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7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政策出爐,一年一度的“考研”大戲又逐步進入公眾視野。有媒體記者調查發現,考研經濟正逐步升溫,各大教育培訓機構更是迎來報名的旺季,有的教育培訓機構甚至開設了學費近14萬元的天價“保過班”。
在現代社會,高等教育作為一種社會資本的價值在不斷凸顯。與本科學歷相比,研究生學歷顯然更具含金量。為了實現向上的社會流動,為了在教育分層中占據更高的位置,許多人加入了考研的行列之中。精明的商家總是善于發現、制造商機,于是將考研經濟的虛火越燒越旺。
作為一種人才選拔機制,考研具有很強的競爭性。競爭性強便會帶來風險性,即使對于準備充分的考生而言,也不敢輕言穩操勝券。而“考研保過班”則既迎合了某些 考生及其家長期待成功的焦慮,也滿足了一些人“走捷徑”的需求。在功利主義和工具理性大行其道的當下,“考研保過班”能讓一些人省時省力,也給他們吃了一 顆“定心丸”。可是,“考研保過班”當真靠譜嗎?
考研更多要依靠自力更生,切不可過度依賴“外部力量”。某些教育培訓機構為了實現“錢袋滿 當當”,往往會夸大考研輔導班、培訓班的功效;另一方面,一些教育培訓機構通常會制造“有門路”“有關系”的假象,聲稱能夠在制度框架之外為考生謀取好 處。當然,教育培訓機構的“本事”越大,收費也就越高。對此,考生們需擦亮雙眼。
著名社會學家夏學鑾認為,時代決定心態,心態映照時代。當今,我們身處科技時代、市場時代與速成時代,知識與智慧的價值不斷提升,讓考研經濟有了生存空間; 而在浮躁和喧囂的裹挾下,渴望事半功倍的“考研保過班”則有了弄虛作假的立足之地——盡管飽受質疑批評,“考研保過班”卻總是卷土重來。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實現人生突破的渴望,讓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考研的競賽場。有的人選擇了腳踏實地,有的人選擇了投機取巧;不同的行為路徑,也折射出價值 觀念的不同底色。盡管我們不能說教育培訓機構沒有功效,但“考研保過班”的功能卻不能夸大其詞。只有進行清醒的自我調適,堅持自力更生并找到適合自己的復 習備考方法,考生才有更多夢想成真的機會。
在一個商業炒作層出不窮的消費社會,面對花樣迭出的“考研保過班”,考生只有擁有篤定的價值認同和強大的內心世界,才能“一笑而過”。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