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部長袁貴仁7日上午在北京會議中心參加了全國政協教育界別聯組會議,對于全國政協委員葛劍雄現場提問的今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英語考試泄題舞弊案件,葛劍雄委員對教育部主管部門未向大眾道歉表示不滿。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很多時候群眾要的只是一種道歉的姿態,他們看重的是其中的“誠意”,只要誠意足夠,就很容易獲得他們的諒解,畢竟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但這次教育部袁部長處理泄題事件的態度讓人不禁質疑起他們的誠意何在?明知泄題已為既成事實,損害學子利益擺在面前,卻不在第一時間向廣大考生道歉,這將他們置于何地。
相較于袁部長信誓旦旦的一律按法律處理,若袁部長先鞠一躬,誠摯地說聲“對不起”,可能會更能讓人感受到教育部的誠意。教育部只字未提“怎樣彌補考生的損失”,無疑又是另一種不誠懇的表現。對“此后將視情況告知公眾”,則可以有多種理解,一種是視公安部門偵查工作的情況告知公眾,這或許可以認同,另一種是教育部視對自己的影響而選擇性地告知公眾,那就意味著可能告知,也可能不告知,或者有的告知,有的不告知,對公眾的知情權完全沒有給出一種明確的答復。
回顧新聞,我們可以發現,除了這次的考研泄題,近些年的四六級考試,幾乎沒有一次不爆出泄題新聞。每次新聞出現之后,教育部都表示會調查處理,給廣大人民一個滿意的答復,但答復到今天,這種新聞還是層出不窮,并未收到令人滿意的成效。
考試作弊敗壞了社會風氣,影響人才培養,干擾了對人才的選拔,嚴重損害了廣大學子的切身利益。這可能不僅僅是教育部的責任,但作為主管部門的教育部被政協委員點名要求道歉卻沒有道歉。一個有誠意的道歉都吝惜于給出的主管部門,這無疑傷害到了廣大學子的心。作為此次考研泄題事件的最大受害人,一句誠懇的道歉對于他們是最最基本的東西。倘使教育部連承認自己錯誤的勇氣都沒有又何以取信于人。萬般推辭抵不過一句道歉的話語,如教育部不端正自己的態度,認真地的做好本分事宜,而只是靠著一張嘴皮子反復辯解則中國的考研泄題門將會像翻拍的穿越劇一般永遠沒有結尾。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