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蘇201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名確認工作基本結束。今年江蘇的研究生報名情況并未出現井噴式增長,增幅與去年大體持平。相較往年,今年除了南京的知名高校受到考生普遍青睞,國內北大、清華等名牌高校的吸引力,也在逐漸增大。有關專家表示,名校情結的加重,顯示社會對人才需求依然欠缺理性,需要完成從重學歷到重能力的矯正。
1南大、東南等高校報名人數增幅較大
11月10日至14日,是我省報考研究生的考生到各大報考點繳納報考費以及確認報考信息的時間。記者從省考試院了解到,今年江蘇全省的報名形勢未出現預想中的大熱局面,報名情況與去年相比增幅變化不大。但是南京的南大、東南大學等省內知名高校卻不在此列。在報名確認期間,記者走訪了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高校,發現這些學校的現場確認點每天只要一打開大門,幾乎都會馬上排起長隊,報名的情況依然十分火爆。
在南京大學的確認報名點,記者前去的當天,報名者排起了兩三百米長的隊伍。據該校負責研究生招生工作的一位負責人介紹,今年報考該校研究生的考生人數相較去年增加了大約5000人,會計學等經濟學專業仍然是考生的最愛。記者同時了解到,今年報考河海大學碩士研究生的人數,相較去年也增長了大約30%,是歷史上最多的一次。
2名校對考生吸引力加重
“現在研究生的招考在政策上放得越來越松,隨著每年招錄人數的增加,勢必會加重研究生未來的就業壓力,所以考研我覺得最好還是報考知名高校,增加競爭籌碼。”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的小范,報考了華東師范大學的法學研究生,他告訴記者,在他周邊的同學中已經普遍形成了共識,那就是一定要上一流名校,不給“研究生生涯留遺憾”。
近兩年,隨著專業研究生擴招,以及民辦高校逐步獲得研究生招生資格等研招政策的松動,不少考生在選擇考研高校的問題上都更加嚴謹和慎重。如在江蘇大學報考點,在面向全國近230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5000名報考者中,經統計,有17人報考的是北京大學、10人報考清華大學,39人報考復旦大學,這些名牌高校的報考比例相較往年都有了顯著攀升。
據不少報考者表述,他們在選擇高校以及專業的問題上更加看重的是學校的聲譽和排名,表現出了顯著的“名校情結”。
3就業形勢轉好在職讀研的人少了
與往年相比,記者還發現,今年研招報名情況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在職讀研的人明顯少了。如在鎮江報考點,今年共有1400多名在職人員進行了現場報名的確認。據該校的招生負責人介紹,這個數字相較去年有了明顯減少。經過初步了解分析,造成在職生報名減少的主要因素就是,就業形勢的逐步好轉。“以前不少在職考生考研是為了以后的跳槽或重新尋找機會,但是隨著就業形勢好轉和待遇的提高,這些在崗勞動者身上的崗位焦慮已經顯著減少。”
江蘇大學研究生處張云老師告訴記者,現在很多應屆生臨近畢業往往做幾手準備,既報名考研,又要找工作,還要參加公務員考試,如果就業形勢好轉,能分流掉大部分碩士研究生的報考人數。
“市場和社會亟需對研究生培養改變看法,從簡單的重學歷向重能力轉變,引導社會終生學習風氣的建立。”蘇州大學學者葉冰對此表示,研究生報名高溫不退并非好事,人才的培養應該做到梯度分明、揚長避短。盲目崇拜高學歷和追求名校,都是過度重視‘學歷型’人才的體現,只有不再追求片面的人才“高消費”,教育方能回歸育人本位。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