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向新當選的67名院士頒發院士證書,其中,來自高等院校的有31人,占46%,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高校都有超過兩名院士當選。外籍院士增選結果同步產生,共有18名外籍專家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比爾·蓋茨名列其中。
新當選的67名院士中,男性63人、女性4人;最小年齡49歲、最大年齡67歲,平均年齡56.37歲;來自高等院校31人、研究院所18人、企業及醫院18人;多名來自企業和基層一線的工程科技專家以及長期工作在新疆、甘肅等西部邊遠地區的優秀專家當選。通過本次院士增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隊伍的年齡結構、學科覆蓋和地區分布進一步改善,這將更有利于發揮院士群體的作用,推動我國工程技術的發展和激勵優秀人才的成長。
中國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選工作于年初正式啟動,通過中國科協組織學術團體提名和院士提名兩條途徑,共提名533名有效候選人。6月,召開了院士增選第一輪評審會議,選舉產生了進入第二輪評審的候選人205位。10月底,召開了院士增選第二輪評審和選舉會議,經各學部選舉和全院全體院士大會終選等程序,選舉產生了67位新當選院士。
按照中央巡視組要求,中國工程院黨組嚴把入口關,院士增選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召開會議,對投訴調查、違紀違規候選人處理等工作進行研究,提出指導意見;制定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違紀違規行為處理辦法補充規定》,加強和規范對候選人違紀違規等問題的處理。
此次增選對候選人學風道德以及政治經濟等問題格外重視、嚴肅對待。據悉,第一輪評審環節,暫停了一位涉及論文被撤稿事件候選人的資格。第二輪評審環節,暫停了一位因違反八項規定尚在誡勉談話影響期內候選人的資格,對三位相關候選人的違紀情況在學部范圍進行通報。對于存在學風不端、道德缺陷等“硬傷”的候選人要格外慎重,對于存在違紀違規行為或者政治經濟問題尚未作出結論的候選人要果斷“擱置”。
中國工程院今年進一步優化院士增選工作機制,實行“雙渠道”提名,允許候選人同時通過院士和學術團體提名,穩定和支持學術團體提名渠道;改進特別提名工作,對特別提名候選人研究成果的密級要求由絕密級改為機密級,為更多國防和國家安全領域的優秀專家創造了提名和參選機會;落實分類調查機制,認真梳理區分學術學風類投訴,以及政治經濟、道德品行與其他類投訴“兩類投訴”,科學合理提出處理意見。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