?
解析:①農村貧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②農村貧困人口脫貧,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措施。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改善民生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保障和改善是一項長期工作,沒有終點站,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③堅持共享發展,著力增進人民福祉,按照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注重機會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實現全體人民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所以說,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突出的短板”。
(2)赤溪村脫貧致富之路對當前我國實施精準扶貧、打贏扶貧攻堅戰有何啟示?
解析:①赤溪村脫貧致富之路,豐富了扶貧脫貧的途徑,為進一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有益的探索。②脫貧致富要充分發揮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推進精準扶貧脫貧,創新扶貧工作機制和模式,采取超常規措施,加大扶貧攻堅力度,堅決打贏扶貧攻堅戰;扶貧機制要進一步完善兜底措施,在醫保、新農合方面給予更多的支持;要脫貧也要致富,產業扶貧至關重要,赤溪村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業,這是產業扶貧的體現;要做好教育扶貧,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移民搬遷也是扶貧攻堅的一種有效方式。②扶貧脫貧要在黨的領導下有序的進行,充分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③要發揮群眾的首創精神,推進扶貧攻堅工程的實施。⑤扶貧攻堅工程的實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真題解析:毛中特部分著重考察了與今年時政熱點和新增考點相結合的內容,小伙伴們只要答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共享發展;實施扶貧攻堅工程的措施就可以得到大部分的分數。相信小伙伴們不負所望,一定答的非常好。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