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日前,教育部正式公示了2017年擬推薦國家科學技術獎項目,共有72項成果獲得推薦。其中最高科學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獎25項,國家技術發明獎14項,國家科技進步獎32項。共有4項技術發明獎、1項科技進步獎為專用項目,內部公示。
從教育部擬推薦2017年國家獎項目的第一完成單位上來看,北京大學最多,達到7項,包含1項最高獎、1項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自然科學二等獎和1項科技進步二等獎。西安交通大學和四川大學各有4項成果獲得推薦,僅次于北大。其中西安交通大學包含1項自然科學一等獎、2項科技進步一等獎和1項科技進步創新團隊獎,四川大學則包含1項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科技進步一等獎和1項自然科學二等獎。清華大學、武漢大學和東南大學各有3項成果獲得推薦。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同濟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和河海大學等各有2項獲得推薦。其余單位僅有1項成果獲得推薦。
值得關注的是,教育部此次推薦的2017年國家獎項目中,不含專用項目共有1項最高獎、4項自然科學一等獎、6項技術發明一等獎、21項科技進步一等獎和2項科技進步創新團隊獎,推薦的一等獎占比接近半數。
而從近幾年公布的國家獎評選結果上來,一等獎獲獎項目非常少,例如2015年自然科學一等獎和技術發明一等獎僅各有1項最終獲獎。而且這僅僅是教育部推薦的項目,還不包括中科院、中國科協、各省以及專家推薦等途徑推薦的項目。要想最終獲獎,這些項目勢必將要面臨非常激烈的競爭。下面來看看教育部擬推薦的2017年國家科技獎項目(不含內部公示的專用項目):
序號
|
項目名稱(人選姓名)
|
推薦獎種
|
1
|
唐有祺
|
最高科學獎
|
2
|
退化型偏微分方程中的若干問題研究
|
自然獎
|
3
|
蛋白質分子體系和生物網絡的物理特性
|
自然獎
|
4
|
鐵基超導體的電子結構和磁性質的理論研究
|
自然獎
|
5
|
新型分子基鐵電體的基礎研究
|
自然獎
|
6
|
復雜樣品的高效分離與富集及低背景發光分析研究
|
自然獎
|
7
|
基于卡賓及自由基過程的有機合成方法學
|
自然獎
|
8
|
生物分子與細胞的納米傳感策略與高效分析新方法研究
|
自然獎
|
9
|
DNA甲基化動態調控蛋白TET的結構生物學研究
|
自然獎
|
10
|
被子植物受精和早期胚胎發生分子機制的研究
|
自然獎
|
11
|
若干松柏類和高山植物的生物地理學研究
|
自然獎
|
12
|
大陸俯沖帶流體體制與化學地球動力學
|
自然獎
|
13
|
金屬材料強韌化的內在與外在微納尺寸效應
|
自然獎
|
14
|
粘彈性流體的流動和傳熱傳質研究
|
自然獎
|
15
|
鈣鈦礦化合物負熱膨脹調控與機理研究
|
自然獎
|
16
|
功能納米材料和微生物修復難降解有機物和重金屬污染濕地新方法
|
自然獎
|
17
|
高效有機藍光材料及其介觀結構發光器件研究
|
自然獎
|
18
|
薄板結構微細特征制造的介觀尺度效應
|
自然獎
|
19
|
CO2控制一體化煤基化工動力多聯產系統集成理論與方法
|
自然獎
|
20
|
程序驗證的基礎理論研究
|
自然獎
|
21
|
計算智能中的一些基礎理論研究
|
自然獎
|
22
|
智能學習與計算的理論與方法研究
|
自然獎
|
23
|
光催化劑的微結構調控及高效降解典型污染物的機理
|
自然獎
|
24
|
基于仿生分子識別與原位生物合成探針的腫瘤檢測與多模態成像研究
|
自然獎
|
25
|
基于放射性示蹤小分子核酸的腫瘤靶向顯像研究
|
自然獎
|
26
|
創新合成策略的發展與系列生理活性天然產物的全合成
|
自然獎
|
27
|
復雜煤層水力網絡化防突技術及裝備
|
發明獎
|
28
|
多基站高精度大型三維測量場構建方法、技術及應用
|
發明獎
|
29
|
高性能碳纖維復合材料構件高質高效加工技術
|
發明獎
|
30
|
航天器著陸緩沖裝置與對接機構關鍵技術
|
發明獎
|
31
|
高效水平軸海流發電系列裝備與應用系統
|
發明獎
|
32
|
分布式協同的區域指揮控制系統關鍵技術及應用
|
發明獎
|
33
|
新型催化法硫酸尾氣二氧化硫深度凈化及資源化
|
發明獎
|
34
|
基于納晶薄膜電極的工業廢水電催化氧化深度處理裝備及應用
|
發明獎
|
35
|
高速公路瀝青路面高效再生利用關鍵技術與裝備
|
發明獎
|
36
|
水稻精量穴直播技術與機具
|
發明獎
|
37
|
陸相巖性油氣藏地震信號特征識別的相空間理論、關鍵技術及應用
|
進步獎
|
38
|
高精度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網處理關鍵技術及其應用
|
進步獎
|
39
|
水利水電開發河流的連續性保護關鍵技術
|
進步獎
|
40
|
軟土地下工程穩定性理論與環境控制關鍵技術及應用
|
進步獎
|
41
|
沿海核電工程泥沙、核素及溫排水模擬與水工排放口優化實踐
|
進步獎
|
42
|
離岸養殖新型結構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
進步獎
|
43
|
城市大型地下結構抗震設計理論與方法及工程應用
|
進步獎
|
44
|
生物質電站安全高效發電關鍵技術
|
進步獎
|
45
|
電力負荷建模關鍵技術與應用
|
進步獎
|
46
|
60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開發、研制與工程示范
|
進步獎
|
47
|
高可靠智能配電網優化規劃與運行支撐關鍵技術
|
進步獎
|
48
|
基于知件的知識獲取、管理和知識服務平臺
|
進步獎
|
49
|
國家稅務大數據計算與服務關鍵技術及其應用
|
進步獎
|
50
|
乙烯裝置高附加值產品最大化的優化控制技術
|
進步獎
|
51
|
大數據驅動的洪旱災害監測預警與風險管理決策關鍵技術
|
進步獎
|
52
|
膜集成城鎮污水深度凈化技術與工程應用
|
進步獎
|
53
|
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全壽期安全性評估技術及應用
|
進步獎
|
54
|
成網條件下高鐵列控系統檢測監測關鍵技術及應用
|
進步獎
|
55
|
中國海洋藥用生物資源系統調查、評價與開發應用
|
進步獎
|
56
|
重要食源性人獸共患病原菌的傳播生態規律及其防控技術
|
進步獎
|
57
|
傳統蛋制品現代加工技術與裝備研發及產業升級示范
|
進步獎
|
58
|
海涂生態高值農業技術研究及其產業鏈構建
|
進步獎
|
59
|
膳食多酚類活性物質防治代謝性疾病的基礎及應用研究
|
進步獎
|
60
|
中國兒童殘疾監測和干預及其示范應用
|
進步獎
|
61
|
適宜國情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療和免疫重建研究
|
進步獎
|
62
|
晚期胰腺癌及并發癥的介入新技術及臨床應用
|
進步獎
|
63
|
微創椎體后凸成形關鍵技術及臨床應用
|
進步獎
|
64
|
外科術式改變腦血流的基礎與臨床創新
|
進步獎
|
65
|
針刺治療缺血性中風的臨床與基礎研究
|
進步獎
|
66
|
西安交通大學數值傳熱及應用創新團隊
|
進步獎-創新團隊
|
67
|
中國農業大學玉米遺傳育種創新團隊
|
進步獎-創新團隊
|
注:另有4項技術發明獎、1項科技進步獎為專用項目,內部公示。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