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翔 單位:化學物理系 地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化學物理系 郵編:230026 電話:86-551-63600765 個人主頁: 實驗室介紹:http://staff.ustc.edu.cn/~shaox
個人簡歷 Personalresume 2006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獲博士學位。 本人主要以掃描探針顯微鏡為主要技術手段,結合其他各種譜學表征共同研究固體表面及液固界面的分子反應及各種表面性質和過程等。研究內容分以下幾個方面: 1)掃描探針顯微技術的發展及應用。掃描探針顯微鏡的最大特點是能夠探測表面局域原子結構和電子性質,是真正將表面結構和性質關聯起來的有效手段,是人們從原子層次上研究表面物理化學問題的必備的和最有效的工具。本人是此項技術的長期使用者和受益者,也將持續的為該項技術的應用和發展做出努力。 2)固體表面和固液界面的分子自組裝。分子在表面上通過自我識別,自發形成有序化組織體。研究固體表面分子自組裝對于理解分子間相互作用特別是弱相互作用在有序組織體中的重要角色,對于在表面構筑新型功能性微納結構和探索自組裝的自然原理等有長遠而重要的意義。這方面的研究目前主要靠掃描探針顯微鏡與各種表面衍射和能譜技術等相結合。探索分子組裝的規律,分子組裝結構的調控,分子組裝體的功能化應用等是本人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3)氧化物單晶和薄膜的表面理化性質研究。本人的研究主要還是圍繞著利用常溫和低溫掃描隧道顯微鏡及原子力顯微鏡這兩種技術,結合其他譜學手段,研究各種在工業應用和基礎科研有重要意義的氧化物材料其單晶或者單晶性薄膜的表面性質。其中主要內容有單晶表面的物性研究,薄膜的制備,氧化物表面分子反應,摻雜調控氧化物表面性質等等。 4)氧化物微晶或納晶的表面化學研究。表面科學一直局限于單晶化表面,與實際應用中的催化劑等體系嚴重脫節。如何可控的制備形狀規則,取向均一,表面清潔的氧化物微晶和納晶是進一步開展表面科學研究的必備條件。結合最新的納米材料合成技術,以及表面處理手段,是極有可能獲得滿足上述條件的氧化物納晶體系。再利用掃描探針顯微鏡結合其他譜學表征,即可有效研究這些納晶的表面理化性質及化學過程等。這對表面和催化研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是本人在未來將要著力發展的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Researchdirection 1、物理化學/表面物理化學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