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
2012年,學校7個學科入選上海高校一流學科建設計劃。在第三輪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紡織科學與工程學科繼續領居第一,實現三連冠;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和設計學學科進入全國前20%,其中,設計學列上海高校第一位。工程、化學、材料和物理4個學科入圍ESI世界前1%,且排名穩步提升。
全國排名第1的學科(1個):紡織科學與工程
2016年紡織科學與工程專業復試分數線為320分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辦學歷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師大學堂農業科林學目。學校以林學、生物學、林業工程學為特色,是農、理、工、管、經、文、法、哲相結合的多科性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
學校現有14個學院、47個博士點、125個碩士點、59個本科專業及方向,7個博士后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全國排名第1的學科(2個):風景園林學、林學
華中農業大學
在2012年全國第三輪一級學科評估中,6個學科名列同類學科前三位。
其中,園藝學第1,畜牧學、獸醫學第2,作物學、水產、農林經濟管理第3,農業資源與環境第5,植物保護第7,生物學第8(排名率進入前10%),食品科學與工程第10(排名率進入前20%)。
農業科學、植物與動物學、化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五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國際同類學科領域前1%。
全國排名第1的學科(1個):園藝學
2016年園藝學各專業復試分數線在289-315分不等
南京農業大學
學校擁有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和獸醫學等4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農業科學、植物與動物學、環境生態學、生物與生物化學等4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學科排名全球前1%,其中農業科學已經躋身世界頂尖學科行列。
全國排名第1的學科(1個):農業資源與環境
東北林業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是一所以林科為優勢,以林業工程為特色,農、理、工、經、管、文、法、醫、藝相結合的多科性大學。
擁有3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1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6個國家林業局重點一級學科、1個黑龍江省重點學科群、7個黑龍江省重點一級學科、3個黑龍江省領軍人才梯隊。
全國排名第1的學科(1個):林業工程
北京中醫藥大學
北京中醫藥大學是一所以中醫藥學為主干學科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唯一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的高等中醫藥院校。
學校是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中首批建立博士學科點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的單位之一,設有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均具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
全國排名第1的學科(2個):中醫學、中西醫結合
2016年中醫學、中西醫結合專業復試分數線為國家線A線
上海中醫藥大學
上海中醫藥大學:國家重點學科數居全國中醫院校第二、上海地方高校之首;在2012年的國家一級學科評估中,中藥學一級學科排名全國第一,中醫學一級學科排名全國第二,中西醫結合一級學科排名全國第三。
全國排名第1的學科(1個):中藥學
中國傳媒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致力于高層次、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被譽為“中國廣播電視及傳媒人才搖籃”、“信息傳播領域知名學府”,形成了以新聞傳播學、藝術學、信息與通信工程為龍頭的學科體系。
目前,學校擁有新聞學、廣播電視藝術學2個國家重點學科,傳播學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全國排名第1的學科(2個):新聞傳播學、戲劇與影視學
2016年新聞傳播學專業不同方向復試分數線在345-366分不等
2016年戲劇與影視學專業不同方向復試分數線在344-375分不等
中央音樂學院
中央音樂學院是全國藝術院校中唯一的一所“211工程”建設院校。現設有作曲系、音樂學系、指揮系、鋼琴系、管弦系、民樂系、聲樂歌劇系、音樂教育學院、提琴制作研究中心、樂隊學院、附屬中等音樂學校、現代遠程音樂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教學院系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音樂學研究所等機構。中央音樂學院是一所能代表中國專業音樂教育水平,專業設置齊全,并在國內外享有很高聲譽的音樂學府。
全國排名第1的學科(1個):音樂與舞蹈學
2016年音樂與舞蹈學復試分數線為335分
中央美術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是教育部直屬的唯一一所高等美術學校。該校在構建新世紀中國特色的美術教育體系中發揮引領作用,贏得國際美術教育界的高度贊譽,成為中國高等美術教育領域具有代表性、引領性和示范性的美術院校,并在國際一流的美術院校中享有重要地位。
全國排名第1的學科(1個):美術學
2016年美術學復試分數線為356分
北京體育大學
北京體育大學現有4個國家重點學科、13個省部級重點學科,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北京市特色專業建設點。學校體育學科整體水平在教育部近十年組織的三次全國學科評估中均名列榜首。
全國排名第1的學科(1個):體育學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