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1.單項選擇題
(2009年第2題)1978年關于真理標準大討論是一場新的思想解放運動。實踐之所以成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由()
A.真理的主觀性和實踐的客觀性所要求的
B.真理的相對性和實踐的絕對性所預設的
C.真理的屬性和實踐的功能所規定的
D.真理的本性和實踐的特點所決定的
【答案】D
【解析】實踐之所以能夠作為真理的檢驗標準,要從真理和實踐兩個方面去思考。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正確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觀和客觀相符合。所謂檢驗真理,就是檢驗人的主觀認識同客觀實際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這種情況決定了檢驗標準既不能在純粹主觀范圍內去尋找,也不能在純粹客觀范圍內去解決,而只能是把主觀同客觀聯系起來加以比較、對照,從而確定認識是否符合客觀實在。實踐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物質活動,是溝通主觀和客觀的“橋梁”,它不僅具有普遍性的特點和優點,而且具有直接現實性的特點和優點。只有實踐才能把主觀認識同客觀實在聯系起來加以對照,從而判明主觀與客觀是否一致,判明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可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實踐的特點所決定的。
(2009年第8題)1925年毛澤東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中指出,中國過去一切革命斗爭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
A.沒有找到革命的新道路 B.沒有擴大民主主義的宣傳
C.沒有到群眾中作實際的調查 D.沒有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題干的這段話出自毛澤東在1925年撰寫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原文的開始是這樣的:“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接著進一步指出:“中國過去一切革命斗爭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為不能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社會階級關系和階級矛盾非常復雜,革命與反革命的界線不容易搞清楚。但是革命的對象和革命動力又是一個必須要搞清楚的向題。毛澤東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通過分析中國社會各階級的經濟地位和政治態度,進而確定革命的依靠力量和革命的對象是這篇文章的中心內容。所以ABC選項不符合題意,應予排除。
(2011年第9題)從1840年到1989年的80多年間,中國人民對外來的侵略進行了英勇頑強發的反抗,但歷次的反侵略戰爭,都是以中國的失敗,中國政府被迫簽訂喪權辱國條約而告終,從中國內部分析,其根本原因是()
A.軍事戰略錯誤 B.社會制度的腐敗
C.經濟技術的落后 D.思想觀念的保守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及其關系。近代中國的反侵略戰爭,從1840年反對英國侵略的戰爭直到抗日戰爭以前,無不以中國失敗、被迫接受喪權辱國的條約而告結束。其根本原因,正如毛澤東所說,“一是社會制度腐敗,二是經濟技術落后。”正因為如此,為了使中國在世界上站起來,為了使中國人民過上幸福、富裕的生活,就必須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聯合統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制度,爭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就必須改變中國經濟技術落后的面貌,實現國家的富強和人民的富裕。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臨的這兩大歷史任務,就是這樣被歷史地提出來的。社會制度的腐敗是根本原因,正是腐敗的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制度,阻礙了中國人民群眾的廣泛動員和組織,這是近代中國反侵略戰爭屢遭失敗的最重要的原因。 經濟技術的落后是中國反侵略戰爭失敗的重要原因,并不意味著經濟技術落后的中國就不應當進行反侵略戰爭或在戰爭中一定打敗仗。因為“武器是戰爭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決定的因素。決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2011年第14題)理想作為一種精神現象,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理想源于現實,又超越現實,在現實中有多種類型。從層次上劃分,理想有()
A.個人理想和社會理想 B.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
C.生活理想和職業理想 D.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
【答案】 D
【解析】理想是多方面和多類型的。從不同的角度審視,可以把理想劃分為許多類型:從理想的性質和層次上劃分,理想有科學理想和非科學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等;從理想的時序上劃分,理想有長遠理想和近期理想等;從理想的對象上劃分,理想有個人理想和社會理想等;從理想的內容上劃分,理想有社會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職業理想和生活理想等。理想對人的激勵與鼓舞作用,與理想的性質和層次密切相關。本題考查的是從層次上劃分理想的類型,故選擇D。
(2011年第15題)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并成功“奔月”,實現了我國()
A深空探測“零的突破”
B首次月球軟著陸和自動巡視勘測
C首次月球樣品自動取樣返回探測
D運載火箭直接將衛星發射至地月轉移軌道等多項技術突破
【答案】D
【解析】略
2.多項選擇題
(2010年第17題)從上世紀70年代至今,商務印書館先后出版了多個版本的《新華字典》。刪除了一些舊的詞條,增加了一些新的詞條,并對若干詞條的詞義作了修改。例如1971年版對“科舉”這個詞條的解釋是:“從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為維護其反動統治而設的分科考選文武官吏后備人員的制度”,1992年版刪去“反動”二字,1998年版又刪去“為維護其統治而設”。再如1971年版在解釋了“雉”就是“野雞”之后,緊跟著說“肉可以吃,羽毛可以做裝飾品”。1992,1998年版也一樣,直到2008年版刪去了這句話。一本小字典,記載著語詞的發展變化,也記錄著時代前進的印記。字典詞條釋義的變化表明人們的意識()
A.是客觀世界的能動反映 B.取決于語詞含義的改變
C.隨著社會生活的變化而變化 D.需要借助語言這一物質外殼表達出來
【答案】ACD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意識的起源和本質。人的意識和語言是不可分的,本題通過一本小字典一些詞條釋義的變化考查我們對意識本質的理解。首先,從起源上看,意識在本質上是社會的,意識同人類社會一起產生,并隨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其次,從內容上看,意識是客觀世界的主觀映象,在形式上是主觀的,在內容上則是客觀的。第三,從變化上看,意識具有歷史性,隨著人們社會生活的變化而變化。
(2011年第23題)毛澤東指出:“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國內各民族的團結,這是我們爭取一定要勝利的基本保證。”這一思想對于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處理民族關系方面的意義有()
A.民族關系始終是我們這個多民族國家至關重要的政治和社會關系
B.民族問題始終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認真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
C.鞏固和發展各民族的團結關系到國家統一和邊疆鞏固
D.加強和鞏固各民族的團結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答案】ABC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鞏固和加強各族人民的團結合作的知識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依靠各族人民的團結,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充分發揮各民族的積極性、創造性。鞏固和發展各民族的團結,關系到國家的統一和邊疆的鞏固。鞏固和發展各民族的團結,是鞏固和發展人民民主專政和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一個重要條件。加強和鞏固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不斷推進少數民族和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目標,也是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2010年28題)1941年1月,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爆發后,《新華日報》刊出周恩來的題詞手跡:“為江南死國難者志哀!”“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大敵當前,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利益為重,堅持正確的方針和原則,避免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破裂。這些方針和原則包括()
A.又聯合又斗爭
B.有理、有利、有節
C.針鋒相對,寸土必爭
D.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
【答案】ABD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和原則。此題以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發動第二次反共高潮,制造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為事例,考查考生對抗戰期間,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中國共產黨對國民黨親英美派蔣介石的“又聯合又斗爭”的政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民族資產階級是一個具有兩面性的階級。一方面,他們既受帝國主義的壓迫,又受封建主義的束縛,有革命性的一面;另一方面,又沒有完全割斷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聯系,有妥協性的一面。因此,中國共產黨對其實行又聯合又斗爭的政策。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針對統一戰線中政治關系的變動,確定了“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的策略總方針。孤立頑固勢力,主要是孤立英美派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其代表就是國民黨蔣介石集團。在孤立頑固勢力時,必須采取“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有理是自衛原則。正確答案是ABD選項。
(2010年第31題)政治權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作為國家政治生活主體依法享有的參加國家政治生活的權利和自由,是國家為公民直接參與政治活動提供的基本保障。這一基本權利具體包括()
A.人身自由權 B.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C.宗教信仰自由 D.政治自由
【答案】BD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樹立社會主義法治觀念、權利義務觀念等內容。我國《憲法》規定: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公民享有憲法規定的基本權利與基本義務。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主要包括平等權,政治權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權,批評、建議、申訴、控告、檢舉權和取得國家賠償權,社會經濟權,文化教育權和特定主體權利等主要內容。本題專指政治權利和自由。政治權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作為國家政治生活主體依法享有的參加國家政治生活的權利和自由,是國家為公民直接參與政治活動提供的基本保障。具體包括兩個方面:第一,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第二,政治自由。AC兩個選項雖然也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但與本題并不一致。
(2011年第32題)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京舉行,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強調,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社會主義更加關注( )
A.以人為本
B.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C.統籌兼顧
D.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公正
【答案】ABCD
【解析】略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