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歡迎報考長江大學2018年碩士研究生
長江大學是2003年4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由原江漢石油學院、湖北農學院、荊州師范學院、湖北省衛生職工醫學院合并組建而成,是湖北省屬高校中規模最大、學科門類較全的綜合性大學,為湖北省重點建設的骨干高校,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入選高校,也是湖北省人民政府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共建和湖北省人民政府與國家農業部共建的高校。
學校本部位于長江中游的歷史文化名城—-荊州市,并建有武漢校區。荊州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是楚文化的發祥地和三國文化的集中地;是春秋時期楚國的都城、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故里,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這里東銜九省通衢的武漢三鎮,西臨舉世矚目的長江三峽,南傍浩淼無垠的洞庭湖畔,北垂雄奇險秀的武當山脈。校園環境秀麗,景色宜人,為湖北省園林式高等學校。
一、學科、專業情況
我校現有“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作物學”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5個二級學科博士點;2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28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具有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工程碩士、農業碩士、體育碩士、工商管理碩士、法律碩士、護理碩士、藝術碩士、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
現有2個湖北省優勢特色學科群:石油天然氣、綠色農業;16個“十二五”省級重點學科和重點(培育)學科。在2012年全國第三輪學科評估中,“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位列第4名,“地球物理學”位列第5名,“風景園林學”位列第7名,“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位列第9名。學校在石油科學與技術、澇漬災害與濕地農業、荊楚文化研究等領域具有鮮明特色。
二、人才隊伍
我校有“雙聘院士”5人,“湖北省百人計劃”特聘專家9人,“楚天學者”64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13個重點學科設有“楚天學者計劃”特聘教授崗位。現有全國優秀教師和湖北名師8人,享受國務院、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0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專家19人,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22人,湖北省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干31人;現有博士生導師88名,兼職博士生導師21人,碩士生導師513人,兼職碩士生導師287人。
三、科研平臺
現有44個國家、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個國家級和省部級實驗示范中心;包括油氣鉆井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防漏堵漏技術研究室、石油石化污染控制與處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能源稠(重)油開采研發中心、油氣資源與勘探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淡水魚類種質資源與生物技術農業部重點開放實驗室、濕地生態與農業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農業部現代農業技術培訓基地、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國家科技特派員創業培訓基地、電工電子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湖北省新農村發展研究院、湖北省濕地農業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以及2個湖北省重點實驗室、2個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2個湖北省共性技術研發推廣中心、5個省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7個湖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實驗室)、8個中石油集團公司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9個湖北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3個湖北省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4個湖北省省級實習實訓基地。
四、科研成果
近三年來,學校共主持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2130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51項、社會科學基金項目6項,國家“97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等國家級項目(課題)120項;獲國家、省部級科研成果獎58項,其中國家技術發明獎1項;獲國家和省部級優秀教學成果獎14項;出版學術專著294部,發表論文6582余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檢索收錄1128篇。
五、就業情況
學校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強教學基本建設,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近三年來,博士畢業生就業率100%,碩士研究生一次性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我校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和社會的高度評價。
六、招生情況
1.招生人數:2018年我校擬招收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600余人,其中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200余人,博士研究生50余人,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400余人,擬接收推免生人數150人左右(以實際接收推免生為準,推免生報名及錄取有關事宜見推免生章程及推免生專業目錄),具體招生人數以教育部下達給我校的2018年招生計劃為準。自2017年起,我校碩士研究生招生增設了“退伍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所有專業均招收定向就業和非定向就業碩士研究生。
2.復試線:近幾年,我校各專業復試分數線基本上為國家線。
3.報錄比:2017年,我校共錄取全日制研究生1041余人,報考和錄取比例約為1.9:1。
4.學制:我校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制3 年,非全日制學習年限可以適當延長。
5.學費:8000元/人.年,學費標準按照基礎學制3年計算。
七、獎助體系
獎助對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取得學校研究生學籍、基本學制年限內、無固定工資收入且人事檔案完全轉入我校的全日制非在職研究生。
1、優秀生源獎學金
(1)凡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在入學報到正式注冊后,學校給予5000元的獎勵。
(2)凡第一志愿報考我校并被錄取的“985”高校、“211”高校、其它高校“國家重點學科”所在專業的本科考生,在入學報到正式注冊后,學校給予應屆生5000元的獎勵,給予往屆生3000元的獎勵。
(3)凡調劑到我校并被錄取的“985” 高校、“211”高校、其它高校“國家重點學科”所在專業的本科考生,在入學報到正式注冊后,學校給予應屆生3000元的獎勵,給予往屆生2000元的獎勵。
(4)凡第一志愿報考我校第一學歷為二本以上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非英語專業已過六級,英語專業已過八級,或研考英語成績超過60分,且研考總分超過本專業國家規定錄取起分線理工科在40分,文科在50分以上的,在入學報到正式注冊后,學校給予3000元的獎勵。
(5)凡第一志愿報考我校的平均學分績點排名本專業前20%的本校應屆本科考生,在入學報到正式注冊后,學校給予3000元的獎勵。
2、學業獎學金
(1)凡錄取至我校的國家計劃內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定向就業除外)均享受“研究生學業獎學金”。
一年級研究生學業獎學金分類、標準及比例:
碩士研究生設立一等獎10000元/年·人,二等獎8000元/年·人,三等獎2000元/年·人。碩士研究生一等獎比例為參評人數的20%,二等獎比例為參評人數的80%,(一等獎、二等獎的參評人數僅為第一志愿報考長江大學的非在職考生)。三等獎比例為參評人數的100%,三等獎的參評人數為調劑到我校的考生。
符合以下條件者,可直接享受相應等級的學業獎學金:
A、被我校接受的推免生享受一等學業獎學金;
B、畢業于“985”、“211”高校且第一志愿報考我校被錄取的考生享受一等學業獎學金;
C、“985”、“211”高校應屆本科畢業調劑到我校的考生享受一等學業獎學金;“985”、“211”高校往屆本科畢業調劑到我校的考生享受二等學業獎學金;若英語和政治初試成績均超過60分,總分超過當年國家線40分,可享受一等學業獎學金;
D、二本及以上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第一志愿報考“985”、“211”高校,調劑到我校的考生,英語和政治初試成績均超過60分、總分超過當年國家線40分,享受二等學業獎學金;英語和政治初試成績均超過60分、總分超過當年國家線60分,享受一等學業獎學金。
(2)凡被我校錄取并脫產在學校學習課程的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MBA和定向就業除外),給予6000元/年的學業獎學金。
3、國家助學金
凡錄取至我校的國家計劃內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定向就業除外)均享受“國家助學金”,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6000元,按月發放。
4、國家獎學金
錄取至我校的國家計劃內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定向就業除外)可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和學校的相關管理辦法申請國家獎學金,標準為每生每年20000元(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動態調整)。
5、單項獎學金
學校設立以下若干研究生單項獎:科技成果獎、高水平競賽獎、特殊貢獻獎。具體標準參看《長江大學研究生單項獎學金管理辦法(暫行)》
6、“三助”津貼
錄取至我校的國家計劃內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從事助研、助教、助管等工作的可獲得相應的崗位津貼。
八、非全日制研究生相關招生政策
1、學費標準
MBA 15000元/人.年,其他非全日制8000元/人.年,學費標準按照基礎學制3年計算。
2、學習形式及就業派遣
提供全日制學習、晚上學習、休息日學習等學習形式。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統一納入就業派遣,按規定發放《報到證》。非全日制的學生為在職、有工作單位的,如果需要《報到證》,則需要與原單位先解除工作協議,再簽訂新的就業協議。
3、人事檔案
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非定向就業考生必須將人事檔案調入學校。
5、住宿
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如選擇脫產學習方式在校就讀,根據學生實際需要,繳納住宿費后,學校安排住宿。
6、獎助學金
1)學業獎學金
為鼓勵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完成學業,學校拿出專項資金給予資助(工商管理碩士MBA除外)。被我校錄取并脫產在學校學習課程的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定向就業除外),給予6000元/年的學業獎學金。
2)單項獎學金
學校設立以下若干研究生單項獎:科技成果獎、高水平競賽獎、特殊貢獻獎。具體標準參看《長江大學研究生單項獎學金管理辦法(暫行)》。
3)“三助”津貼
錄取至我校的國家計劃內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從事助研、助教、助管等工作,可獲得相應的崗位津貼,研究生助研津貼由導師、課題組根據工作量支付;助教津貼標準參照相應的教師職稱的酬金標準支付,助管津貼不低于4000元/年,具體參見《長江大學研究生助教、助研、助管管理辦法(暫行)》。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