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的考生常常面臨這樣一個問題:要換學校嗎?這個問題看似很沉重,但是一個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二戰考生也要仔細考量自身的情況,斟酌再三再做決定,畢竟多耗費了一年時光,就要追求更大的勝算。
從動機來看,有不少的二戰考生是有名校情結的,這部分人可能實力并不俗,但是由于報考的院校要求實在太高,招生人數又太少,諸如清北復交人一類的學校,自然也很難避免被淘汰的命運。那么這一類考生,必須審視自己的實力和讀研目的,到底只是為了找一個“鍍金”的機會呢,還是未來深造潛心學術,如果懷有前者比較功利性的目的,可能會給自己造成更大的精神負擔,考慮到時間成本和物質預算,不妨考慮換一所排名稍后的院校,實行“降級”報考。當然如果個人非常優秀,自然另當別論。如果是后者,那么小編支持你繼續自己的堅持,因為更好的學校和老師意味著更好的平臺和資源,走學術之路必須考慮這一點。
從落榜原因來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一是實力雄厚、馬失前蹄型;二是基礎較差,很難過線型;三是成績優異、心理素質不佳型。如果是第一類考生,完全可以堅持最初的目標,因為當時的落榜可能本身就只是一個小概率的意外,稍加努力就可以達成愿望,完全沒有必要降低對自己的期待;如果是第二類考生必須根據自身復習情況來決定是否調整目標,如果能通過一年時間的學習和積累彌補落下的差距,仍然可以堅持初心,但如果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發現離預期仍有很大差距,建議及時更換報考院校;第三類考生的情況比較棘手,因為這一類人的發揮很不穩定,建議多與老師、同學、家人溝通,及時調整心理狀態,這類考生如果心態調整不佳,可能降低目標也于事無補,所以一定要把自身狀態調節到最好,考研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也是一場“心理仗”。
說到底,考研是一段難能可貴的人生經歷,可能結果已經不那么重要。院校究竟要不要換,其實在更多二戰人身上,取決于他自身的果敢和決絕,絕對不能以成敗論英雄,要在成功率和夢想中做一個平衡的選擇。考研是為了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你可以把目標當成信仰,但千萬不要讓它成為束縛你的執念。二戰的人不妨將其看作一段破繭成蝶的過程,帶著破釜沉舟的勇氣上路,相信必將以一年的沉淀換取更甜美的果實。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