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剛結束,經歷過高考的在校大學生,不免會追憶高考似水年華。不過,高考終究是過去式,不管是否留有遺憾,都不可能再重來,而研考才是未來式。高考那年沒有實現的夢想,研考生可通過考研來實現。
高考報志愿時,不少考生還是懵懂少年,對于大學一無所知,對于大學的專業也只是“報志愿的大本里看到過”。報高考志愿時,很多人是沖著“熱門專業”報的,真的踏進這個專業門檻后才發現自己不適合。也有人因幾分之差與喜歡的專業失之交臂,無奈接受調劑。還有人的志愿表是由父母代填的。經過大學四年,相信每名大學生都與所學專業進行了“親密接觸”。如果當初沒有進入自己想學的專業,研考給考生提供了第二次選擇的機會。研考對于專業選擇放寬了門檻,近年來跨專業的考生越來越多,甚至有不少文跨理、理跨文的成功例子。只要真正喜歡、足夠努力,考生通過考研是可能重新定位自己的專業坐標的。
高考之所以聲勢浩大,是因為全國近千萬學子在擠一座獨木橋。相比之下,研考的總人數基數較小,壓力也會比高考小一些,考生要掌握的科目也少一些,投入的精力也不必像高考那樣“苦讀三年”。不同于高考的統一劃線,考研時同一學校的不同專業分數線不同,難易程度也不同,研究生就讀形式也多樣。從專業碩士的大力發展到2017年研考非全日制碩士納入全國統考,考生的選擇更多。在高考中沒有進入心儀院校或理想城市的考生,可通過研考進行第二次選擇,進而對自己的人生做更清晰的定位。
如果高考留有遺憾,希望自己的人生還有第二次選擇的機會,考生就不要再錯過研考。研考雖不能讓每個人的成功一蹴而就,但通過第二次選擇,對于自己的人生發展方向、職業生涯進行第二次定位,會離夢想更近。所以,錯過了高考的考生,請記住,你的前方還有研考。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