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我校招收碩士研究生,旨在培養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遵紀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掌握本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具有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層次學術型專門人才以及具有較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一、報考條件
報名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招生單位規定的體檢要求。
4、考生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錄取當年9月1日前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2年(從畢業后到錄取當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以及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符合招生單位根據本單位的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學業要求的人員,按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4)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5、報名參加工商管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第1、2、3各項的要求。
(2)大學本科畢業后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的人員;或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二、報考辦法
1、凡符合報考條件者, 應于教育部規定時間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公網網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網址:http://yz.chsi.cn,以下簡稱“研招網”)瀏覽報考須知,并按教育部、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報考點以及報考招生單位的網上公告要求報名。
2、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應為高校學生應征入伍退出現役,且符合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者(“高校學生”指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含高職)、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的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專科(高職)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考生報名時應選擇填報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并按要求填報本人入伍前的入學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關信息。
3、在規定的時間,憑網上報名編號、本人居民身份證和學歷證書(應屆本科畢業生持學生證)到考生網報時選擇的報考點進行現場確認。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還應提交本人《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
三、初試
1、全國入學統一考試(初試)時間為2017年12月23日-12月24日。
2、考試科目為4門,其中,思想政治理論、英語、數學、管理類綜合能力為全國統考科目,部分業務課一及全部業務課二由我校自主命題。工商管理碩士(MBA)和會計碩士(MPACC)初試僅設英語及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兩個科目,考試時間為2017年12月23日。
四、復試和調劑
1、復試分數線由我校依據2018年國家線自主劃定。
2、申請調劑的專業應是相近、相關專業(統考科目原則上應相同,專業課相近)。
3、需調劑的考生(含校內調劑)必須經過“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的調劑系統確認,否則調劑無效。
4、復試形式、時間、地點、方式及復試成績所占權重由我校確定,并在復試前通過校園網向考生公布。
5、外語聽力以及口語測試在復試時進行,成績計入復試總成績。
6、對同等學力考生必須在復試階段加試兩門與報考專業相關的本科主干課程(筆試)。
五、體檢
考生在復試時參加體檢,體檢標準參照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號)及《教育部辦公廳、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號)規定執行。
六、錄取
考生的初試成績、復試成績按權重折合成綜合成績,再結合考生
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體檢等情況,擇優錄取。
七、學制及學習年限
各專業學制一般為2-3年,最長學習年限一般為5-6年。
八、學費及資助
1、學費:全日制非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費:7000元/年;工商管理碩士(MBA)學費:3萬元。
2、獎助:
1-研究生國家獎學金
|
||||||
序號
|
獎勵標準
|
備注
|
||||
1
|
20000元/生/年
|
按國家分配比例評選
|
||||
2-研究生助學金
|
||||||
序號
|
獎勵項目
|
標準
|
備注
|
|||
1
|
研究生國家助學金
|
6000元/生/年
|
全日制在校生,每年按10個月發放
|
|||
2
|
中原工學院研究生助學金
|
2000元/生/年
|
|
|||
3-研究生學業獎學金
|
||||||
序號
|
獎勵項目
|
比例
|
標準
|
|||
1
|
河南省研究生學業獎學金
|
40%
|
8000元/生
|
|||
2
|
中原工學院研究生學業獎學金
|
其余符合相關條件
|
5000元/生
|
|||
4-研究生新生獎學金
|
||||||
序號
|
獎勵標準
|
備注
|
||||
1
|
當年學費和住宿費同等金額的獎金
|
面向第一學年,第一志愿報考我校且被錄取的工學考生
|
||||
2
|
當年住宿費同等金額的獎金
|
其余符合相關條件
|
||||
5-研究生優秀獎學金
|
||||||
序號
|
等級
|
標準
|
比例
|
備注
|
||
1
|
一等
|
4000元/生
|
10%
|
面向第二學年研究生
|
||
2
|
二等
|
2000元/生
|
30%
|
|
||
6-研究生創新獎學金
|
||||||
序號
|
等級
|
標準
|
比例
|
備注
|
||
1
|
一等
|
4000元/生
|
10%
|
面向第三學年研究生
|
||
2
|
二等
|
2000元/生
|
30%
|
|
||
7-研究生“三助”崗位津貼標準
|
||||||
序號
|
類別
|
崗位津貼標準
|
||||
1
|
助教
|
由聘用學院確定
|
||||
2
|
助研
|
由聘用教師確定
|
||||
3
|
助管
|
600元/生/月
|
||||
8-研究生其他個人及集體獎勵
|
||||||
序號
|
獎勵類別
|
獎勵比例
|
獎勵標準
|
|||
1
|
三好學生
|
參評研究生總數的15%
|
600元/人
|
|||
2
|
優秀學生干部
|
參評研究生干部的25%
|
600元/人
|
|||
3
|
優秀畢業生
|
參評研究生總數的10%
|
600元/人
|
|||
4
|
先進班集體
|
參評班級總數的20%
|
1000元/班
|
|||
9-研究生助學貸款
|
||||||
序號
|
標準
|
備注
|
||||
1
|
原則上不超過年度學費和住宿費標準總和
|
符合申請條件及學校相關規定的均可申請
|
||||
10-研究生臨時困難補助
|
||||||
序號
|
資助對象
|
|||||
1
|
突發性臨時困難研究生
|
以上獎勵面向全日制在校研究生(不含委培、定向考生),具體學費及獎助情況按照國家、河南省、學校最新文件規定執行,由研究生處負責解釋。
九、其他
1、本簡章如與教育部2018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規定有不同之處,按教育部文件要求執行。
2、考生也可通過研究生處網站(http://depart.zzti.edu.cn/yjs/)查閱我校招生簡章、招生專業目錄等相關招生信息,或直接咨詢報考學院,聯系人及電話見研究生處網站。
3、招生專業目錄中各專業“擬招生人數”一欄的數字為參考數字,實際錄取人數按教育部下達的招生計劃和各專業上線人數確定。
十、聯系方式
單位代碼:10465 郵編:450007
通訊地址:河南鄭州中原中路41號 中原工學院研究生招生辦公室213信箱
聯 系 人: 方老師、 蔡老師 電話:0371-67698801、62506093
傳 真:0371-67698801 電子郵箱: yjsc@zzti.edu.cn
網 址:http://depart.zzti.edu.cn/yjs/
各研究生招生學院聯系方式
學院名稱
|
學院代碼
|
招生聯系人
|
聯系電話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001
|
李老師 袁老師
|
0371-69975767
0371-69975773
|
法學院
|
002
|
張老師
王老師
|
0371-69975756
0371-69975763
|
理學院
|
003
|
張老師
高老師
|
0371-62506927
0371-62506034
|
機電學院
|
004
|
喬老師
王老師
|
0371-62506827
0371-62506827
|
材料與化工學院
|
005
|
席老師
王老師
|
0371-62506924
0371-62506163
|
電子信息學院
|
006
|
廖老師
柴老師
|
0371-62506987
0371-62506865
|
計算機學院
|
007
|
潘老師
劉老師
|
0371-62506177
0371-69975806
|
能源與環境學院
|
008
|
王老師
李老師
|
0371-62506812
0371-62506813
|
009
|
趙老師
劉老師
|
0371-62506870
0371-62506932
|
|
紡織學院
|
010
|
何老師
張老師
|
0371-69975729
0371-69975838
|
藝術設計學院
|
011
|
王老師
李老師
|
0371-62506887
0371-62506731
|
服裝學院
|
012
|
朱老師
任老師
|
0371-62506980
0371-62506624
|
新聞與傳播學院
|
013
|
戴老師
張老師
|
0371-62506181
0371-62506178
|
外國語學院
|
014
|
郝老師
|
0371-62506173
|
經濟管理學院
|
015
|
楊老師
劉老師
|
0371-62506195
0371-62506113
|
(MBA)
陶老師
孫老師
|
0371-7698117
0371-7698117
|
中原工學院簡介
中原工學院是一所以工為主,紡織服裝及相關學科特色鮮明,工、管、文、理、經、法、哲、史、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水平教學型大學。學校始建于1955年,原名鄭州紡織工學院,隸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紡織工業部,2000年劃轉河南省管理。
學校分南區、北區和西區三個教學區,占地1,610畝。校舍建筑面積61.7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63億元,共有藏書415.8萬冊。學校現有教職工1774人,其中專任教師1191人,高級職稱518人,博士377人;有國家級優秀教師6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國家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人;有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7人、河南省教學名師7人、省級優秀教師10人、河南省特聘講座教授6人,省級及以上教學和科研團隊11個。目前共有各類在校生3萬余人。
學校設有紡織學院、服裝學院、能源與環境學院、機電學院、電子信息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等20個教學部門,現有60個本科專業,9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1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已有11屆碩士畢業生。有8個省級重點學科一級學科,2個省級重點學科二級學科。其中,紡織學科在全國同類學科中位居第七名,“紡織服裝新材料及高端裝備”特色學科群獲“河南省優勢特色學科建設工程一期建設學科”特色學科A類項目立項建設。擁有河南省首批工業訓練中心和大學科技園。
學校秉承“質量立校”理念,重視教育教學改革,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知識豐富、能力突出、素質優良的高級應用型人才。2016年5月,順利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目前,學校有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國家級實踐教學基地,1個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團隊,還有一批省級特色專業、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實驗室)、教學團隊、精品資源共享課、雙語教學示范課等。在近三屆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評審中,獲得特等獎、一等獎共9項。在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競賽、數學建模競賽、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大學生機械設計創新大賽等國家級賽事中,中原工學院學生成績優異。特別是在“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中,學校是全國連續四屆奪得一等獎的三所高校之一;工業設計專業學生兩次獲得素有“國際設計界奧斯卡”之稱的德國“紅點設計獎”;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學生獲得全國高校服裝設計最高獎“新人獎”,學校獲得服裝設計“育人獎”。畢業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強,就業質量高,近三年就業率保持在90%以上。
學校大力實施“科研強校”工程,建成一批科研平臺,取得了標志性研究成果。現有金剛石高效精密鋸切工具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河南省紡織服裝產業協同創新中心、河南省功能性紡織材料重點實驗室、圖像分析與機器視覺河南省工程實驗室、河南省熱泵空調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32個國家級和省級科研平臺。近五年來,學校承擔國家級項目105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6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7項、國家重大科技專項2項;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83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被三大檢索收錄論文1532篇,出版著作560部,獲授權發明專利404件。
學校積極開展對外合作與交流,先后與英國、美國、俄羅斯、德國、新西蘭、臺灣等30多個國家(或地區)的50余所知名高校或機構開展實質性合作,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和辦學理念,促進辦學水平提升。先后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曼徹斯特城市大學、新西蘭理工學院聯合舉辦紡織工程、服裝與服飾設計、建筑工程管理等9個專業的本專科層次合作辦學學歷教育項目。2017年,我校與俄羅斯聯邦圣彼得堡國立宇航儀器制造大學合作舉辦的非獨立法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中原工學院中原彼得堡航空學院”獲國家教育部批準,并開始招生。我校也是河南省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掛靠單位,2016年11月,成功承辦了第七屆全國中外合作辦學年會,并當選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中外合作辦學研究分會常務理事單位。
近年來,學校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評為河南省文明單位、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學校黨委被授予河南省高等學校“五好”黨組織、河南省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等稱號;被教育部評為學籍管理先進單位,被河南省教育廳評為河南省文明標兵學校、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序號
|
一級學科代碼
|
一級學科名稱
|
二級學科代碼
|
二級學科名稱
|
1
|
0101
|
哲學
|
010108
|
科學技術哲學
|
2
|
0305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030501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3
|
|
|
030503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
4
|
|
|
030505
|
思想政治教育
|
5
|
|
|
030506
|
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
|
6
|
0802
|
機械工程
|
080201
|
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
|
7
|
|
|
080202
|
機械電子工程
|
8
|
|
|
080203
|
機械設計及理論
|
9
|
|
|
080204
|
車輛工程
|
10
|
0805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080501
|
材料物理與化學
|
11
|
|
|
080502
|
材料學
|
12
|
|
|
080503
|
材料加工工程
|
13
|
0810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081002
|
信號與信息處理
|
14
|
0811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081101
|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
15
|
|
|
081102
|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
16
|
|
|
081103
|
系統工程
|
17
|
|
|
081104
|
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
18
|
|
|
0811Z1
|
復雜系統的數學理論與技術
|
19
|
0812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081203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20
|
0814
|
土木工程
|
081401
|
巖土工程
|
21
|
|
|
081402
|
結構工程
|
22
|
|
|
081403
|
市政工程
|
23
|
|
|
081404
|
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
|
24
|
|
|
081406
|
橋梁與隧道工程
|
25
|
|
|
0814Z1
|
綠色建筑環境技術
|
26
|
0821
|
紡織科學與工程
|
082101
|
紡織工程
|
27
|
|
|
082102
|
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
|
28
|
|
|
082103
|
紡織化學與染整工程
|
29
|
|
|
082104
|
服裝設計與工程
|
30
|
1202
|
工商管理
|
120201
|
會計學
|
31
|
|
|
120202
|
企業管理
|
32
|
|
|
120203
|
旅游管理
|
33
|
|
|
120204
|
技術經濟及管理
|
34
|
|
|
1202Z1
|
知識產權管理
|
35
|
1305
|
設計學
|
*
|
*
|
36
|
|
|
1305Z1
|
傳媒創意與設計學
|
序號
|
專業學位類別代碼
|
專業學位類別名稱
|
工程領域
代碼
|
工程領域名稱
|
1
|
0852
|
工程
|
085201
|
機械工程
|
2
|
0852
|
工程
|
085206
|
動力工程
|
3
|
0852
|
工程
|
085210
|
控制工程
|
4
|
0852
|
工程
|
085213
|
建筑與土木工程
|
5
|
0852
|
工程
|
085220
|
紡織工程
|
6
|
1251
|
工商管理
|
*
|
*
|
7
|
1253
|
會計
|
*
|
*
|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