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蘋(筆名:安寧),女,山東泰安人,副教授,中國作協會員,內蒙古青聯委員。外語學士,文藝學碩士,2010年7月北京師范大學電影學博士畢業,定居呼和浩特,在內蒙古藝術學院影視戲劇系任教,從事戲劇影視文學專業教學。2016年12月至今,在內蒙古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寫作教研室任教,從事戲劇影視劇本創作研究,發表學術論文30篇,主持項目3項,獲獎3項。先后開設《中國戲劇史》《外國戲劇史》《電視欄目解說詞賞析與寫作》《劇本解讀與寫作》《小說改編》《網絡文學創作與欣賞》《大學寫作》等課程。
另出版長篇小說及作品集25部,代表作:《聊齋五十狐》《笑浮生》《我們正在消失的鄉村生活》《遺忘在鄉下的植物》。曾獲首屆華語青年作家獎、2009年度冰心兒童圖書獎、2009年度北京市政府優秀青年原創作品獎、第二屆全球華人短片劇本大賽最佳劇本獎、第11屆內蒙古索龍嘎文學獎等多種獎項。作品《走親戚》入選2015年度全國散文排行榜,圖書《遺忘在鄉下的植物》入選中國作協2016年重點作品扶持項目。同時有繁體版圖書在臺灣等地發行。在《十月》《北京文學》《天涯》《美文》《文藝報》《光明日報》等發表小說散文評論劇本400余萬字。
【學術專著】
1.《中國電影中的兩性關系(1978-2010)》,(南京大學出版社,獨立撰寫,2011.5)
2.《當代草原藝術年譜·戲劇卷》,(內蒙古大學出版社,編委及部分內容撰寫,2016.6)
【部分論文】
1.《女性王國在莫言歷史劇中的延續》,《文藝報》,2013.8.5
2.《靠什么維系劇作藝術的生命力》,《文藝報》,2013.11.20
3.《從生活經驗向劇作素材的轉化》,《當代戲劇》,2014.4
4.《內蒙古小劇場市場調查》,《電影評介》,2014.19
5.《迷惘與重建——內蒙古本土話劇現狀調查》,《電影評介》,2014.20
6.《契訶夫戲劇中的日常悲歡》,《文藝報》,2015.3.13
7.《民族戲劇與主旋律戲劇的交融——上世紀八十年代內蒙原創話劇研究》,《當代戲劇》,2015.3
8.《淺談新世紀情感電影中男性的出逃》,《電影文學》,2015.4
9.《20世紀90年代離婚主題電影創作探析》,《電影文學》,2015,8
10.《20世紀80年代后期男性導演情感電影創作分析》,《電影文學》,2015.11
11.《新時期內蒙古電影中蒙古族兩性關系變遷研究梳理》,《電影評介》,2016.18
12.《主題先行與時代偏頗——20世紀90年代內蒙古原創話劇缺陷研究,《戲劇文學》,2015.7
13.《基礎教育中的戲劇教學困境與對策研究》,《四川戲劇》,2016.8
14.《民族戲劇的回歸與市場化初探——新世紀內蒙原創話劇研究》,《當代戲劇》,2016.6
【課題】
1.2014年內蒙哲社科規劃項目“新時期內蒙古本土話劇創作困境及出路研究”。(負責人)
2.2013年中國文聯部級課題“草原藝術研究”之“內蒙古話劇六十年”子課題。(負責人)
3.2012年教育部社會科學項目“內蒙古民族電影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建構整合研究”。(參與)
4.2011年度內蒙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內蒙古民族電影產業發展對策研究”。(參與)
5.2015年內蒙高等學校科研項目“二人臺傳承人現狀調查及保護對策”。(參與)
【獲獎】
1.專著《中國電影中的兩性關系(1978-2010)》,內蒙古自治區第四屆哲社科政府獎,三等獎,2012.7
2.論文《蒙古族題材電影的情感節制表達與敘事缺陷》,第四屆內蒙文聯文藝評論獎,二等獎,內蒙古文聯主辦,2014.12
3.論文《民族戲劇與主旋律戲劇的交融》,第12屆中國·內蒙古草原文化主題論壇征文,優秀獎,2015.6
【榮譽】
2016年度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高等學校“教壇新秀”獎,2016.8
中國作家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作家代表,2016.11.29—2016.12.4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