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讀大四的應屆生小張這兩天在考研報名時糾結不已,考“專業碩士”還是考“學術碩士”,是困擾她很久的問題。“‘專碩’只需兩年,卻有更多實踐機會;‘學碩’理論扎實,口碑更‘硬’。”和小張一樣難選擇的考生不在少數。隨著2012年考研大幕的拉開,全日制專業碩士再一次大幅擴招,國家推動力度之大,讓“專碩”成為今年考研中的“亮點”。
“專碩”誕生以來發展迅猛
據江南大學研究生院的數據顯示,2011年該校錄取全日制專業學位569人,比2010年增加162人,增長39.8%。該校最新發布的2012年研究生招生簡章上,標明“專業學位”的招生專業占到了該校專業總數的30%以上,物聯網工程學院等理工類學院的專業學位數量更是接近50%。據了解,作為一種全新的研究生形式,全日制專業碩士自2009年推出以來就一路高歌猛進。專業種類不斷增多,至2012年已達39個。三年前還只占研究生招生數量7%的專業學位碩士,2012年攀升至30%,到2015年“專碩”預計將達到50%,占到研究生的半壁江山。
考生有人認同有人不屑
對研究生教育進行如此大規模的調整,學生的反應不一。吳志媛是江南大學計算機專業研二的學生。作為在讀“學碩”,她對“專碩”不甚認同。“研究生制度多年以來就是以學術型為主。學碩無論是從培養方法還是課程設置上都已經成熟了,全日制專碩還是個‘baby’(嬰兒)。”吳志媛說。
另一方面,目前一些在讀“專碩”則表示了不同的看法,對他們而言,更多的實踐操作機會,是讓他們走出“象牙塔”,為真正成為有用人才的最佳渠道。軟件工程專業碩士在讀的王小龍說:“比如計算機工程、軟件工程等一些理工科專業本就要求實踐大于理論,以往按照學碩的要求來培養,反而讓這些專業有些‘水土不服’,如今名正言順地產學掛鉤,在學習研究過程中就有企業家導師指導,并且直接進行項目對接,對學生來說無疑是件好事。”
“專”“學”調整勢在必行
對于考生的不同反應,記者連線了海文考研培訓機構的章老師。他認為,“學生有顧慮是正常的,畢竟‘專碩’是新事物。”但是,基于目前中國學術型人才接近飽和、應用型人才比較缺乏的現狀,“推出專業學位是招生結構的一種調整,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教育專業人士陳國安老師認為,從畢業生的出口看,碩士畢業生絕大部分是走向就業。如果碩士研究生全部采用學術型模式培養,這其中大部分人的就業能力,即職業適應能力和應用能力顯然是欠缺的。從行業需求看,許多行業的技術含量較高,隨著專業程度的提高,必須提高就業門檻才能適應行業發展需要,因此急需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加盟。從這兩個角度考慮,擴大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規模是合理的,也是應該的。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