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原部分在考研政治中占據的分值不是最多的,但馬原部分的復習對于大部分考研同學來說難度是比較大的。馬原部分的知識不僅難記而且也不是很好理解。為提高復習的效率和效果,為獲得考研政治獲得高分打下堅實的基礎。小編為大家分享了考研政治馬原部分的復習技巧與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如何認識馬原部分的體系?
老先生說,“文看題,書看皮”。我認為,在文科學習中,可以先從書本的章標題入手,了解所闡述的基本內容,思考各章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要強調的是,馬原部分具有明顯的邏輯性。具體來說,馬原部分總共八章內容、三大部分:馬克思主義哲學(第一至四章)、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第五、六章)和科學社會主義(第七、八章)。其中,最為重要的、也是所占考分最多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部分,它分別講述了唯物論(第二章)、辯證法(第二章)、認識論(第三章)、歷史觀(第四章)。而馬克思主義哲學各內容之間的邏輯關系是:唯物論回答了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辯證法回答了世界是以什么狀態存在的,認識論回答了人們如何認識世界的本原和存在狀態,歷史觀則回答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性。這樣,我們就把基本內容通過邏輯思維串聯起來,形成了“點——線——面”的交織狀態。所以,邏輯關聯法,不僅有助于幫助大家梳理整體內容、防止原理遺漏,而且也為下一步進行概念和細節知識的填充奠定了基礎。
如何展開馬原部分的復習?
建立了章的邏輯框架結構以后,如何進一步展開馬原部分的復習呢?首先,要學會“理”,即在章標題的基礎上,要歸納和總結節、目標題,順藤摸瓜,梳理出細節關聯,并分析他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例如:是遞進結構、是總分結構、還是并列結構。其次,要學會“思”,其實馬原部分有著非常固定的敘述范式:“概念——判斷——推理”,即“A概念——B概念——AB概念的辯證關系——方法論”。特別是辯證關系,就是對立統一,既相互離不開,又相互不同。這幾乎成為一種思維模式和做題模式。如果只承認對立,或只承認統一,都是錯誤的。再次,要學會“記”。大家注意,不要一字不落地去整句背誦概念或原理,一定要嘗試通過3-4個關鍵詞來串聯。例如:“實踐是人類能動地改造世界的客觀物質性活動”,其關鍵詞應為“人類”、“能動”、“物質活動”。最后,要學會“合”,即用原理來分析社會現實問題,這是學習馬原部分的最高境界,也是最貼近應試實戰的訓練方式。我們每天發生的許多事情,都可以用馬原的原理來分析。比如,時政熱點“精準扶貧”,如果從馬哲來看,既體現出抓主要矛盾的思想,也體現是聯系、發展和全面的看待問題。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