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臨床醫學中醫綜合能力考試大綱已于2017年8月初正式頒布了。我們的專業老師,經過仔細對照發現,2018年的大綱與2017年大綱沒有變化,這也說明了我們的前期預判相當準確,我們在強化課中就給學生們預判了2018大綱狀況,基于2017版大綱是我們國家研究生入學考試,對2007~2016十年間大綱的重新修訂,專家們已經經過了深思熟慮,未來幾年內不會做較大的改動,果然,2018年考試大綱根本就沒有任何變化。那么,大家就安心如常的復習即可。
參加2018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考試的學子們需要注意一下幾個問題
一、注重考試方向的變化
2017起由中醫綜合考試→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在此的“臨床”是關鍵。臨床體現在三個方面
1.中醫基礎理論這門學科中,主要體現在對病因病機的重視,尤其是對病機的重視,是今年復習考試的重點。
2.中藥學、方劑學更加注重主治病證。
3.中醫內科學、針灸學更加突出了臨床技能考試,分值也相應的加大。
二、考試目標的變化
最大的變化莫過于強調“能力”,具體體現在考試上,就是題目非常靈活,基本較少出現死記硬背的知識點,基本上都需要經過綜合分析、判斷才能答出問題,尤其是中藥學,對于相關藥物的主治,需要綜合分析中藥的綜合功效才能應答。
三、試卷結構變化
科目題數比例分值
中醫基礎理論231339.5
中醫診斷學231339.5
中藥學231339.5
方劑學231339.5
中醫內科學432884
針灸學221442
臨床醫學人文精神868
四、題型
除了傳統的A型題(最佳選擇題)、B型題(對應選擇題)、X型題(多項選擇題)之外,2017年起增加了C型題(病例共用題干題),其實本題以前也曾經出過,這次是正式提出,亦可以成為導入題。導入題中應注意針灸學的兩道題,必考的為某種疾病應選用的經脈(一般為兩條)。
五、試題順序
(一)A型題
1.基礎題
1~9→中醫基礎理論(1.5分)
10~18→中醫診斷學(1.5分)
19~27→中藥學(1.5分)
28~36→方劑學(1.5分)
37~51→中醫內科學(2分)
52~55→針灸學(2分)
2.共有題干(臨床題→每小題2分)
56~67→中醫內科學
68~73→針灸學
(二)B型題(1.5分)
82~85→中醫基礎理論
86~89→中醫診斷學
90~93→中藥學
94~97→方劑學
98~101→中醫內科學
102~105→針灸學
(三)X型題(2分)
106~115→中醫基礎理論
116~125→中醫診斷學
126~135→中藥學
136~145→方劑學
146~157→中醫內科學
158~165→針灸學
六、答題技巧
1.首先將A、B、X三個題型中的各科分開,按照中醫基礎、中醫診斷、中藥學、方劑學、中醫內科學、針灸學六個學科,逐個學科地做六個學科題,以保持思維的完整性。
2.一遍稍快速做簡答、會答的,經過快速復查后就封存不看了;二遍做稍難的題,可能用的時間稍長;第三遍做較難的題。
3.留出足夠的時間涂卡。
4.復查中沒有足夠的把握不要輕易修改。
同學們,經過我們廣大師生的不懈努力,強化班的學習已經接近尾聲了,馬上要進行的就是第三輪沖刺班的學習了,希望諸位同學牢牢把握大綱方向、時時刻苦認真學習、常常思考人生方向、緊緊抓住時代脈搏,努力、努力、再努力!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