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琚,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65 年 4 月生,山東臨沂人。現為山東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山東大學-美國德州儀器 (TI) 公司數字信號處理(DSPs)實驗室主任;中國電子學會高級會員、IEEE 高級會員(Senior Member);國內外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warm Intelligence Research (IJSI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IJCIPR) 、電子與信息學報、電子科學學刊(英文版)、數據采集與處理和山東大學學報等編委。2005年度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濟南市第二批優秀創新團隊領軍人物,海信數字多媒體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特聘教授。
1986年7月于山東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專業方向為電子學與信息系統;1989年7月于山東大學電子工程系(原無線電電子學系)電子學與信息系統專業獲理學碩士學位,專業方向:信息與信號處理。從1989年8月開始在山東大學電子工程系任教,2000年4月于東南大學無線電工程系獲工學博士學位,專業方向為盲信號處理理論與應用。2002年6月到2003年12月作為訪問教授在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理工大學(Universidad Politecnica de Catalunya-UPC, Barcelona, Spain) 信號理論與通信系和加泰羅尼亞通信技術研究中心(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cal Center of Catalonia - CTTC, Barcelona, Spain)從事多天線(MIMO)系統的聯合優化設計方法和可重配置技術研究。2005年11月到2006年1月受DAAD項目資助赴德國不來梅大學(University of Bremen)通信工程系和杜伊斯堡-埃森大學(University of Duisburg-Essen)通信系統系進行合作研究。2009年6月到12月和2012年7月受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作為高級研究學者在美國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電氣工程和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電氣和計數機工程系訪問。
參加了國家攀登計劃重大關鍵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項目和歐盟項目(IST-2001-38835 ANWIRE)研究。主持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高等學校科技創新工程重大項目培育資金項目、教育部博士點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和企業委托等多項課題。獲省科技進步獎2項、中國高校自然科學獎1項,授權發明專利15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或重要學術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
截至2014年12月,已培養畢業博士研究生20名、碩士研究生60人,招收在讀博士研究生9人,碩士研究生12人,在站博士后3人。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無線通信中空時信號處理技術,盲信號處理理論與應用,多媒體通信與網絡傳輸技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