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于1863年由美國前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宣布成立。目前共由三部分組成: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美國國家工程院和美國醫學研究所組成,它們分別于1916年、1964年以及1970年成立。從起初的50位成員,美國國家科學院現在已經發展至2250名成員,其中有452名成員為外籍院士(即擁有除美國以外國籍的學者),大約有200個院士獲得了諾貝爾獎。在歷年當選的美國科學院院士或者外籍院士名單中,有很多華人學者的身影,包括李政道、楊振寧、施一公、袁隆平等著名科學家。
在本次新增的84名院士和21名外籍院士中,來自哈佛大學醫學院細胞生物學系 Elizabeth D. Hay講席教授袁鈞瑛,是今年當選者中唯一出生于大陸的科學家,這也是她在2007年當選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后斬獲的又一殊榮。此外,中國臺灣和香港還有3名科學家當選外籍院士。
袁均瑛,女 ,1977年恢復高考后以上海市高考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上海復旦大學生物系,生物化學專業。1982畢業,獲學士學位。同年考入上海第一醫科大學(現復旦大學醫學院)研究生院,并以優異成績考入CUSBMBEA項目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攻讀博士學位。1989年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同年進入麻省理工學院進行博士后研究。1990受聘于哈佛大學醫學院,任助理教授。1996年任哈佛大學醫學院副教授。2000年至今任哈佛大學醫學院終生教授。2014年獲得哈佛大學Elizabeth D. Hay講席教授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