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逐波,男,1963年生,博士,藥理學教授,碩士生導師(體內藥物分析方向[100704]、天然藥物藥理方向[0710Z1生物藥學])。從1991年起承擔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的《藥理學》、《藥物代謝動力學》、《高級藥理學》、《體內藥分與藥代動力學》、《藥學進展》等課程的教學工作。研究領域為化學藥物制劑、以QSAR方法設計合成天然產物有效成分結構修飾物,并進行其藥理學與生產的工業化研究。近年來,以中藥有效成分等天然產物為模板,以模板化合物量子化學參數的變化對其生物效應的促進作用為基礎對魚腥草中的癸酰乙醛、大蒜中的大蒜新素、苦參中的苦參堿、蜂膠中的咖啡酸苯乙酯和黃芩中的黃芩甙等進行了新化學結構的設計、合成,篩選出部分生物活性高的物質。其中幾種大蒜新素衍生物有很強的抗細菌、真菌、螨蟲的和增強病毒疫苗免疫等效應,對前列腺癌細胞PC-3和肺癌細胞A549有明顯的誘導凋亡作用;黃芩苷衍生物對肝癌細胞HepG2和HepG2細胞造模的裸鼠腫瘤有明顯的誘導凋亡作用和腫瘤生長抑制作用;咖啡酸苯乙酯衍生物能顯著改善實驗鼠心臟冠狀循環。針對藥物應用缺陷的氟苯尼考衍生物等已經成功進行了工業化應用研究。 先后主持省部級基金項目2項,攻關項目5項,重大專項1項,在研重慶市攻關項目2項、重大專項1項、橫向項目4項。獲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近年來發表論文50余篇(其中SCI 收錄28篇),申請中國發明專利16個,授權8個。先后成為四川省優秀青年骨干教師、重慶市首屆優秀青年骨干教師、重慶市首屆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重慶市司法局西南大學司法鑒定所司法鑒定人。
通訊地址:
西南大學藥學院,重慶北碚,400716
電話: 13060233199(MP)
傳真: 023-68251048
郵箱: zb63@163.com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