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研究生考試剛剛結束,報考中國傳媒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考生卻憂心忡忡。“專業課考卷上,有一道分值為25分的題目出錯了。”考生李敏(化名)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因為題目出錯無法作答,報考該專業的至少數百名考生可能將“丟掉”10多分。記者咨詢后,校方稱初步決定對試卷出錯部分“不計分值”,多出的分值將重新安排在卷面的其他題目上。(1月2日北京青年報)
研究生考試的題目出錯,確實是一個重大危機事件,因為其關系到數百學生的學業命運,也影響著學校的聲譽。因此,面對這樣的事件,馬虎不得,不能當小事處之,掉以輕心,更應該全面而謹慎的處理。重點是,要給考生們一個交代,給公眾一個交代,這應是初衷,也應該是所要追求的目標。
可中傳卻只是在有人咨詢時,告知試卷出錯部分“不計分值”,并沒有其他切實的應對舉措。“不算分”的方法對考生來說確實有一定現實寬慰作用,一定程度上也能緩和社會的“眾怒”,這不可否認,但這就意味著可以終結此事嗎?并不是這樣,考生考場上的疑慮與擔憂,考后的惴惴不安,還有公眾對試題出錯這事本身的質疑,如何追責的憂慮,更需要一個合理的解釋和相應的具體行動。所以說,考研出錯題,不能僅以“不算分”了事。
首先,學校應該第一時間就此事向給考生造成的困擾道歉,給公眾帶來的憂慮道歉,這是一個高等學府最應該有的基本態度。還要及時撫平考生的憂慮情緒,尋求最大程度保證考生的正當權益,將對考生造成的損害降低到最小程度。這也是學校應有的直接追求,應該盡力而為,不能稍有放松。
再就是,學校還應該直面公眾對于考研出錯題事件的現實質疑,用全面而可靠的實際調查來進行具體的應對,用行動表明心意,證明態度。要把事情捋清楚,把問題擺到明面上,該檢討的檢討,該追責的追責。如此,這樣的交代才更真誠、更實際,也能走進公眾的心里。
具體而言,研究生考試的專業課考卷是由學校自主命題,按理說,從出題到試卷發放到學生手中,這過程中學校應該有一系列的核查程序,懷著嚴格謹慎的態度嚴防出錯是應有之義。可現實還是試題出錯,這就說明了其中的核查可能出現了現實漏洞,相應的監管可能也有問題。是相關責任人的職務疏忽,還是現有程序設計有問題,不完整或者有紕漏,以及背后的監管缺位,都有待學校的進一步考證核實。考證核實之后,學校要對責任人的錯誤要嚴格追究,問責;對自身的程序問題,監管問題,要積極反思,及時完善整改。
其實,今年的研究生考試,試卷出錯不止中傳一家,中國地質大學《普通地質學》科目考試也使用了錯誤的試卷。考研試卷頻頻出錯的現實,也引申出一種擔憂,那就是目前除了個別學校存在個別問題外,我國高校的研究生自主命題的具體程序和相應監管有沒有可能還存在一種共性的制度隱患?這就需要教育部門及時介入,進行相應的關注和具體全面的調查,進而去設計嚴謹和科學的制度,完善具體程序和相應的監管,來逐漸排除現實的隱患。
面對考研出錯題事件,不能僅以“不算分”了事的背后應有態度和行動,能夠凸顯學校的責任意識,教育部門的大局意識。既是與考生連成一條心的表現,也是對公眾負責的表現,值得實際推崇。愿相關方能謹慎思考,謹慎處理此事,從“初衷”著手,用細節考量,再去高處瞭望,來面對現實錯誤。要知道,犯錯誤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如何更好的解決以及以后規避錯誤。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