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學排行榜從來不乏質疑的聲音,對于考研er,要如何正確利用大學排行榜那?
►過來人語:大學讀了四年,學校排名降四年又如何
華中科技大學的校長“根叔”有云:“什么是母校?就是那個你一天罵他八遍卻不許別人罵的地方。”
我的母校各方面都不錯,老師講課兢兢業業,改卷時也常對我們手下留情;五塊錢就能吃到兩肉一素,還從沒吃出過蟲子;學校蓋起了嶄新的宿舍樓,新的體育場也在破土動工……千好萬好,就是有一點不好:在我大學生涯里,學校的排名一降再降,四年降了10名,而之前還排在母校身后的幾所大學卻穩中有升,超到前頭去了。排名的下降對我沒有實質性的影響,但好比你以高價買了房子,雖然住著很舒服,卻總有人提醒你:你的房子跌價了,貶值了,你虧了!
作為一個深深熱愛母校的學生,本該“子不嫌母丑”,但我又忍不住“哀其不幸,怒其不爭”。而且令人擔憂的是,母校每況愈下的排名會不會影響我的就業前景?用人單位招聘時會不會優先錄取排名靠前的大學的畢業生?我心中那份不痛快,著實難以言表。
直到我看了更多關于大學排行榜的報道,排行榜被業內人士批得體無完膚,被民間調侃得一無是處,我才釋然了。排行榜的確能體現大學的某項指標,如科研實力、研究成果等,但它體現不出的東西還有很多:大學積極向上的研究精神,同學們組織活動時的戮力同心,老師課堂上的幽默風趣與盡心盡責……這是冰冷的數字無法體現的,是干巴巴的排行榜無法衡量的,而這些才是大學的精神和氣質所在,是一所大學最寶貴的財富。
如果以后有人用大學排名詆毀我的母校,我會義正詞嚴地告訴他:排名下降又如何?學校不是股票,排名的升降不能說明一切。培育我四年的地方,我一天罵八遍也不許別人罵一遍!
►Tips:考生該如何利用大學排行榜?
一、可以參考,不可迷信。
大學排行榜來自民間機構,權威性和科學性有待商榷。考生在升學時可以將大學排行榜作為擇校參考資料之一,但切不可作為唯一依據。眾多排行榜都是以一套評價體系來衡量所有高校,其評價指標也多側重于科研及大學的綜合實力,容易忽視大學的軟實力。一句話,志愿填報有風險,參考排名需謹慎。
二、手中不止一份排行榜。
現在國內比較流行的榜單有廣東管理科學研究院的“中國大學排行榜”、網大教育研究中心的“中國大學排行榜”、上海交大“一流大學研究中心”的“世界大學排行榜”和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的“中國研究生教育評價報告”。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多參考幾份排行榜有助于全方面了解大學。
三、選擇合適自己的指標。
不同考生的考分、考試類別(文科或理科等)、專業興趣和就業傾向各不相同,應有所取舍和側重。如果你打算從事科學研究,可以關注科研實力指標;如果你已經有心儀的專業,不妨多看看學科排行數據;若你有志于出國深造,可以留意大學的國際化程度。
大學決定起點,專業決定方向。閱讀大學排行榜的訣竅之一就是看一級學科排名。因為一級學科的排名只是針對本學科專業進行,評估所涉及的面相對于整個學校來說要窄得多,加上又是同行專家評比,提高了評估排名的準確性和客觀性。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