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以2012年考研閱讀第二篇文章為例引領考研閱讀復習對策英語教研室 韓甦沒有任何意外,2012年考研閱讀仍然來自國外的主流媒體。本文以第二篇文章為例,分析如何使用4個步驟的做題以及1個原則方式的簡化是做題方式,搞定閱讀難關,為后續考研人,引領個方向。這篇文章是來自于英國《衛報》2011年6月19日的一篇文章。作者以粉紅色與女性的關系為切入,進而探討了是什么在吸引我們對于顏色產生的喜好。
在考研復習中這種文章是屢見不鮮的。所以,在經過我們相關的集訓訓練,或是相關強化訓練的考生可以以非常愉悅的狀態應對這篇文章。回憶一下四個步驟:
1.讀題劃點:不讀選項,只讀題干,尋找題干中能夠提供解題指向性的詞語,或者內容,劃出來,提醒自己。
2.帶點讀文:通讀文章,找到一個點,對應的做個數字標記。
3.以點解題:以對應點的前后文章,或是這個對應點出現的段落排除備選項,做出答案。
4.全文解題:往往有一些題沒有確定的對應點,這是我們的原則便有了作用,可以以原則來解決遺漏的題,一般考研預讀遺漏題只有5道中會有1道。所謂原則,就是解題區域不重復,即已經出過答案的相關句子或是有這緊密聯系的句意群都不會有再出答案,因為這樣是出題人的重大失誤,即出題重復。知道了以上步驟和原則我們來看這篇文章。
第一步驟:讀題劃點第26題,只是一道句意細節題。
該題圍繞一個句子展開。該句為“but it is a tiny slice of the rainbow”,這個點,已經十分明確可以看下一題。第27 題,段落判斷推理題。該題提問,根據第二段,下列有關于色彩的選項中哪一個是正確的。出題點也已經明確為第二段。在此可根據出題區域原則,做基本判斷,即第一題應該出現在第一段落。
第28 題,事實細節題。集中于作者對于我們對于孩子的心理發展的感知主要是受到____的影響。此題定位點較為模糊。有出題詞匯“perception”和“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以及解題核心詞匯“influenced”。此題定位點較多,但時間緊迫可以向下看下一題。第29題,段落推理題。題中提問,我們從第四段得出,百貨商場被建議______.直接可以定位于第四段落。同時,也可以使第28題的定位點清楚定位于第二段之后,以及第四段之前,即第三段。最后一題, 為概括題型。要求概括是什么原因使得女孩們為粉色所吸引_______。定位點為“girl‘s attraction”和“pink”。此種題型定位較難,因為該種題型多是有多個出題點,概括而成,所以可以在所有題結束后,運用原則進行解題。
第二步驟:帶點讀文第26題定位點出現在第一段中間,因其前后句都與其有句意聯系,故皆為解題區域。
第27題區域在于第二段落。第28題定位點為“perception”和“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以及解題核心詞匯“influenced”,其定位點在于第三段第一句,“I had not realised how profoundly marketing trends dictated our perception of what is natural to kids, including our core beliefs about their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故句后部分為該題解題重要區域。第29題定位于第四段落,有關鍵詞“department stores” 故解題區域也大致確定。
第三步:以點解題第26第,出題點確定后,通讀前后句子。
前句說:女人已經想不起來自己在少女時代對于粉色的癡迷。引入了出題句。該字面理解為這只是彩虹的一個小小端倪。結合前句、后句,可以知道粉紅色沒有什么問題,也不僅僅是混淆少女身份的東西。在后又提及了,它是一種連接。
結合選項如下:
A 選項 翻譯為,不應該被當做是少女時代的單一代表。
B 選項 翻譯為,不應該與少女的無知相聯系
C 選項 翻譯為,不能解釋少女們對于想象力的缺失。
D選項 翻譯為, 不能影響到少女們的生活和興趣。
B、C選項有歧視的傾向,不選、排除。D選項不在解題區域之內。故第26題結合文章,只能選擇A選項。
第27題,先行閱讀選項:
A 選項,色彩被編碼進入少女們的基因之中。可理解為,少女天生喜愛顏色。
B 選項,藍色過去常常被當做是代表少女們的顏色。
C 選項,粉紅色過去常常白當做是一種表示性別的顏色中的中性色彩。
D選項,白色更被孩子所喜愛。
結合文章,A選項為第二段的第一句中的“but”所排除。B選項在文中,有“Blue, with its intimations of the Virgin Mary, constancy and faithfulness, symbolised femininity.”呼應。故可選。C選項,與原文所提及代表力量不符,排除。D選項,與原文中所提及白色是由“boil”造成,不符,排除。故第27題選擇:B。
第28題。定位點于第一句話,但是要注意本句話中所用的是“marketing trends”(市場趨勢),故A選項中的所購買的兒童用品,形似但意不同,排除。所以結合文章后面所提及的“a historian of childhood consumerism”以及“a marketing gimmick”等內容,第28題,選擇D選項,對于孩童時代消費的研究,為正確選項。
第29題,段落推理題。先來分析選項:A選項,關注與嬰兒服飾以及更大一些的孩子的服飾。B選項,對于不同的性別賦予同樣的重視。C選項,細分消費者進入更小的組別。D選項,創造更多的普通購物者的專有詞匯。A 選項 詞句有原文支持“create a "third stepping stone" between infant wear and older kids' clothes”.但是,對于內容的理解不全面。是一個強干擾項。在后句有“Splitting kids, or adults, into ever-tinier categories has proved a sure-fire way to boost profits.”,第29題,故選擇C選項,為正確答案。
以上幾道題可以使用“以點解題”的方式。但是,第30題則,不容易確定。故進入第四步驟:全文解題步驟四:全文解題。最后的第30題,是概括題型。
我們可以分析選項如下:
A 選項 很確定的被解釋為由她們內在的趨向
B 選項 被服裝廠商全部理解(掌握)
C 選項 主要是被受利益所驅使商人所強加的。
D選項 被心理學專家所很好地解釋。
在分析后,再在文章中尋找我們一些相關部分。文中,少女對于粉色的喜好多次提及,分別為,第一段,“yet it is pervasive in our young girls’ lives”;第二段,“Girls' attraction to pink may seem unavoidable, somehow encoded in their DNA, but according to Jo Paoletti,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American Studies, it's not. ”結合原文,可以排除選項A與選項D。剩下的B與C選項是該題的難點,即到底是為服裝商全部了解的結果,還是商人的導向。其實,通讀全文,服裝商確實出現過,但是,卻沒有提及服裝廠商對于顧客的理解,做一個最簡單的推理:如果服裝商真的能夠完全理解顧客需求,那么就不會有服裝的積壓現象。故,該選項為絕對選項,不選。所以,第30題答案為C。
以上就是本人結合2012年考研文章的一些做題和復習的思路,希望能過幫助廣大考生,跨越考試,成就未來。我們,生而為贏!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