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考試大綱于今天正式頒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穩中有變,跨考名師第一時間解讀。“穩”是指“綱要”在所有學科中的占分比例仍然是14%。“變”是指今年“綱要”有四處變化,調整了三個知識點。一個比較重要的知識點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這個知識點的復習需要注意與此相關的三個問題:
第一,關于統一戰線的理論。
“分清敵友,是革命的首要問題”。建立最廣泛的統一戰線,集中力量反對最主要的敵人,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原則,是無產階級政黨的策略路線。實踐證明,統一戰線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一個重要法寶。中國近現代史上的統一戰線前后有五個。如下:
(1)國民革命時期:國民革命聯合陣線
①標志: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
②目的: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
③作用:領導開展國民革命,推動北伐戰爭勝利進軍,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統治。
④破裂: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等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
(2)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工農民主統一戰線
大革命失敗后,民族資產階級退出統一戰線,支持國民黨的蔣介石集團。因此,在此時期,統一戰線只有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城市小資產階級,基本上是三個革命階級的聯合戰線,故稱工農民主統一戰線。
(3)抗日戰爭時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①背景原因: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后,中日民族矛盾已逐漸上升為主要矛盾;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②目的:團結一切愛國力量,爭取抗戰的勝利。
③過程: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1937年9月,國共兩黨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④作用:成為抗日戰爭勝利的重要保障。
(4)解放戰爭時期: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反蔣愛國統一戰線)
參加者有: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開明紳士以及各方面的反將愛國分子。
(5)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
新時期的統一戰線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的最廣泛聯盟。
新時期的統一戰線包括兩個范圍的聯盟:一個是大陸范圍內,以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為政治基礎的團結全體勞動者、建設者和愛國者的聯盟,這是統一戰線的主體和基礎;一個是大陸范圍以外的,以愛國和擁護祖國統一為政治基礎的團結臺灣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的聯盟,這是統一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兩個方面互相結合,互相促進,共同構成了一個整體,體現了新時期統一戰線空前的廣泛性。
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的基本任務是: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為促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服務,為促進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和祖國統一服務,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服務。
第二,關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的過程。
①九一八事變后,中共中央發表宣言,揭露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東北的目的是使中國完全變成它的殖民地。中共中央發布一系列文告,號召全國工農武裝起來,進行民族的自衛戰爭。
②1935年,中國共產黨發表“八一宣言”,號召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③1935年,中共中央在陜北的瓦窯堡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確定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
④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成為時局轉換的樞紐,十年內戰的局面由此結束,國內和平基本實現,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
⑤1937年8月,國共兩黨達成協議,將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南方的紅軍和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新四軍(簡稱新四軍)。
⑥1937年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中國共產黨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23日,蔣介石發表實際承認共產黨合法地位的談話。以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第三,關于國共兩黨兩次合作。
1.大革命時期。合作原因: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務。影響:基本消滅北洋軍閥,打擊了帝國主義、封建統治。
2.抗日戰爭時期。合作原因: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影響:取得抗戰的完全勝利。
希望同學們重視這個知識點,在捷徑中取得最好的學習方法。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