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201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簡介
0202應用經濟學
沈陽大學應用經濟學學科擁有產業經濟學、財政學、區域經濟學和金融學四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本學科現有教師63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31人,高級職稱比例占81%;博士17人,碩士37人,碩士以上占86%。近年來,本學科先后承擔國家社科基金、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科技部及省市級等各類項目180余項;在國內外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12篇);出版各類著作和教材50余部;獲得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等各種獎勵60余項。本學科的絕大部分畢業生工作在銀行、保險公司、高校、政府機關及各類企事業單位,有的畢業生已成為業務骨干;還有部分研究生分別考取中國社科院、南開大學、廈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深圳大學等國內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博士研究生,本學科是學校考博率最高的學科。
0710生物學
沈陽大學生物學學科始建于1986年,2006年開始招收動物學碩士學位研究生,2010年獲批一級學科碩士點。學科依托“遼寧省城市有害生物治理與生態安全重點實驗室”、“沈陽大學昆蟲研究所”、“沈陽大學資源利用研究所”和“沈陽大學民用發酵技術研究所”,充分利用各研究方向獨特優勢,建立交叉互補,協同發展的科研工作體系,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上不斷提升。在有害生物治理、天然產物資源開發與利用、入侵有害生物鑒定有檢測,植物致病微生物的分子機理方面形成一定優勢。現有教授8人,副教授14人,博士16人,博導1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等課題60項;近5年來,發表學術論文300篇,其中,SCI檢索論文36篇,發表論著21部 獲得專利13項,獲得省部級獎勵17項。本學科科研經費充足、儀器設備先進、具有良好的培養研究生條件和環境。近幾年,本學科畢業的碩士研究生處部分考取了博士研究生或到國外留學外,大部分在高校或科研機構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在企業從事技術開發、在政府部門任公務員、或在重點中學任教師。
0713生態學
沈陽大學生態學學科2011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成為全國第一批生態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并于2012年開始招收生態學碩士研究生。本學科依托“教育部區域污染環境生態修復重點實驗室”和“遼寧省城市有害生物治理與生態安全重點實驗室”,立足生態學基礎研究,面向國際生態學發展前沿與東北老工業基地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致力于生物入侵、生態修復、有害生物防控、園林景觀生態效應與健康評價、生態可持續發展與規劃的理論與應用研究,形成5個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研究方向。近5年,先后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部攻關計劃、國家科技部基礎研究專項及省、市科技計劃項目資助25項,發表科研論文100余篇。本學科現有專任教師2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7人,博士研究生導師2人,11人擁有博士學位,具有年齡結構、學緣結構合理的教學、科研團隊。
0805材料科學與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是以材料學、化學、物理學為基礎,系統學習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基礎理論和實驗技能,并將其應用于材料的合成、制備、結構、性能、應用等方面研究的學科。重點研究材料組成、結構、工藝、性質和使用性能之間關系,以及各種材料制備和控制等應用技術,為材料設計、制造、工藝優化和合理使用提供科學依據。研究范圍包括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復合材料。
本學科現有教授12人,副教授21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8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遼寧省人才工程百人層次3人,千層次人選3人,遼寧省高校人才支持計劃3人,遼寧省高校杰出青年學者3人,寶鋼優秀教師獎2人,遼寧省優秀教師3人。經過十余年的建設,該學科已經形成各具特色、隊伍穩定,涵蓋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化學等二級學科的研究方向。可招收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工學與理學研究生。
近年來,該學科先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省市科技計劃等一大批國家、省、市各層次科研課題102項;獲得多項有重要價值的科研成果,申請發明專利65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高水平論文332篇,發表論文被SCI、 EI檢索收錄160余篇;出版學術著作17部;研究與開發經費2294余萬元。
0811控制科學與工程
控制科學與工程是一門研究控制的理論、方法、技術及其工程應用的學科。控制科學以控制論、信息論、系統論為基礎,研究各領域內獨立于具體對象的共性問題,它對各具體應用領域具有一般方法論的意義,而與各領域具體問題的結合,又形成了控制工程豐富多樣的內容。本學科針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出現的各類復雜控制問題,研究和發展新的控制理論和控制技術,并大力推動它們在工程和國民經濟其他領域中的應用。本學科對相關學科的發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并在學科交叉與滲透中表現出突出的活力。同時,相鄰學科如計算機、通信、微電子學和認知科學的發展也促進了控制科學與工程的新發展,使本學科涉及的研究領域不斷擴大。
沈陽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創建于1998年,其中“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二級學科,2006.01成為碩士點;2007.11成為遼寧省重點培育學科;2009.07列入遼寧省特色學科建設工程項目培育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 2010.11成為一級學科碩士點。學科以學術前沿課題為主攻方向,堅持強化學科特色、注重工程實踐與應用研究,在長期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相互依托與支持的智能檢測與自動化裝置、復雜系統建模優化與控制、模式識別與智能信息處理、生產過程優化與物流管理、先進網絡控制技術等5個穩定且具特色的學科方向。近五年來已完成包括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的科研課題50余項,其中,國家級課題5項,省廳級課題20余項,橫向課題10余項,科研經費總額1500余萬元;獲得省、市科技進步獎、自然科學學術成果獎40余項。學術隊伍中教授18人,副教授19人,具有博士學位33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1人,遼寧省特聘教授1人,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層次人才1人,遼寧省高校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人才7人,沈陽市創新型領軍人才1人。擁有遼寧省裝備制造綜合自動化重點實驗室,遼寧省物聯網信息集成技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及遼寧省環境監測物聯網技術工程實驗室等3個省級科技平臺和“智能檢測與自動化裝置” 遼寧省高等學校創新團隊。
0814土木工程
沈陽大學土木工程一級學科于2006年獲巖土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2010年獲土木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學科現有專任教師45人,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19名;碩士研究生導師13名;博士13人,學科師資隊伍結構合理、科研能力強、教學水平高,為培養高素質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本學科擁有遼寧省環境巖土工程重點實驗室和教育部區域污染環境生態修復重點實驗室,實驗儀器設備總值1000余萬元。近年來,本學科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其中各類檢索論文40余篇;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課題、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縱向課題30余項,橫向課題20余項,科研經費年均160萬元;獲省市級科技進步獎等科研獎項20余項。土木工程學科下設5個研究方向,分別為新型混凝土材料與混凝土結構、高強混凝土組合結構、地下工程與巖土加固、巖土工程災害與防治、污水生態處理與中水回用。
0830環境科學與工程
沈陽大學環境工程學科始建于1981年,是遼寧省最早設立該學科的高等院校之一,2011年獲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本學科是遼寧省優勢特色重點學科,依托該學科先后建設了“沈陽環境工程重點實驗室”,“遼寧省生態環境工程重點實驗室”,“區域污染環境生態修復”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遼寧省污染環境修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污染環境治理與區域生態安全”遼寧省重大科技平臺。圍繞污染環境治理與生態風險管理的地方與社會需求,形成了土/水污染生態修復技術與工程、環境凈化材料研發與應用,環境可持續發展與規劃為特色的學科優勢。目前,該學科具有教授11人、副教授22人,36人具有博士學位。其中長江學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國務院特殊政府津貼2人、遼寧省優秀專家1人、遼寧省攀登學者1人、遼寧省百千萬人才7人,2007年和2011年入選遼寧省高校優秀創新團隊。近年來,承擔國家973.863項目,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國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水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等國家以及省市項目10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近500篇,出版著作與教材6部,申請國家專利 60余項,獲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沈陽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
1201管理科學與工程
本學科緊緊圍繞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這一主題,通過對互聯網+相關技術、方法、產品和應用的研究,全面落實中發【2016】7號文中構建“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傳統制造業并駕齊驅、現代服務業和傳統服務業互相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的產業發展新格局”要求。學科充分發揮團隊成員在信息處理技術、系統工程、依托遼寧省物聯網信息集成技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遼寧省環境監測物聯網技術工程實驗室和遼寧省裝備制造綜合自動化重點實驗室,聯合信息工程學科建設、工商管理學科建設和機械工程學科建設,設有管理科學與工程開放實驗室、虛擬物流與仿真實驗室、柔性制造系統實驗室、ERP綜合模擬實驗室、工業系統工程重點實驗室、。平臺總面積3300平方米,固定資產規模近3000萬元。本學科擁有一支專兼結合、結構合理、治學嚴謹、教育和科研水平高,滿足創新人才培養和知識創新需要的導師隊伍,隊伍中專兼職人員累計18人,其中教授和副教授各9人,有16人具有博士學位。其中教育部新世紀人才1人,遼寧省特聘教授1人,遼寧省百千人人才百層次1,獲得遼寧省教育廳優秀人才支持計劃4人。近五年來,主持承擔各類科研課題140余項,其中國家支持計劃、國家國際合作專項、教育部人才項目等項目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省自然科學基金8項,省高校和市級科研計劃項目和橫向科研課題90多項;累計獲得科研經費2000余萬元。經過多年的發展,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始終堅持強化特色、突出重點、服務地方的發展原則,根據學科發展規律和自身特點,逐步形成了互相依托,相互支持。
1202工商管理
沈陽大學工商管理一級學科包含會計學、企業管理、旅游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等學科,旨在培養具有企業管理、經濟、財務等方面知識和能力的,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工商管理高級專門人才。研究生畢業后能在企事業單位、相關部門從事本學科相關專業的管理實務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從事教學與科學研究工作。
1304美術學
本學科研究造型藝術諸種要素的客觀規律,以及藝術的現象、技法原理、創作觀念等諸多知識內容。重點培養藝術實踐與藝術創作研究能力,生成社會意識形態下,具有時代審美價值的視覺形象。本學科具有良好的教學基礎條件與先進專業設施,具有專業能力強,科研成果特色突出的師資隊伍。
本學科2006年擁有美術學二級學科碩士授予權,作為中國油畫學會理事單位、中國裝飾協會設計委員會委員單位、遼寧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單位、遼寧省油畫學會副主席單位、沈陽市美術家協會主席單位,本學科匯集了一批名師、名家。其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遼寧省優秀教師2人、沈陽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沈陽市優秀專家1人、沈陽市德藝雙馨文藝家3人。近年來,教師在國家級入選作品240余件、59件作品獲獎;省級獎項190余件;發表藝術作品、學術論文1739幅(篇);編撰、出版各類著作、專集和教材143部(冊),學術隊伍中的年齡、學歷、職稱等結構合理的可持續發展的學術梯隊。各研究方向教學實踐用地充足,設備完善。現在藝術實踐工作室25個,美術館總面積2700平方米。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是:油畫創作與理論研究、中國畫創作與理論研究、民間美術研究與應用、雕塑語言與觀念表達、版畫創作與理論研究。
045114現代教育技術
現代教育技術是教育碩士下屬的專業領域之一,主要進行多媒體技術的理論及實踐、教學資源建設與教學設計、網絡教學平臺建設、網絡課程設計與資源開發、現代遠程教育研究。
沈陽大學師范學院現代教育技術專業擁有專任教師9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講師5人,博士5人,碩士3人,師資隊伍結構合理。多年的教學、科研工作使這支教師隊伍積聚了豐厚的科研成果,能夠培養適應教育國際化、信息化快速發展需要的專業人才。
本專業擁有多媒體網絡技術實驗室、網絡教學平臺、智能化廣播級高清錄播教室、影像制作實驗室、機器人輔助教學實驗室等優質實踐平臺,便于學生從事教學技術、在線教育、教學媒體和教學系統的設計、開發、運用、管理和評價等實踐研究。目前本專業已經成立沈陽大學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所。
045114小學教育
小學教育是教育碩士下屬的專業領域之一。主要研究教育理論與小學教育教學基本規律,學科教育實踐中的基礎與前沿問題,小學教育工作者的專業化標準及專業成長,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等內容。
沈陽大學從事小學教師培養工作歷史悠久,積淀深厚,師資雄厚,特色鮮明。辦學模式曾被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遼沈晚報等多家媒體予以報道。本專業擁有一支職稱結構優化、學歷層次較高、年齡分布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專業教師1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講師6人。這些專業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具有較強的科研實力。本專業擁有先進的多媒體教室,微格教室、課件制作中心,在省內建立了6所教育實踐基地,能為學生教育教學實踐提供有力的保障。
045116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碩士下屬的專業領域之一。它是教育者運用心理科學的方法,對教育對象心理的各層面施以積極的影響,促進其心理發展與適應、維護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實踐活動的科學。
沈陽大學師范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擁有一支職稱結構優化、學歷層次較高、年齡分布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2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講師3人。長期發展建設中,圍繞青少年心理發展與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等領域開展了系列科學研究,承擔了多項省、部、市等各級縱向科研課題和校企合作項目,為遼沈地區人才培養及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045118學前教育
學前教育是教育碩士下屬的專業領域之一,主要進行0—6、7歲嬰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與特點、各種形式學前教育活動合理有效的開展、學前教育工作者的專業化標準及專業成長、各種學前教育組織的教育理念、教育內容、環境創設、不同區域內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等方面的研究。
沈陽大學師范學院學前教育專業擁有專任教師7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講師4人,博士1人,碩士6人,師資隊伍結構合理。多年的教學、科研工作使這支教師隊伍積聚了一定的科研成果。現有學前教育專業特色實驗室9個:蒙臺梭利教育實訓室、感覺統合訓練實訓室、奧爾夫音樂教育實訓室、親子教育實訓室、科學實驗室、沙盤療法實驗室、電鋼琴實訓室、兒童行為觀察室及微格教室。目前,本專業已與兩所不同規模的幼兒園簽訂實習基地協議,并與基地間建立了以校內的專家講堂、校外的基地教學實踐為主要方式的雙導師制的教育實踐模式。
0453漢語國際教育
漢語國際教育是指面向海外母語非漢語者的漢語教學。本專業是為支持國際漢語教育事業,適應漢語走向世界需要,培養具有熟練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外語教學技能和良好的文化傳播技能、跨文化交際能力,適應孔子學院發展和漢語國際推廣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國際化專門人才而設立的專業學位。
沈陽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以外語語言教學、漢語言文學、教育學等學科為支撐,以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能力為核心,同時注重培養中華文化傳播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漢語及外語交際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和職業發展能力,具有學科交叉的特色和優勢。
本學科把漢語知識、外語能力、文化素養和教學技能有機地結合起來,突出應用能力的培養,強調教學與社會實踐并重,學位點在國內外建有多個教學點,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習條件。
085201機械工程
機械工程領域主要覆蓋基于各種科學原理的制造工藝類技術,支持不同制造工藝及滿足不同行業需求的裝備及其自動化類技術,面向產品、工藝、裝備及制造系統的設計類技術,工藝實施及裝備運行的控制類技術,保證或改善工藝、產品及裝備品質的檢測、試驗、診斷及質量控制類技術,工藝過程、制造系統或制造企業的信息獲取、管理及應用類技術;工藝裝備的安裝、維護、保養技術等。
本領域以機械制造業為主,同時覆蓋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中需要制造裝備或服務裝備的各個行業。機械工程領域涵蓋的制造業是國家的支柱產業之一。
沈陽大學機械工程領域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科研經驗,擁有一支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工程實踐經驗的校內外師資隊伍,在特種加工、生產過程控制、管道輸送以及數控技術等方向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085204材料工程
材料工程是研究、開發、生產和應用金屬材料、復合材料的工程領域,本領域涉及材料的獲得、質量的改進、使材料成為人們可用的器件或構件的生產工藝、制造技術、工程規劃、工程設計、技術經濟管理等工程知識,并與冶金工程、機械工程、控制工程、電氣工程、電子與信息工程、計算機技術、工業設計工程、化學工程等領域密切相關。
本專業領域以沈陽大學國際焊接工程師培養基地、國家鑄造工程師培訓基地、遼寧省先進材料制備技術重點實驗室、機械工程學院實驗中心等為依托,同時借助遼寧省(特別是沈陽市)行業企業聯合實踐基地,側重焊接自動控制、焊接工藝研發、鑄造工藝設計與研發、塑性成型工藝設計與研發、熱處理設備改造及工藝優化、材料表面改性技術工藝以及新材料研發等方面工程實際能力的培養。工程領域技術與管理科學相結合的綜合性工程技術領域。
085236工業工程
工業工程是工程領域技術與管理科學相結合的綜合性工程技術領域。即工業工程是一門把工程的、定量的分析方法和社會科學及管理科學的知識相結合,對各種綜合系統(包括生產系統、服務系統、組織系統)進行設計和優化,以提高系統效率和效益為目標的工程學科,實現企業科學管理、技術創新、組織創新的關鍵工程技術。
沈陽大學工業工程領域依托遼寧省裝備制造綜合自動化重點實驗室(省重點實驗室)和沈陽工業制造系統工程重點實驗室(市重點實驗室),圍繞生產物流管理、人因工程、生產運作模式、制造系統工程領域開展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十二五”期間承擔20余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市級課題和企業合作項目,每年在國內外著名學術期刊發表高水平的學術論文十余篇,申請專利及軟件著作權10余項。本專業堅持教學、科研與工程實踐相結合,結合職業資格認證,大力加強研究生創新創業培訓,加強同企業合作,開展“產學研”一體化的開放式人才培養模式,努力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
085240物流工程
物流工程是以物流系統為研究對象,研究物流系統的規劃設計與資源優化配置、物流運作過程的計劃與控制以及企業物流經營管理的工程領域。物流工程是管理科學與信息技術的交叉學科,與管理科學與工程、計算機與網絡技術、控制工程、工業工程等眾多學科相關聯。因此,需要運用管理科學與工程技術的手段和方法,解決物流實踐中的技術與管理問題。
沈陽大學物流工程領域依托于遼寧省裝備制造綜合自動化重點實驗室和遼寧省物聯網信息集成技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圍繞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物聯網技術與應用、第三方物流運作與管理、供應鏈系統設計與管理等工程研究方向開展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十二五”期間,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廳級科研課題40余項,企業合作項目10余項,累計在國內外著名學術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申請和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及軟件著作權50余項。本專業堅持教學、科研與工程實踐相結合,結合國家物流師職業資格認證,廣泛建立實習實踐基地,提高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形成了“產學研”相結合的開放式人才培養模式,努力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
085213建筑與土木工程
建筑與土木工程是研究人類社會和生活所需要的基礎設施建設的規劃、設計、建造和維護的工程領域,其涉及建筑學和土木工程兩大學科,研究內容不僅包括區域與城市規劃、工業與民用建筑物的設計,而且還涵蓋各類工程設施與環境的勘測、設計、施工和維護等。
沈陽大學建筑與土木工程專業圍繞結構工程、巖土工程、工程建造技術、建筑設計等領域開展了系列科學研究與工程應用實踐,承擔了多項國家、省(部)、市級縱向科研課題和校企合作科研項目,獲得了省科技進步獎、市科技進步獎等各類獎項十余項。在長期發展建設過程中,本專業形成了一支職稱及學歷層次高、工程實踐經驗豐富的高水平“雙師型”師資隊伍,擁有遼寧省環境巖土工程重點實驗室、沈陽大學建筑工程學院實驗中心等先進實驗環境。本專業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結合注冊建筑師、注冊結構工程師、注冊建造師等職業資格認證要求,廣泛深入開展校企合作,形成了“產學研”一體化的開放式人才培養模式,努力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
125100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專業碩士學位(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是注重培養復合型、綜合型人才,具有國際可比性的專業學位。它旨在培養在工商管理領域具有較寬廣的知識面、合理的知識結構以及較高的企業管理和經營決策素質和能力,熟悉工商管理實際,能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從事各項工商管理工作的高級人才。
課程內容涉及管理學、經濟學、金融、財務、法律等,能力訓練包括組織、領導才能,也涉及以口才為依托的溝通能力及把握全局,進行敏銳思考、判斷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培養。
125300會計專碩
會計碩士(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簡稱MPAcc)是經教育部、國務院學位辦批準設立的專業學位。是國家基于培養面向會計職業的應用型、高層次、高素質會計專門人才的需要而設立的學位類型。會計碩士更側重實際能力的培養;更突出會計職業實務工作的要求;更注重學術性與職業性的緊密結合;更強調系統掌握會計學、審計學、財務管理以及相關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對會計實務有充分的了解,具有很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獲得MPAcc后,學員將會有更好的就業前景和發展空間。
沈陽大學自2006年獲批會計學二級學科授權點,2007年開始招收學術型會計學碩士研究生,2014年獲批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015年開始招收會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沈陽大學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方向分為企業會計與政府會計。
沈陽大學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現有專職教師27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8人、講師9人;具有博士學位6人,在讀博士6人,碩士學位12人。專任教師中具有一年以上國外學習經歷的11人。具有會計實務工作經歷教師達到85%。其中教育部學位中心通訊評審專家2人,中國會計學會理事1人,遼寧省教學名師3人,遼寧省會計學專業帶頭人1人,遼寧省會計學會副會長1人。企業財務會計咨詢顧問12人。
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現有企事業單位兼職導師26人。擁有穩定的實習基地13家。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