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在網上看到類似于這樣的新聞:《研究生學歷貶值,就業連年不如本科生》、《研究生就業率降低,本科生望而卻步,不敢報考》!
不少同學驚呼:這是真的嗎?學歷越高,就業越難,那我考研有何用?
我們先來看看某些媒體的報道:
海南某某日報
“找工作時,我還沒本科生搶手呢,這研究生讀得真是鬧心。”近日,記者在人才市場采訪時,正找工作的邱同學這樣訴苦。
來自海南省就業局的統計數據顯示,三年間,海南省研究生的就業率雖然從32.91%增長到59.22%,但連續三年低于本科生。
……
某市教委
市教委于7月上旬發布消息:今年,全市高校畢業生153169人,其中研究生13712人,本科生76427人,專科(高職)生62985人。專科(高職)生的就業率為89.16%,本科生為87.04%,研究生為74.66%。
某人才市場
今年在該市場注冊求職的研究生接近8700人,企業提供的指定研究生崗位770余個,相當于超11人同檔競爭一個崗位;而注冊求職本科生15.5萬人,企業提供的本科生以上崗位近3.5萬個,相當于4.5人競爭一個崗位。
這是否意味著研究生就業難過本科生?
官方的解釋:
市政委:
“這是一組容易被誤讀的數據,歸根結底的原因在于:受數據發布的時段局限!”市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統計截止日期是6月30日,這個時段及此前3個月是本科生求職的高峰期,而研究生多在準備論文答辯,不會在此時舍本逐末忙著求職,研究生在獲取學位前求職積極性并不高。“畢業半年或者1年后的就業狀況,真正更具說服力和參考性。”
業內人士:
業內人士介紹,根據用工企業反饋意見,如果研究生放棄同檔競爭,選擇“降檔求職”時,本科生便淪為墊腳石用工企業會選擇學歷更高的人才。換言之,研究生降檔競爭優勢巨大,本科生升檔競爭幾乎沒有勝算。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
看到研究生的就業率連續3年不及本科生的新聞報道后,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的第一反應便是詢問數據來自哪里,是否有科學的調查方法,而不是立即根據現有數據進行原因分析。
最重要的一點是,在就業率統計中,繼續升學深造被視為已就業,而眾所周知,本科生讀研的比例要遠遠高于碩士生讀博。
楊東平還提到一點:不同的學校和不同的學科就業情況差別相當大。一些重點高校,尤其是“985”、“211”高校的研究生,其培養質量相對較高,就業問題并不突出,但是在宏觀統計中,由于地方院校“占大頭”,可能會拉了整個研究生就業率的后腿,畢竟,地方院校在研究生培養質量上相對較差,結構性的問題可能更突出。
研究生學歷如何才能不貶值
盡管高校畢業生就業率“注水”早已不是新聞,社會并不相信就業率的統計數字,但“研究生就業率不如本科生”的消息還是被大肆傳播,其背后暴露出研究生培養的問題值得深思。
不可否認,單純的比較就業率數據,也許未必科學。
對于研究生而言,除了就業,仍然有出國以及繼續深造等諸多路徑可選,就業之外的更多的選擇,這些也的確可能影響到就業率數據本身,并引發誤讀。
既然如此,僅僅因為研究生就業率不及本科生,便否定研究生教育的意義與價值,或許不無偏頗之處。然而,無論是研究生就業數據的尷尬,還是大學教師對于研究生就業前景的擔憂,即便不必委身屈就與本科生PK,研究生就業問題,至少已不容回避。
最后:
就業問題,除了要符合社會需求,另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挺高自身的實力。研究生教育,與“減員”相比,“增效”更為緊迫。大學要切實提高研究生質量。研究生也要將讀研與職業規劃有機結合,慎重報考專業,努力尋找個性發展與社會需求的銜接,在社會化進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文章部分數據信息來自研招網)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