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專業基礎為全國統考科目,由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四部分組成,該科目涉及范圍廣、內容多,需要投入大量精力。
一、資料選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教育部考試中心的《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考試大綱》規定了考試的范圍、要求、形式、試卷結構等,這本薄薄的小冊子是考試中心命題的唯一依據,無疑是考生復習備考必不可少的資料。與之配套的《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考試大綱解析》是對大綱的詳解,同樣值得推薦。每年考研大綱發布后,一些教育機構也會第一時間組織權威師資做相應的解析和指導,考生可留意關注。除此之外,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這四個子學科都至少配備一本教材以供參考。如果考生以前學過或看過類似的科目是最好不過的,如果沒有的話,應該盡早購買較為通用的教材。這里推薦一些教材:數據結構教材:《數據結構(C語言版)》,嚴蔚敏,清華大學出版社;《數據結構——用面向對象方法與C++描述(第2版)》,殷人昆,清華大學出版社。計算機組成原理教材:《計算機組成原理(第2版)》,唐朔飛,高等教育出版。操作系統教材:《計算機操作系統(第3版)》,湯子瀛,西安電子科技出版社。計算機網絡教材:《計算機網絡(第5版)》,謝希仁,電子工業出版社。這些教材都可以找到配套的習題解析,方便考生自學。此外,建議考生在備考時不要盲目相信一些所謂押題和內部資料,把希望寄托在小道消息上顯然是不明智的。當然,通往天堂和地獄的道路都不是用書鋪就的,最重要的永遠是看書的人。這就要求考生調動一起可以調動的內在和外在力量來迎接考研這場戰役。
二、信息收集——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對大多數考生來說,考研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自學考試。在這樣的考試中,信息不對等問題是所有考生都必須面對的。要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等問題,需要通過網絡、書籍乃至人脈資源獲取各種信息,并從中遴選出有效信息。其實這也是一個從事計算機相關工作的人所必需的基本技能。這里分兩種情況給出一些建議,供考生參考:
第一,本校本專業的情況
一般來說,報考本校的研究生在復試上相對具有一定的優勢。本校本專業的考生可以通過校內的途徑了解學校對于本校學生是否有相關優惠政策,也可以搜集一些復試的筆試和面試資料,最大限度地利用校內資源。
第二,跨校、跨專業或者兩者兼有的情況
此類考生要全方位多渠道地收集各方面的資料信息。通過網絡,包括各種考研論壇、所報考院校招生辦主頁、院校專業信息庫、所報考院校BBS的考研版或相關院系版,通過電話聯系該校招生辦老師,通過該校的同學了解由校內途徑發布的信息。
三、時間規劃——逝者如斯,不舍晝夜
復習時間規劃因人而異,考生的本科專業背景、相關專業課基礎、公共課基礎等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專業課復習的啟動時間與方案。考生在制定復習計劃時可以向同專業已經考取的學長學姐請教,因為他們有著與你最為相似的復習背景。考生在綜合考慮學長學姐和自己的情況后,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復習計劃。
計劃一旦制定就不應該有大的變更,頻繁變動計劃如同陣前換將,是最危險的。此外,如果是跨學科、跨地區的雙跨考生,前期加大專業課復習比重會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即便從零開始,只要能夠盡早收集資料并以考試為導向著手進行復習,你一定就可以實現完美的逆轉。畢竟對于考研專業課,集中時間高強度的復習,短時間內提升成績是完全有可能的。《論語》里有這樣一句話,“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考研一路走來,最難忘的并不是收到錄取通知書時的欣喜,而是復習備考時那一個個晝夜,每天在平凡的收獲里且歌且行。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