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為空間生物學、空間輻射生物學、空間生物信息學、抗逆基因的克隆與生物學功能分析、海洋環境污染的生物學效應分析和監測技術等領域。主持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16項,科研經費970余萬元,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9篇。多次參加國內外高水平學術會議并作大會報告,2006年承辦第36屆國際空間科學大會西安衛星會,擔任會議主席;自2006年起任國際空間科學大會(COSPAR)F4.6主持?臻g輻射遺傳變異機制方面的研究獲中國高?萍歼M步二等獎。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航天誘變品種五工稻一號已經在黑龍江省推廣過百萬畝。
承擔多門本科生及研究生課程,從教以來共培養本科生242人,碩士生26人,博士生8人。2000年和2007年分獲哈爾濱工業大學優秀教師及大連海事大學教學名師稱號。任大連海事大學教授委員會委員。是國家空間科學領域中空間輻射生物學研究領域的專家,主持國防科工委和總裝的載人航天的空間輻射生物學的規劃論證等工作。時任中國空間學會空間生命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理事。《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輻射生物學專刊主編;《Biological Sciences in Space》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