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選學校,記住“三看”。
第一看自己,第二看行業,第三看院校和專業。記住順序阿!記反了你基本上就沒得選了。
看自己,意思是你要了解自己喜歡什么,擅長什么,愿意干什么。確定你要學那個學科門類。
你說老師我喜歡吃!擅長吃!愿意吃!那你就去新東方烹飪學校。正經一點阿,作為一名老師姜繩,我說的是跟你未來職業有關的那些方面。
看行業,為的是確定你的一級學科,尤其是學習自然科學的同學。你去圖書館,閱覽室門上都是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學科,你可注意,人文社會叫學科,別給我翻成科學。說一個女孩美,你說她長得科學,她一口鹽汽水噴死你。當然有的學校受到新文化運動的負面影響太深,所以什么都加科學,不對啊!這兩個劃分有什么區別?看他的理論領域是不是能用計算機完全模擬出來。說白了,就是0和1,開句玩笑話,如果用狗做實驗,就是自然科學,如果用人做實驗,就是人文、社會學科。所以問一下,企業管理是科學嗎?不是!所以,所有學習科學的同學們注意,你們確定一級學科的時候要特別仔細研究一下行業,因為自然科學領域轉行不是很方便。 那么看行業,要看兩點。第一點是行業現狀,第二點是這個行業未來的發展。發展現狀不用我說了吧,大家都用智能手機了你非得研究BP機,那我建議你就考不正常人類研究中心做樣本得了。什么叫未來的發展,如果現在不錯的行業,會不會30年不倒,如果現在并不很火,10年之內會不會抬頭。尤其是后面這一點,很多學科,或者是很多行業實在是太前沿,在你有體力賺錢的時候很難見到成效,比如說生物制藥,從學科上來講,非常擁有發展前景,而對于你個人來講,你將一輩子生活在實驗室里,等待百年以后大頭相上墻,供萬代景仰。如果你不想亞里士多德那樣“我愛我師,我更愛真理”的話,還是不要考慮這樣的學科。否則等你成了家,有了孩子以后,當孩子問你為什么我吃不起哈根達斯的冰淇淋的時候,你會覺得什么偉大光榮的事情都是浮云了。所以推薦大家一本書,叫做《第六次浪潮》,這本書預言了未來十年什么產業、什么行業會上升,什么行業會下降。另外,看行業不用太仔細地研究,有人研究到老爺研究不明白,你就在網上看看平均工資。如果寫有“基層”、“政府、事業單位”這種字樣的話,你要簡單地思考一下,比如行政管理專業,畢業了,你除了考公務員,基本上沒有什么對口的工作。
最后,看選院校和專業,記住三個基本原則,
第一個原則,院校的被認可度永遠是王道!
一說院校被認可度,大家可能想到的就是985、211,那985、211一定出名嗎?內蒙古大學、延邊大學211,你知道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985,你聽說過嗎?所以,什么叫院校的被認可度,如果你想作學術,或者你想盡個國企,你按照現在的評價方法,985,211一定是一個招牌,如果你想步入社會,告別權力爭奪,去外企,你就要看社會認可度。全國112所211工程大學,或者再說的少一點,39所985大學,企業HR沒有必要都記住。一般都是憑自己的印象。舉個不恰當的比喻,西安交大跟上海交大都不錯,如果你想去上海,你是西安交大畢業的,相當于什么?大城市的好處是什么,不是說你能掙更多工資,掙得多花得也多。你能見到更多的市面。考不上北大,你去北大聽課行不行?課間只要有同學問題你就去湊熱鬧,跟老師混個臉熟,好不好他能讓你聽他的研究生的課。出來以后你不能說他是你的老師,但是你可以說你是他的學生,對不對!
對于理工科同學,先選專業排名,再看院校名氣;因為咱們理工科的特點是,各院校的科研能力會影響到它的行業輻射能力。比如說在北京,IT行業基本上被北航、北理跟北郵的人壟斷了。你一進去直接認師哥師姐。那清華畢業的呢?對不起,你去清華同方吧。懂吧。
對于人文、社會科學專業的同學,你要先看一下你的院校在社會上的輻射度。跟自然科學不一樣,因為你們的工作性質決定你們要跟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老板和老百姓是不會研究什么985,211的,聽說過的學校就那么幾所。老師有一個小學妹,很可愛,就是有的時候有點太可愛了,她考研的時候,跟我一樣,想考北大法律碩士,沒考上,調劑的時候,可以選擇本校的,也可以選擇一個名不見經傳的211,我就跟她說,還是選擇本校吧,北京工商大學民商法也是很不錯的,有一些很好的校友資源。聽好我跟她說什么,校友資源,評價一所學校,校友資源也是很重要的阿!但是她不聽,非得去那所211,叫做延邊大學。結果三年以后回北京找工作,HR一看,直接問她“同學,延邊在哪兒?
聽懂了嗎?所以院校輻射度是很廣的,還有地域的優勢是什么?咱們同學里面有沒有學法的?好,那么學法的畢業以后有一個職業叫做律師聽說過吧!用律師作例子最能說出地域的差異。有一個被說臭了的二八定律知道吧?20%的人掌握著80%的財富,律師就是這樣。北京一個大一點的律師事務所一年賺的錢,相當于河南一個省的律師一年賺的錢。為什么?北京大企業多,項目多,一個標的的律師費就是幾千萬,而河南沒有那么多的項目,更多的是離婚啦、偷東西啦這樣的小案子,折磨人不說收費也收不上來。懂吧。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