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附:201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思想政治理論試題參考答案
[非教育部考試中心官方標準試題,僅供參考]
一、單項選擇題:1~16小題,每小題1分,共16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項的字母涂黑。
1.恩格斯說:“鷹比人看得遠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識別的東西遠勝于鷹。狗比人具有銳敏得多的嗅覺,但是它連被人當作為各種物的特定標志的不同氣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別不出來。”人的感官的識別能力高于動物,除了人腦及感官發育得更完美之外,還因為
A.人不僅有感覺還有思維
B.人不僅有理性還有非理性
C.人不僅有直覺還有想象
D.人不僅有生理機能還有心理活動
2.有這樣一道數學題:“90%×90%×90%×90%×90%=?”其答案是約“59%,90分環節考打點折扣,得出的成績就是不及格。這里蘊含的辯證法道理是
A. 肯定中包含否定
B.量變引起質變
C.必然性通過
D.可能和現實是相互轉化的
3.在資本主義社會里,資本家雇傭工人進行勞動并支付相應的工資。資本主義工資本質是
A.工人所獲得的資本家的預付資本
B.工人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
C.工人所創造的剩余價值的一部分
D.工人全部勞動的報酬
4.2011年9月以來美國爆發的“占領華爾街”抗議活動中示威者打出“我們是99%”的標語,向極富階層表示不滿。漫畫所顯示的美國社會財富占有的兩級分化,是資本主義制度下
A.勞資沖突的集中表現
B.生產社會化的必然產物
C.資本積累的必然結果
D.虛擬資本泡沫化的惡果
5.毛澤東曾在不同的場合多次談到,調查研究有兩種方法:一是走馬看花、一是下馬看花。走馬看花,不深入,還必須用第二種方法,就時下馬看花,過細看花,分析一朵花。毛澤東強調“下馬看花”的實際意義在于
A.解決實際問題必須要有先進理論的指導
B.運用多種綜合方法分析調查研究的材料
C.馬克思主義理論必須適合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
D.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國的實際,才能找出規律
6.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對公有制認識上的一個重大突破,就是明確了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實現形式是兩個不同層次的問題。公有制的實現形式是指資產或資本的
A.占有形式
B.分配形式
C.所有權歸屬
D.組織形式與經營方式
7.2011年進行的全國縣鄉兩級人大換屆選舉,是2010年3月選舉法修改后首次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這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
A.更好的體現了人人平等、地區平等和民族平等
B.有利于黨在國家政權中發揚民主,貫徹黨的群眾路線
C.集中反映了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途徑
D.表明我國人大代表的產生與西方議會成員的產生有根本區別
8.鄧小平指出:“解決民族問題,中國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聯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區域自治的制度。我們認為這個制度比較好,適合中國的情況。”我們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歷史依據是
A.各民族聚居區發展的不平衡性
B.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長期存在和發展
C.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
D.近代以來各民族在共同反抗外來侵略斗爭中形成的愛國主義精神
9.19世紀40年代以后,資本帝國主義勢力一次又一次地發動對中國的侵略戰爭妄圖瓜分中國,滅亡中國。但是,帝國主義列強并沒有能夠實現她們的這一圖謀,其根本原因是
A.中西文化存在巨大差異
B.中國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
C.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矛盾和相互制約
D.中華民族進行的不屈不撓的反侵略戰爭
10. 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中論述了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關系。他指出:“民主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趨勢。”這兩個革命階段能夠有機連接的原因是
A.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走不通
B.俄國十月革命為中國提供了經驗
C.民主革命包含了社會主義因素
D.中國國情決定中國革命必須分兩步走
11.道德修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古人云:“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下列各言中與這段話在含義上近似的是
A.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B.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C.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
D.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
1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以我國全部現行法律規范按照一定的標準和原則劃分為不同的法律部門,并由這些法律部門所構成的具有內在聯系的統一整體。每一法律部門均由一系列調整相同類型社會關系的眾多法律、法規所構成。下列選項中屬于獨立法律部門的是
A.知識產權法
B.商法
C.公司法
D.民法商法
13. 人生目的是人在人生實踐中關于自身行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它所認識和回答的根本問題是
A.人為什么活著
B.人如何對待生活
C.怎樣對待人生境遇
D.怎樣選擇人生道路
14.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
A.愛國主義
B.集體主義
C.為人民服務
D.社會主義榮辱觀
15. 與“天宮一號”兩度完成“太空之吻”的“神州八號”飛船,于2011年11月12日順利回“家”,天宮一號與神州八號空間完全對接任務獲得圓滿成功.這標志著我國
A.載人航天技術已經完全成熟
B.實現了由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的轉變
C.實現了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戰略
D.為公后建造載人空間站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16.2011年5月18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多米尼克·斯特勞斯·卡恩因涉案而辭去總裁職務,引發了歐美等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關于IMF總裁繼任人的爭奪,6月28日,IMF宣布,該組織新一任總裁是法國經濟、財政與工業部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這表明:
A.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改革進程加快
B.新興國家的話語權和代表性得到提升
C.歐美主導國際金融機構的局面仍未改變
D.發展中國家作為一支獨立力量登上世界舞臺
二、多項選擇題:17~33題,每小題2分,共34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項的字母涂黑。多選或少選均不得分。
17.“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辯證法認為發展的實估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新生事物必然取代舊事物,從根本上說,是因為
A.新生事物產生于舊事物之后,是新出現的事物
B.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結構和功能,能適應已經變化了的環境和條件
C.新生事物是對舊事物的揚棄,并添加了舊事物所不能容納的新內容
D.在社會歷史領域內,新生事物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18.2011年4月,耶魯大學出版了《馬克思為什么是對的》一書,書中列舉了當前西方社會10個典型的歪曲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其中一種觀點認為:馬克思主義將世間萬物都歸結于經濟因素,藝術、宗教,政治、法律、道德等都被簡單地視為經濟的反映,對人類歷史錯綜復雜的本質視而不見,而試圖建立一種非黑即白的單一歷史觀,上述觀點是對馬克思主義關于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辯證關系思想的嚴重歪曲,其表現為
A.把社會歷史發展多重因素的綜合作用歪曲為單一因素決定論
B.把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的相互作用歪曲為機械的單向作用
C.把經濟作為社會的“基礎”所具有的歸根到底的決定作用歪曲為唯一決定作用
D.把意識形態對社會歷史始終具有的積極能動作用歪曲為消極被動作用
19.人們往往將漢語中的“價”、“值”二字與金銀財寶等聯系起來,而這兩字的偏旁卻都是“人”,示意價值在“人”。馬克思勞動價值論透過商品交換的物與物的關系,揭示了商品價值的科學內涵,其主要觀點有
A.勞動是社會財富的唯一源泉
B.具體勞動是商品價值的實體
C.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人類勞動
D.價值在本質上體現了生產者之間的社會關系
20.關于共產主義理想實現的必然性,馬克思主義除了從社會形態更替規律上作了一般性的歷史觀論證外還通過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深入實證的剖析,科學地論證了
A.資本主義的歷史暫時性
B.資本主義發展的自我否定的趨勢
C.資本主義的具體途徑和方式
D.工人階級推翻舊世界建設新世界的歷史使命
21.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國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度時期。這一時期中國社會的階級構成主要包括
A.工人階級
B.農民階級
C.民族資產階級
D.城市小資產階級
22.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推動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國經濟社會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基本思路是,促進經濟增長
A.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
B.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
C.由主要依靠國有企業推動向依靠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協調推動轉變
D.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23.基層民主是我國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各階層人士在城鄉基層政權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基層自治組織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發展基層民主
A.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民族素養,為進一步發展民主創造了條件
B.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性工程
C.為基層群眾直接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提供了更多機會
D.為基層群眾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創造了條件
24.十七大以來,黨對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出戰略部署,這是基于
A.文化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B.文化已經成為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C.文化產業已經成為國家經濟的支柱性產業
D.文化已經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
25.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各種社會矛盾日益凸顯。解決這些社會矛盾,改革創新社會管理體制,需要
A.健全社會管理格局
B.健全基層社會管理體制
C.創新社會管理理念
D.創新社會管理方式
26.中英《南京條約》簽訂后,美、法趁火打劫,相繼逼迫清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有
A.《虎門條約》
B.《望廈條約》
C.《黃埔條約》
D.《天津條約》
27.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朝統治集團內部一部分人震驚于列強的“船堅炮利”,主張學習西方以求“自強”,洋務運動由此興起。洋務運動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創辦新式學堂,主要有
A. 翻譯學堂
B.工藝學堂
C.軍事學堂
D.法政學堂
28.一般說來,游擊戰爭是個戰術問題。但是,在抗日戰爭中,游擊戰爭具有戰略地位,是因為它
A.主要是在外線單獨作戰,而不是在內線配合正規軍作戰
B.是抗日戰爭的主要作戰方式,而不是次要作戰方式
C.是大規模的,而不是小規模的
D.是進攻戰,而不是防御戰
29.1957年2月,毛澤東在擴大的最高國務會議上發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強調指出
A.社會主義社會充滿著矛盾
B.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
C.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可以通過社會主義制度本身得到解決
D.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作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
30.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反映和指引著社會主義法治的性質、功能、目標方向、價值取向和實現途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精髓和靈魂。其基本內涵包括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和
A.公平正義
B.自由平等
C.服務大局
D.黨的領導
31.愛國主義體現了人民群眾對自己祖國的深厚感情,反映了個人對祖國的依存關系,是人們對自己故土家園、民族和文化的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與榮譽感的統一。在我國愛國主義
A.既是道德要求,又是法律規范
B.既繼承了優良傳統,又具有時代特征
C.體現了愛國主義與愛社會主義的一致性
D.體現了愛國主義與擁護祖國統一的一致性
32.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經過90年的奮斗、創造、積累,黨和人民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不斷發展的成就是
A.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理
B.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C.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D.建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33.2011年11月28日—12月1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會議在南非德班舉行。盡管對部分焦點議題分歧嚴重,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大會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包括
A.達成涵蓋所有締約方的“國際法律框架”
B.成立“德班增強行動平臺特設工作組”
C.繼續《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
D.正式啟動“綠色氣候基金”
三、分析題:34~38小題,每小題10分,共50分。要求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并回答問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指定位置上。
34. 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
有個人不小心打碎一個花瓶,但他沒有陷入沮喪,而是細心地收集起滿地的碎片。他把這些碎片按大小分類稱出重量,結果發現: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和0.1克以下的最多;同時他還發現這些碎片的重量之間存在著倍數關系,即較大塊的重量是次大塊的重量的16倍……因此他發現了“碎花瓶理論”。這個理論可以幫助人們恢復文物、隕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體,給考古和天體的研究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這個人就是丹麥的物理學家雅各布·博爾。
摘編自《光明日報》(2011年2月21 日)
材料2
迪迪·艾倫年輕時到一家電影公司打工,跟著知名電影剪輯師羅伯特·懷斯學習。她在給電影《江湖浪子》剪輯時,犯了一個非常不應該的錯誤:在從一個鏡頭切換到另一個鏡頭時,第一個鏡頭中的聲音竟然延續到第二個鏡頭中去,并且長達三秒鐘,導致的結局:主人公駕駛汽車逐漸遠去,鏡頭隨之切換到達的目的地場景,而這時依舊可以聽見第一個鏡頭中的汽車聲!羅伯特·懷斯非常生氣,他把這段影片往艾倫面前一扔說:“把你所犯的錯誤剪掉!”艾倫沮喪極了,正在她準備剪去自己所犯的那個“錯誤”時,她忽然看見窗臺上的一個小盆景,那是一株地莓,她曾經生長在艾倫家的園子里。只是別的地莓都能長出又甜又紅的果實,唯獨這株地莓不會結果,可它雖然不會結果,卻能開出特別鮮紅的花朵!所以艾倫把它移植到了這里,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如果說不會結果是一種“錯誤”,但就在這種錯誤中,它卻開出了最美麗的花!想到這里,艾倫怦然心動,她開始重新審視起那段影片,猛然意識到:這個錯誤的本身,其實就是一朵最美麗的地莓花!按照傳統的技法,在鏡頭切換的同時聲音也隨之戛然而止,艾倫卻把聲音延續到第二個鏡頭中,而這不僅能巧妙糅合由鏡頭切換而產生的斷裂感,還能更加有序地連貫電影節奏!艾倫由此想到,有些時候,把第二個鏡頭中的聲音提前一點出現在第一個鏡頭的結尾處,也是一種能巧妙顯示電影節奏的手法。于是,她把這種“錯位剪輯”用到了這部影片的每一個切換的鏡頭中。影片上映后,這種剪輯效果讓所有觀眾耳目一新,并引起了電影同行的關注和沿用,一場電影剪輯藝術的革新悄悄開始了!當86歲高齡的艾倫病逝后,人們對艾倫的人生態度和對電影的貢獻作了這樣的總結:“她深信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的錯誤,只有被忽略的智慧!即便是一株無法結出果實的地莓,也不要輕易扔掉,因為它可能會開出最美麗的花朵!”
摘編自 《揚子晚報》(2011年6月27日)
(1) 從打碎花瓶這一現象中所概括出的“碎花瓶理論”為什么能幫助人們恢復文物、隕石等不知原貌的物體?
(2)如何理解“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的錯誤,只有被忽略的智慧”?
(3)上述兩例對我們增強創新意識有何啟示?
35. 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初次審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將個人所得稅免征額由現行的每月2000元調至3000元。隨后,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國人大網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共收到82707人提出的意見23萬余件。82536人對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發表意見,其中要求提高起征點的意見高達83%。
2011年5月10日和20日,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聯合召開座談會,還分別聽取11位專家和16位來自不同地區、不同職業、不同收入群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社會公眾對草案的意見。
6月27日, 個法修正案草案再次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時,二審稿對3000元起征點仍未作修改。在審議過程中,有委員表示,網上征求意見中,要求提高起征點的占83%。對如此集中的意見,草案未充分回應,很難向公眾解釋清楚。更有委員指出,個人所得稅法不是5000元、3000元的問題,而是如何更認真地對待群眾意見和老百姓的關注問題。
6月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以134票贊成、6票反對、11票棄權,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作如下修改:一、第三條第一項修改為:“工資、薪金所得,適用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二、第六條第一款第一項修改為:“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摘編自 中國人大網(2011年6月30日、2011年7月1日)
材料2
此次個人所得稅法的修改將在社會生活中發揮積極作用。首先,大幅度減輕中低收入納稅群體的負擔。一方面,減除費用標準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后,納稅人納稅負擔普遍減輕。工薪收入者納稅面調整后,納稅人數由約8400萬人減至約2400萬人。另一方面,通過調整工薪所得稅率結構,使絕大部分工薪所得納稅人在享受提高減除費用標準的同時,進一步減輕稅負。這兩個措施是不一樣的,減除費用的提高是普惠,通過稅率級距調整進行結構性的變化,是使中低收入納稅群體在減稅的基礎上進一步減稅。此外,適當擴大低檔稅率和最高檔稅率的適用范圍,使低稅率向大部分納稅人傾斜。其次,適當加大對高收入者的調節力度。實行提高工薪所得減除費用標準和調整工薪所得稅率結構變化聯動,能夠使一部分高收入者在抵消減除費用標準提高得到的減稅好處以后,適當增加一些稅負。
摘編自 中國人大網(2011年6月30日)
(1) 此次個稅法修改過程如何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5分)
(2) 結合此次個稅法的修改,分析當前我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趨向和合理調整收入分配格局的要求。(5分)
36.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
“余維歐美之進化,凡以三大主義:曰民族、曰民權、曰民生。羅馬之亡,民族主義興,而歐洲各國以獨立。洎自帝其國,威行專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則民權主義起。十八世紀之末,十九世紀之初,專制仆而立憲政體殖焉。世界開化,人智益蒸,物質發舒,百年銳于千載,經濟問題繼政治問題之后,則民生主義躍躍然動,二十世紀不得不為民生主義之擅場時代也。是三大主義皆基本于民,遞變易,而歐洲之人種胥治化焉。”
“中國數千年來都是君主專制政體,這種政體,不是平等自由的國民所堪受的,要去這種政體,不是專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們推到滿洲政府,從驅除滿人那一面說是民族革命,從顛覆君主政體那一面說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來分作兩次去做。講到那政治革命的結果,是建立民主政體立憲政體。照現在這樣的政治論起來,就算漢人為君主,也不能是革命。”
摘自《孫中山全集》第一卷
材料2
“一百年以來,我們的先人以不屈不撓的斗爭反對內外壓迫者,從來沒有停止過,其中包括偉大的中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所領導的辛亥革命在內,我們的先人指示我們,叫我們完成他們的遺志.我們現在是這樣做了.我們團結起來,以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內外壓迫者,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我們的民族將從此列入愛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勞的姿態工作著,創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時也促進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們的民族將再也不是一個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們已經站起來了.”
摘自《毛澤東文集》第五卷
37. 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新年不欠舊年賬,今生不欠來生債”,這是孫東林和哥哥孫水林的共同準則。1989年,孫東林與哥哥孫水林一同組建起建筑隊伍,開始在北京、河南等地承接建筑工程和裝飾工程。此后的20年中,無論遇到什么狀況,孫東林從未拖欠過工人的工資。有時工程款不能及時拿到,他四處借錢,也要堅持將工資發放。他說,“誠信,是為人之道,也是立足之本。”
2010年2月9日,在天津承包建筑工程的孫水林,為搶在春節前趕回武漢給先期返鄉的農民工發放工資,不顧路途遙遠、天氣惡劣,連夜趕路千里送薪。不料,2月10日凌晨遭遇車禍,一家五口不幸遇難。得知噩耗,孫東林悲痛不已。為了替哥哥完成遺愿,他帶上哥哥車上的26萬元錢,連續驅車15小時,返鄉代兄為農民工發放工資。兩天未合眼的孫東林流著淚眼趕回家中,和老人商議決定,先替哥哥完成遺愿,年前發完工錢再辦喪事。他自己墊上6萬以后,還差1萬多元。這個時候,他們的老母親拿著1萬塊現金交到兒子手上。這可是老人家的養老錢呀!
隨后,孫家立即讓工友互相通知上門領錢。發工資的時候,孫東林和工友們找不到賬單,都是憑著一本“良心賬”,工友們說多少,孫東林就給多少。臘月二十九晚上,33.6萬元工錢全部發完,竟與哥哥遇難前哥倆說過的數額相差無幾。69名拿著工錢的工友對孫東林說:“明年我們跟你接著干”。
(1)基于“信義兄弟”這個事例,怎樣理解誠信及其道德力量?(6分)
(2)在法律關系中,為什么也要堅守誠信?(4分)
38.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1
紐約曼哈頓的時報廣場,被稱為“世界的十字路口”。在胡錦濤主席2011年訪美前夕,從1月17日起,一抹亮麗的“中國紅”在這里明艷綻放——首都中國國家形象片《人物篇》在時報廣場的大屏幕上持續滾動播放,路人紛紛駐足觀看。
在這段時長60秒的宣傳片中,不僅有袁隆平、楊利偉、姚明等各領域杰出代表,還有“輪椅天使”金晶、“抗震小英雄”林浩、“一輩子在獻血”的郭明義等感動中國的普通百姓。他們都面帶微笑,神色自信,于靜默之間傳遞著中國的聲音。
歷史翻回到1904年5月的一天,在一家銀行的外墻,貼出了時報廣場上的第一張廣告。100多年來,這里廣告的每一次變幻刷新,都展示著時代的表情。可是在這當中,鮮有中國人的面孔和身影。百年滄桑,終以微笑定格,來到“世界的十字路口”,中國人自信、平和、友好。
摘編自 人民網(2011年1月20日)
材料2
作為《人物篇》的姐妹篇,一部時長17分鐘的中國國家形象片《角度篇》自2011年2月3日起將陸續在亞洲、歐美等地的多家電視臺播出。《角度篇》分為“開放而有自信”、“發展而能共享”等8個部分,向世界展現了一個更豐富、多元的中國,其中70%以上的畫面呈現的都是中國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值得一提的是,它沒有回避中國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農民工及其家屬的生存現狀在片中多次出現。這部國家形象片看似一些“視覺碎片”,但能夠讓世人從中讀出一個比較真實、鮮活的當代中國。
摘編自 新華網(2011年2月2日)
材料3
從2009年“中國制造 世界合作”的廣告片,到2011年的國家形象宣傳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如此幾種地向西方展示中國國家形象還是第一次。有評論認為,這幾步短片展示了中國人民的勤勞智慧和精神風貌,每個人的笑容都那么陽光,讓人油然而生到中國看看的愿望;還有人認為,這是“中國國際形象公關”的又一次主動出擊,愈趨自信的中國主動向世界展示自己,中國開始步入“國家公關時代”;也有報道說,中國的宣傳片是中國國家領導人出訪之前的“盛大派對”,展示了中國的軟實力。
摘編自 人民網(2011年1月20日)
(1)分析“中國開始步入‘國家公關時代’”的原因。(4分)
(2)國家形象宣傳對提升中國軟實力有何作用?(4分)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