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1年全國人力資源市場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周暨上海市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周”活動啟動,第二場校園招聘會今天下午在上海師范大學拉開帷幕。本次招聘針對應屆研究生,吸引101家用人單位前來招賢納士。
記者在招聘現場看到,相比民營企業,國企、事業單位等“鐵飯碗”更受追捧,招聘攤位前“冰火兩重天”的現象尤為明顯。記者還發現,許多應屆研究生在被問及期望月薪時顯得有些“羞答答”,還有人表示“沒想過這個問題”。
國企、事業單位人氣旺
走進招聘會現場,能明顯感受到一片區域的人氣特別旺,手拿簡歷的學生紛紛在此停留,有的奮筆記錄招聘信息,有的拿起手機對著宣傳海報拍照,還有的排著長隊等待提交簡歷及簡單面試。記者注意到,這片區域的用人單位無一例外都是教育機構,如上海電視大學崇明分校、靜安區業余大學、松江教育人才服務中心、奉賢區教育局等。
金山區教育局今年需要招聘中小學各學科教師若干,但現場并不接收簡歷,而是提倡學生上網投電子簡歷。每個有意向的學生前來詢問時,現場工作人員都會發一張宣傳手冊。相較于其他需要現場提交簡歷和簡單面試的單位,金山區教育局攤位前的“流轉”速度很快,但依然始終有四五個學生在排隊等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招聘會開始后半小時內,已大致發出了七八十張宣傳手冊。
奉賢區教育局的攤位前同樣人頭攢動。40分鐘內,兩位老師一起“上陣”,共收到了約40簡歷。
記者發現,除了教育機構,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這樣國企單位同樣受到學生追捧。
中小型民企抱怨“招不到人”
和“鐵飯碗”單位吸引眾多學生的火熱場景相比,中小型民企的招聘攤位顯得格外冷清。工作人員互相聊天、玩弄手機,門前偶爾才會有一兩位同學“落座”。
招聘會開始45分鐘了,某民營信息技術公司的攤位前只有三份簡歷。“真的很難招人!”該企業的招聘專員張小姐對記者抱怨道。張小姐告訴記者,今年她所在的企業需要招聘15名計算機專業的大學畢業生。本周二去上海理工大學招聘,卻沒有一個專業對口的學生前來應聘。今天的情況看來也不樂觀。
“我覺得大學生還是青睞國企、外企,像我們這樣規模不大的民營企業,每次招聘會都覺得魅力不足。”張小姐如是說。
學生青睞穩定的“鐵飯碗”
記者采訪發現,國企、事業單位是大多數求職學生的首選。
小鄧是上師大馬克思基本原理專業的應屆研究生,在今天的招聘會上,她最青睞崇明中學的政治老師一職。她坦言,自己最喜歡國企事業單位,一來更能與所學專業對口,二來也為有個相對穩定的工作。
和小鄧一樣,小徐也在各個學校的招聘攤位前流連。她學的是政法學院的黨史專業,也青睞做老師,“畢竟這份工作更穩定,感覺未來有著落”。小徐告訴記者,同班同學中,大部分人都希望做公務員,或像她一樣希望到國企、事業單位謀職。
說起薪酬“羞答答”
“你希望的月薪是多少?”“這個問題我還沒想好。”“你到一家公司上班,總有希望能得到的收入吧!”“……”
以上是記者今天在某企業的招聘攤位前聽到的對話。在今天的招聘現場,很少有企業直接公布新進員工的薪資水平,多是“面議”或干脆避而不談。談起這個問題,求職學生更是顯得有些“羞答答”。
記者在現場做了一個小調查,隨機詢問7位求職學生的期望月薪。其中一人表示“還沒想好”,另有四人在尋思了片刻后表示“三四千即可接受”,只有兩人直接報出了一個想好的數字。
求職學生普遍表示,只要找到一個有發展空間、穩定的工作,即使起薪只有兩三千也可接受。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