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在選擇院校之前,考生一定要先了解考研院校所在的地區,下面先來了解一下研招院校的地區劃分吧!
一、含義
教育部根據各地的經濟、教育發展水平而劃分的院校區域。
二、劃分
2012年前國家按照一區、二區、三區確定考生參加復試基本分數線要求。
一區系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等11省(市);
二區系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重慶、四川、陜西等10省(市);
三區系內蒙古、廣西、海南、貴州、云南、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10省(區)。
從2012年起國家按照一區、二區確定考生參加復試基本分數要求。原二區并入一區,原三區變為二區。
一區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重慶、四川、陜西21省(直轄市);
二區包括內蒙古、廣西、海南、貴州、云南、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10省(自治區)。
三、影響
每年,教育部將按照一區、二區制定并公布參加全國統考和聯考考生進入復試的筆試分數線,即所謂的國家線,英語、數學、政治、專業課均有國家線,總分亦有國家線。一般情況,一區國家線高于二區。相應地,報考院校在一區的考生稱為A類考生,報考院校在二區的考生稱為B類考生。
考研院校選擇一直是熱門話題,從北上廣到“211”“985”“中央部屬大學”等等,全國兩千多所高校被分為多種層次,很多考生都是奔著名頭去的。可是究竟關于這些層次的院校又了解多少呢?下面中公考研小編為大家普及一下10類比較熱門的高校層次。
“34所”
“34所”即在招收碩士研究生的過程中可以自主劃定復試分數線的高校,一共有34所高校,因此簡稱“34所”。這個名詞是從2002年開始的,到現在有12年的歷史了。國家出臺這個政策的目的是給予這些大學在招生的時候有更多的優勢,能夠讓學校在選擇人才的時候有更大的自主權。學校根據報考自己學校考生的情況和計劃招生的人數來確定分數線,學校確定后上報教育部備案就可以了。參看這些年的情況,“34所”的分數線都在國家分數線公布之前公布,時間最長的可以相差兩周。
一般而言,“34所”由于分數線公布得早,其復試要比其他院校要早。對于考生來說,這個時間差是很重要的,尤其是那些需要調劑的同學。舉例說明,A報考“34所”之一的北京大學,在3月10日知道自己未能達到北大的自劃分數線后,就可著手進行調劑,而不是如非“34所”高校的學生要在3月25日前后,知道自己是否能過國家線,方能著手進行調劑。
一般而言,非“34所”高校的學生是不能調劑到34所高校的,不考慮學校實力原因,僅僅是時間上也是來不及的。
“34所”自主劃線的學校的分數線基本上都會高于國家線,也不排除有個別學校個別專業會低于國家線。這就是考生可以鉆的“空子”,事實上這樣的空子并不少,尤其理工科院校的人文社科類專業,文科類大學的理工科專業,即使是其優勢專業,這樣的空子也不少。如,北京師范大學近幾年的文學復試分數線都是50分,要遠低于國家線的55分或54分。2013年北京大學文學的復試分數線總分是340,而文學國家線的總分是350。
“985”
“985”的生日和北京大學是同一天,只是出生的時間晚了100年。1998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學百年校慶上的講話中提出中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為此,教育部決定開始建設一批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高等教育建設工程,并以******在北京大學100周年校慶的講話時間(1998年5月)命名為:“985工程”。
目前“985”高校有39所,其中34所是上文中的“34所”自劃線高校,這就意味著“985工程”高校中有5所并非自主劃線的高校,而是按照國家線來劃定其復試分數線。這也是考生需要引起注意的,因為自劃線一般都要遠高于國家線,“34所”的競爭更大一些,因此有不少考生既需要報考“985工程”高校又希望競爭沒有那么大,于是便會把目標瞄向這5所高校。
這5所不太一樣的“985工程”高校是:中國海洋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華東師范大學。
“C9”
最初只有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確認為要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并獲得教育部18億元的撥款,之后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申請進入“985工程”,使得第一批的“985工程”高校形成了2+7格局。2009年10月,這9所大學的校長經過討論,決定學習美國常春藤和英國羅素盟校、澳大利亞G8模式,成立學術聯盟“九校聯盟”,簽訂了《一流大學人才培養合作與交流協議書》。協議內容主要包括互換本科生和研究生培養,互相承認所修學分;舉辦暑期學校(C9-SummerSchool),擴大“九校聯盟的影響”,與美國常春藤聯盟、英國羅素盟校、澳大利亞G8緊密合作;成立聯盟網站,博士學位論文互評等內容。C9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中國高等教育最頂尖實力。
“211”
“211”的含義是“21世紀的100所重點大學”,將全國各地挑選出的約100個高等學校設立為重點高校,這些學校在資金中獲得優先對待。“211”誕生得比“985”要早一些,1990年開始醞釀,醞釀過程經過國家教委(教育部前身)、國務院、直至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的討論最終定型,1994年開始啟動預審,1996年確定第一批名單,2011年,“211工程”的規模已經穩定,共有學校112所,不再新增學校。
對于有志于讀研的學子來說,需要對“211”這個概念提起重視。這里暫不討論“211”在復試中的潛在影響,單說直接影響。(1)在保研(即推免)中,不少高校只接收“211”大學的學生,如《四川大學2013年接收校外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辦法》申請條件中就明文規定“學生所在學校原則上應為‘211工程’及以上層次院校”,這樣規定的學校不在少數。(2)調劑中,不少高校只接收“211工程”大學的調劑生,如中國政法大學2012年的調劑辦法中幾乎需要校外調劑的專業都要求:學生所在學校原則上應為“211工程”及以上層次院校。(3)國內的不少頂級大學在招聘教師的時候,雖然大多未明文規定招聘對象的出身,但是據筆者了解不少高校在實際操作中要求本碩博的學校中需要至少一個“211”兩個“985”。
考生需要注意,“985”高校全部都是“211”高校。
“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
在“985”高校和“211”高校中間還有一些學校是“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高校,這些高校的層次在“985”高校和一般的“211”高校之間。“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高校從屬于“211工程”建設的學校但不屬于“985”工程建設的學校中選擇。“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項目主要是在行業特色型大學的全國頂尖的優勢學科重點建設一批優勢學科創新平臺,以解決國家和行業發展急需的重點領域和重大需求,從而大力提高建設學科的科技創新能力和解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的能力,打造一批世界一流學科群。
“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基本上是沒有經歷過合并重組的行業特色型大學,學科精度極高,擁有一至兩個全國頂尖的學科,在行業內認可度極高,具有深厚的行業底蘊和學科積淀。只有國家中央部委直屬的“211工程”高校才有資格獲得“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