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發展重點引導到提高質量上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解讀《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
從現在起到2020年,我國如何實現由研究生教育大國向強國的邁進?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負責人結合近日發布的《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接受了中國教育報記者采訪。
將發展重點引導到內涵發展上來
該負責人表示:“‘十二五’時期,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研究生教育改革全面深化,確立了‘服務需求、提高質量’的發展主線,質量意識和發展水平較大提升。但是,與黨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盼相比,與肩負的歷史使命和國際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相比,我國研究生教育仍然存在明顯差距。”
“十三五”期間,將堅持把“服務需求、提高質量”作為發展主線,面向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面向國際科技前沿,面向教育現代化,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的結構適應性、人才培養質量、科技創新水平和服務社會能力,切實將培養單位的發展重點引導到提高質量、內涵發展上來。
“具體來說,就是動態調整優化結構、主動服務需求;深化綜合改革、提高培養質量;健全質量評價,完善監督保障體系。”該負責人解釋說。
“十三五”期間,我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將通過改革學科目錄、招生計劃和授權審核等管理機制,優化研究生教育學科、層次和類型結構。通過完善學科設置與管理模式,支持引導培養單位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優化學科結構。增強招生計劃服務需求的主動性,加強宏觀管理,逐步建立研究生教育規模、結構、布局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動態計劃調整機制。增強學位授權審核的優化結構功能,健全新增授權審核常態化與授權點動態調整相結合的工作機制。
提高培養質量,就是要“堅持立德樹人,突出人才培養的核心地位,分類推進培養模式改革,著力培養具有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心、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包括全面加強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強教材建設,加強課程的系統規劃、整合和銜接,提高教學質量。同時,深化研究生考試招生改革和完善分流退出制度,把好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入口關”和“出口關”,圍繞提高研究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深化培養機制改革。
據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研究生教育還將進一步完善監督保障體系。強化培養單位質量保障主體地位,推動培養單位完善信息公開、自我評估、管理機制、學風建設等方面的制度。強化政府質量監控。推進《學位條例》修訂,加強省級統籌,建立基于大數據分析的研究生教育質量檢測與分析系統,開展學位授權點合格評估,加強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抽檢力度,開展研究生培養質量跟蹤調查與反饋。充分發揮第三方機構在研究生教育質量調查研究、標準制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以“雙一流”建設推動研究生教育發展
“當前,全球知識創新速度加快,科技變革加劇,高端人才在經濟增長和科技創新中的作用進一步凸顯。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制造強國戰略和人才優先發展戰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等,必須以高素質人才構建新的競爭優勢,以創新激發新的發展動力。這對我國研究生教育來說,是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挑戰。”該負責人說。
建設世界一流的研究生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重要內容。該負責人表示:“‘雙一流’建設提出的建設一流師資隊伍、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提升科學研究水平、傳承創新優秀文化、產學合作與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等五大任務,都與研究生教育密切相關,與‘十三五’規劃方向一致。‘雙一流’建設將構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高地,為研究生教育改革開拓思路,提供參考示范,加速深化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帶動研究生教育整體發展。”
與此同時,“十三五”期間,還將通過推進學分學位互認,開展國際評估認證,推動中外合作辦學,推進來華留學,鼓勵支持導師和研究生國際交流等舉措,擴大國際合作,提升我國研究生教育的國際影響力。
將研究生成長成才作為導師考核要素
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第一責任人。要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離不開一支過硬的師資隊伍。
該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期間,將“加強導師能力建設和師德師風建設,強化和完善導師責任制。建設教學交流和新任導師培訓平臺,支持導師國內外學術交流、訪學和參與行業企業實踐,提高導師能力。改革導師評聘評價機制,將承擔研究生課程建設和教學工作的成果、指導工作量以及質量評價結果列入相關系列教師考評和專業技術職務評聘要求”。
“今后,導師評聘將改變單一科研導向,將研究生成長成才作為導師考核要素。建立學術學位和專業學位研究生導師分類考核評價制度和崗位動態調整機制,將承擔研究生課程建設、教材編寫、教學工作成果和研究生成長成才列為導師聘任的考核要素。”該負責人強調,“對培養質量出現問題的導師,培養單位視情況采取約談、限招、停招等處理措施。”
與此同時,也加大了對導師的支持力度。規劃提出,“加大對導師承擔研究生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項目的資助力度。支持導師合作開發、開設課程,鼓勵國際和跨學科合作。通過實施‘研究生導師能力提升計劃’項目,支持導師國內外學術交流、訪學和參與行業企業實踐。逐步實行導師學術休假制度”。
此外,還將“健全以政府投入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擔培養成本、培養單位多渠道籌集經費的研究生教育投入機制,確保對研究生教學、科研和資助的投入。建立健全多元獎助政策體系,保障和提高研究生待遇水平”。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