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銳 單位: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地址:安徽合肥金寨路96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空學院 郵編:230026 電話:86-551-63600027 個人主頁:http://ess.ustc.edu.cn/user/257
個人簡歷 Personalresume 學習工作經歷 1991.9-1995.6南昌航空工業學院學士 1995.7-2000.8宜興格蘭登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助理工工程師 2000.9-2005.5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碩博連讀 2005.6-2007.6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后 2007.7-2009.3紐約州立大學大氣科研中心博士后 2009.4-2013.1紐約州立大學大氣科研中心Research-Scientist 2013.2-至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百人計劃)
研究領域 1.地表微波特征及植被含水量的衛星遙感研究: 植被的蒸騰和光合作用是全球水循環和碳循環的重要環節。傳統的衛星遙感植被方法主要基于可見光和紅外波段,固有不足處在于1)無法適用于云及高反射率氣溶膠覆蓋區域,對指定區域只能用很低的時間分辨率;2)直接依賴于植被頂層的葉面面積,而與整個植被垂直積分含水量聯系較弱。本人利用被動微波遙感技術,發展了一種新的植被指數。該方法不受氣溶膠的影響,同時利用云和降水的衛星遙感信息計算、扣除了大氣層的影響,可適用于全天候遙感。該研究對中緯度森林、熱帶雨林都獲得了很好的結果。該方法的實際應用前景十分廣泛:所反演的植被指數與云、降水、輻射等參數融合后可研究土壤-植被-大氣的相互作用;也可用來作為農作物產量評估、森林火災風險評估等。 2.熱帶降水及潛熱垂直結構: 全球大氣環流所需能量的約3/4來自熱帶降水所釋放的潛熱,降水及潛熱的垂直結構是影響大氣環流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研究氣候異常背景下上述特征的變化,對理解并預測全球變暖所帶來的影響有很大的啟示意義。然而目前的降水潛熱算法極大依賴于云模式精度,與實際觀測結果差異較大。我們發展了一套衛星主動遙感結果與云模式相結合的算法,所反演的潛熱垂直結構主要基于衛星遙感的實際觀測結果,減小對云模式的依賴;關鍵的云微物理參數基于主流的云動力學模型,彌補了衛星遙感的相關缺陷。該方法已成功應用于研究ElNino現象對太平洋地區降水潛熱分布的影響,并可進一步應用于“大氣季節內振蕩(MJO)”等大氣環流模擬難點問題。 3.氣溶膠-云-雨相互作用: 氣溶膠-云-雨相互作用機理復雜、觀測困難,被IPCC定為氣候研究長期、重大、不確定因素。本人利用多衛星平臺、多傳感器觀測,輔以云模式模擬,系統研究了沙塵氣溶膠對熱帶液態云、冰態云、降水微物理結構的影響,及相應長波和短波輻射強迫。突出特點:1)對云動力因素的影響作出了嚴格限制,排除、減小了動力學影響。2)率先對氣溶膠云和降水垂直結構的可能影響給出了系統解釋;發現在低層,沙塵氣溶膠顆粒可作為良好的水云凝結核,可降低云滴碰并效率,抑制對流降水;在高層,沙塵氣溶膠顆粒作為良好的冰凝結核,降低冰晶形成的水汽和溫度閾值,從而增強高空層云降水。該理論對“播撒沙塵”以抑制全球變暖的可行性具有重大意義。3)提出了一種新的沙塵氣溶膠長波輻射強迫機理。
科研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衛星觀測研究氣溶膠對中國降水垂直結構的影響,研究資金86萬元,項目負責人;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基于多元衛星資料的青藏高原云降水及潛熱時空變化特征研究,研究資金300萬元,項目第三參與人; 3.合肥物質科學中心項目:用于高精度測量大氣溫室氣體氣柱總量及垂直廓線激光外差光譜技術的研究,科大項目負責人
行政職務: 1.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物理與行星科學系,系副主任 2.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物理與行星科學系,大氣科學學科點長
主要學術活動: 1)美國地球物理學會(AGU)會員 2) 歐洲地球物理學會(EGU)會員 3) 美國宇航局全球降水計劃(GPM)“地表過程”工作組(LSWG)成員 4) 美國宇航局全球降水計劃(GPM)“潛熱過程”工作組(LHWG)成員 5) 美國大氣海洋局大氣科學研究中心(TheNOAACenterforAtmosphericSciences,NCAS)成員 6) 受邀為以下雜志審稿: JournalofGeophysicalResearch–Atmosphere, GeophysicalResearchLetter, JournalofQuantitativeSpectroscopyandRadiativeTransfer, ForestEcologyandManagement JournalofAtmosphericandOceanicTechnology IEEETrans.onJournalofSelectedTopicsinAppliedEarthObservations RemoteSensingofEnvironment JournalofHydrometeorology 科學通報
主要科研項目和獎勵 1)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2014-2016 2) 安徽省百人計劃、特聘專家,2014 3) 中國自然科學基金,“衛星觀測研究氣溶膠對中國降水垂直結構的影響”,2014-2017 4) 中國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基于多元衛星資料的青藏高原云降水及潛熱時空變化特征研究”,2014-2017 5) 中國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氣候異常背景下降水垂直結構的特點研究”,結題
社會兼職: 1.中國氣象學會,臺風專業委員會,委員 2.中國氣象學會,氣象教育與培訓委員會,委員 3.《暴雨與災害》,編委
研究方向 Researchdirection 1、地表微波特征及植被含水量的衛星遙感研究 2、熱帶降水及潛熱垂直結構 3、氣溶膠-云-雨相互作用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