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信息
李學剛 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郵箱:xuegangli@swu.edu.cn
二、學歷
1980~1987年于哈爾濱工業大學,獲得工學學士和碩士學位;1987~1990年于北京大學,獲得理學博士學位;1990~1992年于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從事分子酶學專業博士后研究工作。
三、工作經歷
1992~1993年, 于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分子酶學實驗室工作;1993~至今,在西南大學工作,1995年破格晉升研究員,1999年成為“農產品儲藏與加工”專業博士生導師;2005年至今,在西南大學藥學院工作;2012年,國家中醫藥總局“中藥化學”重點學科負責人。主要從事天然產物化學、藥物化學、生物化學、食品化學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四、研究工作
先后主持科技部支撐計劃項目1項(“石柱黃連規范化種植基地及其SOP優化升級研究”,2011BAI13B02-1)、國家重大新藥創制項目1項(“治療糖尿病并發癥中藥新藥研究”, 2010ZX09401-306-3-1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魚腥草素同系物與細菌細胞膜相互作用” ,20673084,2007~2009年;“表面活性劑與肌酸激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相互作用” ,29473117,1994~1997年)、重慶市科委十一五新藥創制重大專項“黃連綜合開發利用”(2008AA5021,2008~2011年)、以及其他省部級及橫向合作30余項。在《Planta Medica》、《Eur. Chem. Med.》、《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J. Sep. Sci.》、《J. Agric. Food Chem.》、《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Fitoterapia》、《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Med Chem Res》、《Journal of Medicinal Plants Research》、《Colloid and Surface》、《J.Colloid & Interf. Sci》、《中國中藥雜志》、《中草藥》、《中藥材》、《中成藥》、《中國獸醫學報》、《化學學報》、《物理化學學報》、《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營養學報》、《作物學報》等雜志上發表論文200多篇(SCI收錄50多篇);申報技術發明專利32項,獲得技術發明專利授權18項;獲得“味連須中獸藥材”(二類)新藥臨床批件1個,降糖醫院制劑“平抑舒膠囊”批件1個;“黃連綜合開發利用”獲得重慶市技術發明二等獎(2013);專著一本、成果獎二項。
五、研究生招生方向
招收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生物藥學”。主要從事天然活性成分的分離、提取、化學修飾;降糖、降血脂、減肥等活性成分及新化合物的結構鑒定及藥理功能研究;藥物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
招收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生物藥學”。主要從事降糖、降血脂、減肥等活性成分及及其作用作用機制研究。
2、“中藥化學”。主要從事天然活性成分的分離、提取、化學修飾,候選藥物新藥研究。
3、“藥用資源綜合開發利用”。主要從事保健食品、中獸藥、飼料添加劑等開發及研究;農副產品的深加工及應用。
六、榮譽和社會兼職
1994年, 成為四川省首批跨世紀杰出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1995年, 被評為農業部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6年, 獲得四川省第四屆青年科技獎;1996年, 獲得四川省第三屆高校“十佳青年教師”;1997年, 獲得“政府特殊津貼”;1999年, 獲得重慶市“科技青年”獎;1999年, 獲得重慶市“五四”青年提名獎;1999~2005年, 成為重慶市生化協會副理事長, 重慶市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化學學科組成員;2008年,成為重慶市藥物化學學科學術技術帶頭人;2010年,成為中國中醫藥協會中藥專委會理事;2012年,成為重慶市“百名工程技術人才”。
七、有特色的部分研究成果
①、黃連綜合開發利用:主持“石柱黃連規范化種植基地及其SOP優化升級研究”(科技部支撐計劃項目)、“黃連綜合開發利用”(重慶市科委重大專項)、“黃連產業鏈項目策劃”(重慶市發改委項目)、“黃連副產物開發利用”(重慶市民委專項)、“黃連總生物堿提取技術及中試”(石柱縣重點項目)、“黃連降血脂新藥”(重慶市衛生局重點項目)等項目11項;在黃連深加工關鍵技術、黃連副產物開發利用、黃連活性成分提取分離及結構修飾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深入研究:已經申報技術發明專利18項,獲得授權12項;發表相關學術論文近75篇,Sci收錄22篇;“黃連綜合開發利用”獲得重慶市技術發明二等獎(2013);“黃連須(味連)中獸藥材”新藥(二類)獲得臨床批件(渝農醫函[2012]7號);在黃連綜合開發利用及深加工研發方面處于全國領先水平。
②、降血糖和降血脂新藥研發:以植物提取物(尤其是黃連總生物堿)為原料,按照《藥品注冊管理辦法》、《中藥注冊管理補充規定》和中藥研究相關技術指導原則要求,本著“安全、有效、質量可控”的基本原則,開發的以黃連(總生物堿)為主要原料的降血糖醫院制劑“平抑舒膠囊”獲得批件(渝制20120009)、抗焦慮及促進睡眠中藥新藥1個,正在進行臨床前研究。
③、“醫藥氨基酸生產”。生產的組氨酸鹽酸鹽,達到日本味之素質量標準,實現了年產組氨酸鹽酸鹽2噸以上,為國內首家工業化生產組氨酸鹽酸鹽企業,填補國內空白。生產組氨酸鹽酸鹽的同時,聯產精氨酸鹽酸鹽和精氨酸堿、賴氨酸系列、酪氨酸系列等。該項目已經實現工業化生產。并獲得技術發明專利(專利號:01132740.5)。
④、辣椒綜合開發利用(提取辣椒紅色素、辣椒堿、辣椒渣利用)。幫助企業完成擴大生產規模的任務,全程參與全套工業生產和設計。將溶劑消耗減少四分之三,收率提高10%,產品質量顯著提高(溶劑殘留有300ppm降低到10ppm以下);開發了90%以上含量的辣椒堿產品和色價300以上的高純度辣椒紅色素產品。
八、獲獎成果
1、黃連綜合開發利用。重慶市技術發明二等獎。證書號:2012-F-2-01-R02。2013.4。
2、渝產道地藥材黃連的系統研究與開發。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證書號:201202-11 ZY—08-R-05。2013.1。
3、開發研究現代降糖中藥制劑“平抑舒”。 重慶市衛生局科學獎勵二等獎。證書號:201309-4。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