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記者楊帆實習生石佳
昨日,教育部下發通知,提出“改變專業碩士學位教育學術化傾向”,同時將選擇部屬高校和地方高校30所確定為試點。
對此,重慶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張云懷說:“我們已提出申報,希望能趕上這趟可能改變未來研究生教育的班車。”此外,西南大學等我市多所高校也已向教育部提出了此次試點申請。
在他們看來,此次教育部主動出擊,是在嘗試解決研究生教育早已面臨的尷尬和困境。同時,也為我市研究生教育帶來機會……
現狀:市場對研究生說“不”!
近年來,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找工作越來越難。同樣,專業碩士生也面臨著相同難題。正如張云懷所說:“包括專業碩士在內,研究生培養效果與市場需求脫節。”
目前,包括重慶大學、西南大學、重慶郵電大學在內,我市共有近10所高校開設專業碩士培養學科。
有數據顯示,我市每年專業碩士招生規模超萬人,涉及工程、園林、法律等10多個類別。“但是,人們卻發現所學和所用有相當距離。”
據了解,我市某主要高校曾對專業碩士畢業生作過信息反饋調查———
其中,有70%學生認為,研究生期間學習的知識與工作沒有直接關系;還有50%的人表示,部分單位并不認可這個學位。
對此,張云懷并不感到意外:“包括重慶在內,各地研究生教育都普遍存在這個問題。”
他分析,目前,研究生人力資本的生產,和市場對研究生層次專用性人力資本需求之間,存在差距。
而這,也正是此次教育部決定開始嘗試專業碩士教育改革的目的。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正是在市場需求壓力下的必然選擇。
癥結:職業化迷失于學術化?
其實,重慶是開展專業碩士培養較早的城市之一。據了解,重慶大學、西南大學等高校早在10多年前就開展了專業碩士研究生招生,并且生源充足。
“很多工作之后的人都愿意來學。”西南大學相關負責人說,“但是,到后來情況開始發生變化。”他表示,最大的問題就是市場不接受、不認可這樣的學位。“關鍵問題是學生學不到能夠和工作緊密相連的東西。”
我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直言———
近幾年,許多高校都想把自己的門面由“教學”換成“研究”,便對研究生進行擴招,以便達到較高的研/本比例,并以此作為達到“一流”大學的捷徑。
然而,這樣的結果就是:有的導師手中的碩士研究生就有數十名之多,“大煉鋼鐵”式的培養模式,必然導致“廢鋼”出現。
轉型:專業碩士占半壁江山
去年,研究生教育經歷了一個特殊的年份,被稱為“專業碩士”年。原因是,國家開始招收全日制專業碩士,加大了對專業研究生培養力度。
張云懷介紹:“根據國家的計劃,到2015年,專業碩士與過去的全日制研究生比例將達到1:1水平。”
如此變化為我市的研究生教育帶來了新的空間和機遇。但是,不解決培養效果和市場需求脫節的問題。“今后的研究生培養就可能陷入更加尷尬的境地。”
同時,我市部分高校的研究生院負責人還表示:是否與市場接軌,并非是一句“去學術化”能解決的。
在他們看來,僅僅依靠單純的“去學術化”,很可能在高端專業人才培養上出現更多問題,并影響整體科學研究人才水平。
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研究生教育不能做“單項選擇”,必須從多個角度入手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其中,關鍵是在合理設置專業、注重學生質量和限制招生規模等問題上破題,不可偏廢。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