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我校2018年招收學術型碩士生和專業學位碩士生兩種類型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所公布各專業的招生人數為我校預計招生數,具體招生人數以教育部下達的實際招生計劃為準,錄取時我校將視生源狀況和各學科發展需要適當調整各專業招生名額。被錄取的碩士研究生入學后完成所修學分、達到畢業要求,并且通過論文答辯可獲得畢業證、學位證。
我校碩士研究生各專業不按導師招生,入學后再區分研究方向。
一、培養目標
我校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是為了培養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遵紀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掌握本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具有創新精神和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層次學術型專門人才以及具有較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二、報考條件
(一)報名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我校規定的體檢要求。
4.考生必須符合下列學歷等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以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錄取當年 9 月 1 日前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 2 年(從畢業后到錄取當年 9月 1 日,下同)或 2 年以上,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且符合各招生專業根據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業務要求的人員;
(4)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按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5)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二)報名參加全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按下列規定執行。
1.報名參加除法律碩士(法學)外,其他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一)中的各項要求。
2.報名參加法律碩士(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一)中的各項要求;
(2)之前在高校學習的專業為法學專業(僅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代碼為0301】畢業生方可報考、?茖哟畏▽W類畢業生和自學考試形式的法學類畢業生等可以報考)。
3. 報名參加會計碩士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一)中的各項要求;
(2)之前在高校學習的專業為會計學、財務管理和審計學的人員方可報考;
(3)會計碩士的思想政治理論考試在復試中進行,成績計入復試總成績。
(三)報名參加中國現當代文學二級學科“文學作品翻譯與比較研究方向”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一)中的各項要求。
2.限英語專業考生報考。
三、網上報名、現場確認及考生資格審查
(一)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兩個階段。所有參加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考生均須進行網上報名,并到報考點現場確認網報信息、繳費和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
(二)網上報名要求:
1.考生應在規定時間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公網網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網址:http://yz.chsi.cn,以下簡稱“研招網”)瀏覽報考須知,并按教育部、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報考點以及我校的網上公告要求報名。報名期間,考生可自行修改網報信息。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修改報名信息。
2.考生報名時只填報我校的一個專業。
3.以同等學力身份報考的人員,應按我校要求如實填寫學習情況和提供真實材料。
4.考生要準確填寫本人所受獎懲情況,特別是要如實填寫在參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國家教育考試過程中因違紀、作弊所受處罰情況。對弄虛作假者,我校將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辦法》嚴肅處理。
5.報名期間將對考生學歷(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并在考生提交報名信息三天內反饋校驗結果?忌呻S時上網查看學歷(學籍)校驗結果。考生也可在報名前或報名期間自行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網址:http://www.chsi.com.cn)查詢本人學歷(學籍)信息。
未通過學歷(學籍)校驗的考生應及時到學籍學歷權威認證機構進行認證,在現場確認時將認證報告交報考點核驗。
6.按規定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的考生,在網上報名時須如實填寫少數民族身份,且申請定向就業少數民族地區。
7.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應為高校學生應征入伍退出現役,且符合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者(“高校學生”指全日制普通本?(含高職)、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的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高職)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下同)。考生報名時應選擇填報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并按要求填報本人入學、入伍、退役等相關信息。
8.考生應認真了解并嚴格按照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選擇填報志愿。因不符合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造成后續不能現場確認、考試、復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9.考生應按要求準確填寫個人網上報名信息并提供真實材料?忌蚓W報信息填寫錯誤、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三)現場確認要求:
1.所有考生均應在規定時間內到報考點指定地方現場核對并確認其網上報名信息,逾期不再補辦,F場確認時間由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根據國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區報考組織情況自行確定和公布。
2.考生現場確認應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證、學歷證書(應屆本科畢業生持學生證)和網上報名編號,由報考點工作人員進行核對。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還應提交本人《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
3.在錄取當年9月1日前可取得國家承認本科畢業證書的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本科生,須憑頒發畢業證書的省級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辦公室或網絡教育高校出具的相關證明方可辦理網上報名現場確認手續。
4.未通過網上學歷(學籍)校驗的考生,在現場確認時應提供學歷(學籍)認證報告,以供核驗。
5.所有考生均應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報名信息經考生確認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6.考生應按規定繳納報考費。
7.考生應按報考點規定配合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
四、“準考證”下載打印及初試安排
(一)我校將根據相關規定,對考生報考信息和現場確認材料進行全面審查,確定考生的考試資格。考生填報的報名信息與報考條件不符的,不準予考試。
(二)根據研招網公布時間,考生可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研招網下載打印《準考證》。《準考證》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涂改。
(三)考生憑下載打印的《準考證》及居民身份證參加初試。
(四)初試日期和時間,以教育部公布為準。初試方式均為筆試。初試科目詳見《西藏民族大學2016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五)考生報名時須簽署《考生誠信考試承諾書》。
五、復試
(一)復試是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重要組成部分,用于考查考生的創新能力、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等,是碩士研究生錄取的必要環節,復試不合格者不予錄取。復試采取差額形式。
(二)我校在復試前將對考生的居民身份證、學歷證書、學生證等報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資格進行審查,對不符合規定者,不予復試。對考生的學歷(學籍)信息有疑問的,將要求考生在規定時間內提供權威機構出具的認證報告。
(二)復試時間、地點、內容范圍、方式由我校自定。復試辦法和程序由我校公布。全部復試工作一般在2017年4月底前完成。復試科目詳見《西藏民族大學201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三)對以同等學力身份(以報名時填報的信息為準)報考的考生,復試時,應加試至少兩門本科主干課程。加試方式為筆試。加試科目詳見《西藏民族大學201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四)會計碩士的思想政治理論考試在復試中進行,成績計入復試總成績。
(五)外國語聽力及口語測試均在復試中進行,成績計入復試總成績。
六、調劑
我校調劑政策視第一志愿生源上線情況而定。學校將按教育部有關政策確定并公布本單位調劑工作的具體要求和程序,通過“全國碩士生招生調劑服務系統”及時公布生源缺額信息及調劑要求,積極利用該系統為考生調劑提供服務。屆時,考生可通過“研招網”調劑服務系統填寫報考調劑志愿。
七、體檢
考生體檢工作在復試階段組織進行。學校參照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聯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號)要求,按照《教育部辦公廳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號)規定,結合招生專業實際情況,提出學校體檢要求。
八、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
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是保證入學新生質量的重要工作環節,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錄取。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主要是考核考生本人的現實表現,內容應包括考生的政治態度、思想表現、道德品質、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等方面。我校將強化對考生誠信的要求,充分利用《國家教育考試考生誠信檔案》記錄,對考生在報考時填寫的考試作弊受處罰情況進行認真核查,將考生誠信狀況作為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內容和錄取的重要依據。
九、錄取
學校根據國家下達的招生計劃,考生入學考試的成績(含初試和復試)并結合其平時學習成績和思想政治表現、業務素質以及身體健康狀況擇優確定擬錄取名單。
新生應按時報到。不能按時報到者,須有正當理由和有關證明,并請假。無故逾期兩周不報到者,取消入學資格。應屆本科畢業生、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考生入學時未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者,取消錄取資格。
新生報到后,學校對其進行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專業素質、健康狀況等全面復查,發現有不符合標準者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十、獎、助學金、科研獎勵及學費
(一)助學金---在校無固定經濟收入學生均可申請獲得,每生每年6000元;
(二)學業獎學金---覆蓋面占40%,獲得學業獎學金每年獎勵8000元;
(三)國家獎學金---獲得國家獎學金,一次性獎勵2萬元;
(四)學校設有科研基金,鼓勵學生參與科研活動,科研獎勵參照學院教師科研獎勵標準執行;
(五)學校提供部分勤工助學崗位,研究生院提供“三助一輔”(助教、助研、助管、兼職輔導員)資助崗位,支持學生參加社會實踐;
(六)學校不定期選派部分學生到對口支援高校進行交流學習;
(七)學費——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 教育部關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機制的意見》(財教〔2013〕19號)以及《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 教育部關于加強研究生教育學費標準管理及有關問題的通知》(發改價格[2013]887號)規定,從2014年秋季學期起,高等學校向所有納入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的新入學研究生收取學費。根據藏財綜字【2014】44號文件規定,我校醫學類專業學費為7000元/年,其余專業學費為5000元/年。
十一、其他
(一)若教育部出臺新的研究生招生政策,我校將按照規定作相應調整,并及時在我校研究生院網站予以公布。報名時間、現場確認時間及考試時間以教育部統一規定時間為準。
(二)學校信息及聯系方式
招生單位代碼:10695 地 址:陜西省咸陽市文匯東路6號
聯系部門:西藏民族大學研究生院 郵政編碼:712082
聯系電話:029—33755387 聯系人: 陳老師
電子信箱:xzmzdxyjsy@163.com 網 址:www.xzmu.edu.cn
附件:1、學校簡介
熱忱歡迎報考我校,并預祝各位考生取得優異成績!
附件1
學校簡介
西藏民族大學坐落在渭水之濱古都咸陽,其前身是1957年成立的“西藏公學”。1965年經國務院批準更名為“西藏民族學院”。2015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更名為“西藏民族大學”。學校是國務院批準的首批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單位,是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與國家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共建高校、國家中西部地區重點建設高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教育部卓越人才培養計劃試點單位、教育部團隊式對口援助高校、西藏自治區博士授權立項建設單位、全國綠化模范單位。
學校誕生于特殊的歷史時期,是西藏和平解放后黨中央在祖國內地為西藏創辦的第一所高等學校。1957年3月5日,根據毛澤東主席關于西藏工作的戰略部署和周恩來總理的指示精神,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員會總書記鄧小平主持召開中央書記處會議,決定西藏在內地辦學。學校的創辦,是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基于民族團結和國家振興的政治遠見做出的英明決策,是中央治藏方略的重要布局。建校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對學校建設做出重要指示,胡錦濤同志、劉延東同志為學校建校50周年發來賀信。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俞正聲主席等中央領導多次做出重要指示,要求進一步辦好民族高等教育。2014年,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政協副主席杜青林受俞正聲主席委托,到學?赐繂枎熒,希望學校認真總結在內地為西藏培養人才的有效模式和成功經驗,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民族教育的規律,為國家、為西藏培養更多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貢獻。
學校肩負著特殊的歷史使命,始終致力于全面落實黨和國家治藏方略,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反對分裂;始終致力于西藏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長治久安;始終致力于為西藏造就一支立場堅定、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在長期辦學中,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堅持立足陜西、面向西藏、服務西藏的辦學宗旨,從建校之初的干部培訓、知識教育到現在的專業教育,再到不斷提升辦學層次,創造了西藏高等教育的諸多奇跡,是西藏高等教育的孵化器、專業人才的培養基地、科學研究和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平臺,在我國民族高等教育和西藏高等教育史上確立了自己獨特的歷史地位。
學校做出了特殊的歷史貢獻,在西藏平定叛亂、政權建設、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建設等不同歷史階段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為西藏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了歷史性的重要貢獻。學校緊緊圍繞培養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務,緊跟時代步伐,形成了適應西藏實際和需要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了與西藏經濟社會發展高度契合的學科專業體系,凝練了服務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科學研究優勢,有著鮮明的辦學特色。學校秉承“愛國、興藏、篤學、敬業”的校訓,弘揚“擔當奉獻、求真務實、和諧發展”的辦學精神,迄今已為國家培養了7萬余名各類優秀人才,其中涌現出了30多名省部級領導干部和一大批藝術家、作家、教授、醫學家、農學家、工程師等杰出人才,贏得了“西藏干部搖籃”的美譽。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近三年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0%以上,先后榮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和“全國高校就業工作典型院校”等榮譽稱號,2012年躋身全國高校就業50強。
學校是全國成立最早的民族高校之一,具有濃郁的西藏地方民族特色,也積淀了深厚的辦學實力。現有民族學、中國語言文學、基礎醫學和中國史4個碩士一級學科,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49個本科專業,涵蓋11個學科門類。其中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省部級重點學科11個,國家民委重點建設學科1個,自治區級特色專業4個,自治區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3個。教職員工1219人,專技人員813人,專任教師698人,其中正高職稱75人,副高職稱242人,博士、碩士生導師95人,有百千萬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8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人,教育部高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8人,西藏自治區學術技術帶頭人11人,享受西藏自治區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建設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部級教學團隊3個。在校生10015人,其中研究生515人,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學生占50%。牽頭組建了自治區級協同創新中心“西藏文化傳承發展協同創新中心”,成立了西藏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南亞研究所、旅游研究所、藏學研究所等科研實體,建設有3個省部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學校在許多研究領域處于國內領先地位,藏學、民族學研究在國內外學術界享有良好聲譽。
學校地處祖國內地,在黨中央的親切關懷下和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具備了良好的辦學條件,F有渭城、秦漢(在建,預計2019年投入使用)兩個校區,并在拉薩建有實踐教學基地,校園面積1149畝(76.6萬平方米),校舍總面積334973平方米。教學設施完備,現有各類功能教室120間,建筑面積77493平方米,其中智慧教室41間;各類實驗室、實習實訓場所80個,面積33946平方米;實習、實訓基地151個;圖書館面積14821平方米,館藏文獻資源總量達294萬余冊,包括電子文獻資源167萬余冊。建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建有自治區重點實驗室2個,自治區高校重點實驗室7個,自治區高校教學實驗室10個,自治區實驗實訓基地1個。
新征程,新跨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西藏民族大學將一如既往地肩負起特殊的歷史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重要戰略思想和“加強民族團結、建設美麗西藏”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自治區第九次黨代會精神,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統領,實施“一個戰略”(調整結構、轉型創新發展),貫徹“一個要求”(抓機遇、保穩定、促發展),定位“三個方向”(服務國家治藏方略,適應西藏經濟社會長足發展和長治久安,發揮自身特色和優勢),抓牢“三件大事”(發展、穩定和改革),用好“兩個抓手”(一手抓弘揚“擔當奉獻、求真務實、和諧發展”的民大精神,一手抓應急處突和常態工作相結合的穩定安全長效機制),突出“六個重點”(學科建設、協同創新、隊伍建設、基層基礎、五教創新、依法治校),推進“六個工程”(民族團結教育工程、轉型發展工程、教師培養培訓工程、高端人才培養工程、信息化建設工程、新校區建設工程),不斷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新優勢,創造民族團結進步新篇章,開創人才培養新途徑,開創學校工作新局面,推動教育質量上升到新高度,實現與全國高校同步科學發展,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有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的高水平綜合性民族大學。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